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甲醇是一种理想的储氢载体,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全球首套千吨级太阳能燃料舍成项目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计划。该计划利用太阳能电解水产生氢气,然后将二氧化碳与氢气转化为甲醇,以实现碳中和的目的。生产甲醇过程主要发生以下反应:



(1)反应③活化能(正)___________(逆)(填“>”、“<”或“=”),该反应在___________(填“高温”或“低温”)条件下自发进行。
(2)当只发生以上反应时,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投料与转化率、产率之间关系如下表:
转化率%11.613.715.918.7
产率%3.04.15.36.9
根据资料,氢气12000元/吨,二氧化碳1200元/吨,甲醇的选择率=甲醇的产率/二氧化碳转化率。若单纯从选择率角度看,上表中氢气与二氧化碳的最佳投料比应为___________(填字母);若从碳中和的目的及原料成本因素考虑,实际生产中氢气与二氧化碳的最佳投料比应接近___________(填字母)。
A.2∶1          B.3∶1          C.5∶1          D.7∶1
(3)工业生产对催化剂进行选择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催化剂的效率以外,催化剂的稳定性也是很重要的参考条件,一般工业生产所用催化剂更换间隔为半年到一年,请根据下图信息,选出最适合的催化剂___________。
A.B.C.D.


(4)在恒温密闭容器中,往容器中注入一定量发生以上反应,若反应达到平衡时浓度相等,则平衡时的的浓度=___________
(5)通过设计燃料电池(图1),可以将甲醇中蕴藏的能量释放出来,酸性电解质溶液中,甲醇在电极上反应,产生碳氧化物

请写出燃料电池负极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024-02-0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二中学、福州第四中学、连江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

2 . 煤的洁净技术(包括固硫技术和脱硫技术两类)可有效降低燃煤废气中SO2的含量,已成为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主导技术之一。

I.固硫技术:通过加入固硫剂,将硫元素以固体形式留在煤燃烧的残渣中。石灰石是常用的固硫剂,固硫过程中涉及的部分反应如下:

①CaCO3(s)CaO(s)+CO2(g) H1= +178.30kJ/mol

②CaO(s)+SO2(g)+0.5O2(g)CaSO4(s) H2= -501.92 kJ/mol

③CO(g) + 0.5O2(g)CO2(g) H3

④CaSO4(s) + CO(g)CaO(s) + SO2(g) + CO2(g) H4= +218.92kJ/mol

(1)温度升高,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H3=_______kJ/mol。

(3)在煤燃烧过程中常鼓入稍过量的空气以提高固硫率(燃烧残渣中硫元素的质量占燃煤中硫元素总质量的百分比),结合反应②、③、④分析其原因:_______

II.电化学脱硫技术是一种温和的净化技术,其基本原理为利用阳极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氧元素为-1价)将燃煤中的含硫物质氧化除去,其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4)将煤打成煤浆加入电解槽的目的是_______

(5)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6)用羟基自由基除去煤中二硫化亚铁(FeS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补全并配平):FeS2+·OH =Fe3++SO+ H2O +_______

_______

(7)利用上述装置对某含FeS2的煤样品进行电解脱硫,测得一定时间内随溶液起始pH的改变脱硫率(溶于水中的硫元素质量占煤样中硫元素总质量的百分比)的变化如图所示。pH大于1.5后脱硫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有:随着pH的升高,反应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降低;_______

3 . 绿水青山是习总书记构建美丽中国的伟大设想,研究碳、氮、硫等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处理对建设美丽中国有重要意义。
(1)汽车尾气中的CO、NO、NO2等有毒气体会危害人体健康,可在汽车尾部加催化转化器,将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已知:①2NO(g)+O2(g)=2NO2(g)   ΔH1=-112.4 kJ·mol1
②NO2(g)+CO(g)=NO(g)+CO2(g)   ΔH2=-234 kJ·mol1
③N2(g)+O2(g)=2NO(g)   ΔH3=+179.2 kJ·mol1
请写出CO和NO2生成无污染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CO和NO按不同比例投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O(g)+2NO(g)N2(g)+2CO2(g) ΔH=-759.8 kJ·mol1,反应达到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随n(CO)/n(NO)的变化曲线如图1。

①b点时,平衡体系中C、N原子个数之比接近________________
②a、b、c三点CO的转化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a、c、d三点的平衡常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
④若n(CO)/n(NO)=0.8,反应达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为25%,则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
(3)若将NO2与O2通入甲中设计成如图2所示装置,D电极上有红色物质析出,则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25 ℃时,H2C2O4的电离常数Ka1=5.9×102,Ka2=6.4×105,25 ℃时,0.1 mol·L1NaHC2O4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使c(HC2O4- )=c(C2O42- ),则此时溶液呈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020-05-07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4 . (1)在一定条件下氨气和氧气能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4NH3(g)+3O2(g)=2N2(g)+6H2O(g) H
查阅资料可得有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N≡NH-ON-HO=O
E/ (kJ·mol-1)946463391496

由此计算上述反应的反应热H=___________kJ·mol-1
(2)已知:N2(g)+O2(g)=2NO(g) K1
N2(g)+3H2(g)=2NH3(g) K2
2H2(g)+O2(g)=2H2O(g) K3
注:K1、K2、K3分别为上述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
回答下列问题:
①氨催化氧化反应(生成气态水)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____(用K1、K2、K3表示)。
②一定条件下,将4molNH3和5.2molO2混合于容积为4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经过10s后达到平衡,测得NO的浓度为0.4mol/L则0到10s内,用NH3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且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
③若上述反应第一次达到平衡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只是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假定在25s后达到新的平衡。请在下图中用曲线表示15~30s这个阶段体系中NH3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__________
   
(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恒温恒容,再充入4molNH3和5.2molO2,再次达到平衡时,NH3的转化率增大
B.恒温恒容,当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时,反应达到了平衡
C.当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反应达到了平衡
D.当2v(NO)=3v(H2O)时,反应达到了平衡
(4)工业上常用氨水吸收SO2,可生成(NH4)2SO3,请判断常温下(NH4)2SO3溶液的酸碱性并通过计算说明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NH3·H2O的Kb=1.8×10-5;H2SO3的Ka1=1.3×10-2,Ka2=6.3×10-8)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科学家利用多种催化剂,实现甲烷和的超干重整,获得富产物。装置示意图及反应原理如下。

控温,先通混合气,分离水蒸气;再通惰性气体,获得富产物。各催化剂表面发生的反应为:
表面:(反应①)、(反应②)
表面:(反应③)、(反应④)
表面:(反应⑤)
请回答:
(1)已知反应①的的燃烧热为,则_______2(选填“>”“<”或“=”)。
(2)催化下,研究单独使用对反应②的影响:
①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与浓度关系可表示为:,其中为速率常数。则_______(用含各物质的浓度的表达式表示)。
②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将等物质的量的通入含的反应器中,平衡后,则的转化率为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获得等量,该技术的能耗小于单独用反应①的能耗
B.原料气中的物质的量之比必须控制为
C.该技术利用暂存了,利用暂存了还原性
D.须严格控制温度,防止吸收水蒸气变成
(4)一般情况下,催化剂并不能提高产物的平衡产率。但在该设计中,CO的平衡产率明显高于反应①单独进行时的平衡产率,原因是_______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选考科目考试高三下学期冲刺卷化学 (一)试题
6 . I.NO是一种常见化合物,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2NO(g)+O2(g)=2NO2(g) △H=akJ/mol的反应历程与能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a___0(填>或<)
②已知:第Ⅱ步反应为:NO3(g)+NO(g)=2NO2(g) △H=bkJ/mol
第I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2)汽车尾气中常含有NO。NH3在加热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能消除NO的污染。
已知:4NH3(g)+5O2(g)=4NO(g)+6H2O(g) △H=—905kJ/mol
4NH3(g)+3O2(g)=2N2(g)+6H2O(g) △H=—1268kJ/mol
NH3与N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3)工业上NO的重要来源是NH3,NH3也可作为燃料设计成碱性燃料电池,在碱性条件下,燃料电池产物主要为N2。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氨气作为燃料的电池和含碳化合物作为燃料的电池相比,主要的优点是___
II.含乙酸钠和对氯酚的废水可通过如下装置处理,其原理如图所示:

(1)写出HCO3-的电子式___。乙酸钠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
(2)电池的正极是___,溶液中H+的移动方向是___(填A→B或B→A)
(3)B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
7 . 以为原料制备甲烷、甲醇等能源物质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固体催化表面加氢合成甲烷过程中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主反应:
副反应:
①已知,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对于主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相应的速率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

则主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图中四个点中,能表示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2)某研究小组采用双合金团簇催化甲烷干法重整法(DRM)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大量的研究三种双金属合金团簇可用于催化反应,在催化剂表面涉及多个基元反应,分别为过程1:甲烷逐步脱氢,过程2:的活化(包括直接活化和氢诱导活化),过程3:的氧化,过程4:扩散吸附反应。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则过程3的最终产物为_______,过程4发生扩散吸附反应的微粒为_______
(3)光催化制甲醇技术也是研究热点。铜基纳米光催化材料还原的机理为:光照时,低能价带失去电子并产生空穴(,具有强氧化性)。

光催化原理与电解原理类似,写出高能导带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太阳光激发下,在导带和价带中除了产生电子和空穴外,还会生成_______(填写微粒名称)参与的还原再生。
2023-11-04更新 | 29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0月一诊考试化学试题
8 . 戴口罩是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的重要手段,口罩生产的主要原料聚丙烯由丙烯聚合而来。丙烷脱氢是丙烯工业生产的重要途径。
(1)已知:①

则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_______
(2)一定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反应。
①下列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填字母)。
A.该反应的焓变保持不变             B.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C.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D.分解速率与消耗速率相等
②若初始压强为,反应过程中的气体体积分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用含字母p的代数式表示,是用反应体系中气体物质的平衡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平衡分压=平衡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③已知上述反应中,,其中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则图1中m点处_______
④在压强分别为下,丙烷和丙烯的平衡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图中表示时丙烯的曲线是_______,表示时丙烷的曲线是_______(均填字母)。

(3)科学家探索出在无机膜反应器中进行丙烷脱氢制丙烯的技术。在膜反应器中,利用特定功能膜将生成的氢气从反应区一侧有选择性地及时移走。与丙烷直接脱氢法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
(4)利用的弱氧化性,开发了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的新工艺。该工艺可采用为催化剂,反应机理如图,其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该工艺可以有效消除催化剂表面的积炭,维持催化剂活性,原因是_______
2022-08-26更新 | 604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博乐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9 . Ⅰ.铁是生产生活、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物质,研究与Fe相关的反应时要关注反应的快慢和程度,某些有铁参与的反应可设计成原电池。
(1)以下是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溶液分解的对比实验时,放出 O2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示意图(线a为使用FeCl3作催化剂,线b为不使用催化剂),其中正确的图像是______(填字母)。
A.B.
C.D.

Ⅱ.已知下列热化学为程式:
①Fe2O3(s)+3CO(g) = 2Fe(s)+3CO2(g) △H1=﹣25 kJ·mol-1
②Fe2O3(s)+CO(g) = 2FeO(s)+CO2(g) △H2=﹣3 kJ·mol-1
(2)写出Fe被CO2氧化成FeO(s) 和 C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发生第(2)题的反应。反应过程中CO2气体和CO气体的浓度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3)4min时,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v(CO2)_____v(CO2)(填“>”“<”或“=”)。
(4)0~4min内, CO的平均反应速率v(CO)= ____
(5)仅改变下列条件,化学反应速率减小的是___ (填字母)。
A.减少铁的质量             B.降低温度          C.保持压强不变,充入He使容器的体积增大
Ⅲ.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反应Cu + 2FeCl3 = CuCl2 + 2FeCl2,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

(6)a是___极(填“正”或“负”),。
(7)写出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2024-05-1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碘及碘的化合物在人类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将置于预先抽真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热到,体系达平衡后总强为。体系中存在如下反应:
     

   

部分物质的键能如下表
共价键H-HI-IH-I
键能436151299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④的焓变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时的分压,平衡后的分压___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可将溶液中的氧化为。下图体现的是体系吸光度在不同值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吸光度越高表明该体系中越大]

①不同条件下反应进行时,用曲线序号表示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时,体系的吸光度很快达到最大值,之后快速下降。吸光度快速下降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为提高HI分解率,在恒容密闭容器a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膜反应器b,在反应器内发生分解反应,能以恒定速率透过膜并迅速脱离体系。反应开始时两容器中均通入气体,保持压强为,膜反应器中的逸出速率为时反应器a中剩余的物质的量为,反应器b中的分解率是反应器a中分解率的3倍,则时容器a与容器b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024-02-0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23-2024学年高二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