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速率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研究碳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硫氧化合物的处理对缓解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1)已知:①碳的燃烧热为393.5

___________
(2)用焦炭还原的反应为:,向两个容积均为、反应温度分别为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焦炭和一定量的,测得各容器中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时,,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____
下,时,向容器中再加入焦炭和,平衡向____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再次达到平衡后,的转化率比原平衡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工业上除去氮氧化物的反应为:
①用该法除NO,投料比一定时提高NO平衡转化率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温度过高,会发生以下副反应:;某科研小组通过系列实验,分析得出脱硝率与氨氮比[表示氨氮比]、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从下图可以看出,最佳氨氮比为2.0,理由是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高三上学期12月第7次半月考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
2 . Haber法是工业上常使用的合成氨技术,对该技术的改进一直是科学家探索的重要课题,其反应原理为: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1molN―H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等于_______kJ(保留一位小数),合成氨反应在常温(T=298K)下_______(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2)将1.00mol和3.00mol充入到容积为3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模拟反应,测得数据如下图所示。

①图甲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
②图乙的平衡体系中A、B、C三点的平衡常数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
(3)针对反应速率与平衡产率之间的矛盾,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采用M―LiH(M表示金属)复合催化剂能在较低的温度下合成,可有效缓解这一矛盾。300℃时,实验测得不同催化剂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每克催化剂所获得的的物质的量表示)如图所示:

①无LiH,催化效率最高的金属是_______
②有LiH,反应速率明显增大。文献报道了M―LiH可能的催化历程经如下三步完成。
第ⅰ步:(在M表面解离)
第ⅱ步:
第ⅲ步:_______
(4)工业上需考虑多种因素提高合成氨产率,其措施有:加入合适的催化剂、调控适宜温度、______________
2024-04-03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诊)理综试题-高中化学
3 . 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丙烷脱氢是工业生产丙烯的重要途径,其化学方程式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已知:I.
Ⅱ.
则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___________,该反应在___________(填“高温”“低温”“任何温度”)条件下可以自发进行。
(2)一定温度下,向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脱氢反应,经过达到平衡状态,测得平衡时气体压强是开始的1.6倍。
丙烯的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_
②欲提高反应的速率和丙烷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A.缩小容积      B.加催化剂    C.升高温度    D.及时分离出H2
E.体积不变充入丙烷     F.体积不变充入Ar       
③下列叙述能说明反应到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不变                 B.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
C.C3H6的浓度不再变化                       D. 容器内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E.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C3H8同时生成amolH2
④若在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丙烷和氩气发生脱氢反应,起始越大,丙烷的平衡转化率越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一定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平衡时总压强为的气体体积分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

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用含字母p的代数式表示,Kp是用反应体系中气体物质的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平衡分压=总压×气体的体积分数)。平衡后,继续向容器中充入1molC3H8,则=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其中v=k·p(C3H8 ),v=k·p( C3H6)·p(H2)。
2024-01-3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4 . 南山中学高二某班同学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一:向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粉,标准状况下测得数据累积值如下:
时间12345
氢气体积50120232290310
(1)在0~1、1~2、2~3、3~4、4~5min各时间段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时间段是______,主要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2)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可以在稀硫酸中加入______。
A.溶液B.溶液C.溶液D.溶液

实验二:通过测定酸性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某组同学在室温下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编号1234
1050
溶液510105
溶液551010
时间402010
(3)该实验所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______,对比实验发现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有何影响?请结合碰撞理论解释______
(5)2号实验中,用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假设反应前后溶液的总体积不变)。
(6)在实验中发现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认为还可能是的______影响。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溶液外,还需要试剂最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硫酸钾                      b.水                  c.二氧化锰             d.硫酸锰
2023-12-2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利用反应制甲醇能有效降低大气中的含量,总反应为:
(1)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0510152025
1.81.20.90.70.550.45
内,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2)下列措施能加快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升高温度B.增大浓度
C.分离出D.扩大容器体积
(3)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发生上述反应,下列情况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B.的浓度保持不变
C.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4)按图1所示进行实验。
   
①图1中负极是___________(填)。
②写出该装置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③若图2中x轴表示流入正极电子的物质的量,y轴可表示___________
A.             B.             C.棒质量
D.棒质量             E.溶液的质量
6 . 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倡导低碳生活,是-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责任,将CO2应用于生产中实现其综合利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使用不同的新型催化剂,实现二氧化碳加氢合成转化为二甲醚(CH3OCH3 )也有广泛的应用。
反应I:CO2(g) +3H2(g)CH3OH(g)+H2O(g) ΔH1=-49.01 kJ·mol-1
反应II:2CH3OH(g)CH3OCH3(g)+H2O(g) ΔH2=-24.52 kJ·mol-1
反应III :CO2(g)+H2(g)CO(g)+H2O(g) ΔH3=+41.17 kJ·mol-1
则2CO2(g) +6H2(g)CH3OCH3(g)+ 3H2O(g) ΔH=_____________ kJ·mol-1
(2)一定条件下,CO2(g) +3H2(g)CH3OH(g) + H2O(g)的反应历程如图1所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由第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1”或“2”)步决定。
   
(3)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仅发生上述反应I;在甲、乙两种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时间均为tmin时,测得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
   
①相同温度下,催化剂效果更好的是_____________ (填“甲”或“乙”);T4°C 下,甲醇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mol·L-1·min-1
②T2°C和T5°C下,平衡常数:K2___ (填“>”、“<”或“=”)K5
③T5°C下,反应开始时容器中的总压为p0 MPa,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只列出计算式,不必化简,气体分压=气体总压 ×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
(4)已知CH3OH的选择性为×100%。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温度对CO2的转化率和CH3OH的选择性的影响如图3、4所示。
   
①由图3可知,实验中反应均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温度高于260 °C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呈上升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③由图4可知,温度相同时CH3OH选择性的实验值略高于其平衡值,从化学反应速率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
2023-06-02更新 | 858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测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7 . 常见的氮氧化物有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一氧化二氮(N2O)、五氧化二氮(N2O5)等。
(1)在一定条件下,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1mol一氧化氮气体,吸收90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变化如表:
时间/s012345
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
①用NO表示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NO)=_____mol·L-1·s-1
②下列措施能够使该反应速率加快的是______
a.降低温度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c.减小压强
③若上述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叙述中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
a.混合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b.c(NO)∶c(O2)=2∶1
c.每消耗1molO2的同时生成2molNO2
(3)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置于1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后发生反应:2A(g)+B(g)2C(g),达平衡后测得C的浓度为1.2mol·L-1,求A的转化率______(必须要有“三段式”计算过程,计算过程正确3分,结果正确1分,没有过程仅有结果不得分)。
8 . NOx会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环境,对其进行无害处理研究一直是科技界关注的重点。请回答以下问题:
(1)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是针对柴油车尾气排放中的一项处理工艺。已知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有如下反应发生:
①4NH3(g) + 5O2(g) 4NO (g) + 6H2O(g) ΔH1= - 905kJ·mol-1
②4NH3(g) + 3O2(g) 2N2(g) + 6H2O(g) ΔH2=- 1268kJ· mol-1
③4NH3(g) + 6NO(g) 5N2(g) + 6H2O(g) ΔH3
反应③的反应热ΔH3=_______
(2)氨催化氧化时会发生(1)中的①、②两个竞争反应。为研究某催化剂的效果,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H3和2molO2,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有关物质的量关系如图:

①根据以上信息,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中可以提高NH3转化为N2的平衡转化率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升高反应温度   B.降低反应温度
C.增大NH3和O2的初始投料比   D.及时分离出H2O
②520°C-840°C时体系中NO含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
(3)已知:2NO(g)+O2(g)2NO2(g)分两步进行,其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a。

I.2NO(g) N2O2(g)
II.N2O2(g)+O2(g) 2NO2(g)
①决定NO氧化反应速率的步骤是_______(填“I”或“II”)。
②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O2气体,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在温度为T1和T2(T2>T1),测得c(NO)随t(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b,转化相同量的NO,在温度_______ (填“T1”或“T2”)下消耗的时间较长,结合图a分析其原因_______

(4)在恒温条件下,向初始压强为pMPa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CO和NO发生反应: 2CO(g)+2NO(g)N2(g)+2CO2(g),反应达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为20%,则NO的转化率为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该条件下反应平衡常数Kp=_______ MPa-1(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 ×物质的量分数)。
9 . 在化工生产中有重要作用.天然气法合成相关反应如下:
反应I   
反应Ⅱ
(1)随温度变化不大。温度不同时,反应体系中不同。合成总反应随温度T变化如图。

   ________
②为提高平衡转化率,控制温度范围在________(填标号),理由是________
A.             B.             C.             D.以上
(2)合成总反应中硫蒸气达到饱和时,反应时间t与初始浓度转化率满足关系,式中k为速率常数。
时,测得,则________
时,计划在内转化率达,应控制初始浓度大于________
(3)利用工业废气替代硫磺矿生产的反应为。反应物投料比采用,维持体系压强为,反应达到平衡时,四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x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

①图中表示的曲线是________(填“a”“b”“c”或“d”)。
时,该反应的________(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③相比以硫磺矿为原料,使用的优点是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
10 . 苯甲醛()是生产氨苄青霉素、某些苯胺染料等产品的重要中间体。制备苯甲醛的常用方法有气相催化氧化法和电催化氧化法。
I.气相催化氧化法(以Ce/ZSM-5为催化剂)主要反应: (g)+O2(g) (g)+H2O(g)ΔH
(1)已知:
(g)+ 8O2(g)=7CO2(g)+3H2O(g)       ΔH=—3452.6kJ/mol
(g)+9O2(g)= 7CO2(g)+4H2O(g)       ΔH=—3784.9kJ/mol
则反应 (g)+ O2(g) (g) +H2O(g)        ΔH=______
(2)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甲苯和氧气各2mol,在同一时间(80min)、不同温度下测得甲苯的转化率、苯甲醛的选择性和收率如图所示,其中:

温度控制在380℃,前80min内生成苯甲醛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甲苯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
(3)其他条件相同、不同空速下测得苯甲醛的选择性和收率如图所示。

已知:①空速指鼓入空气的速度,单位为h-1
②苯甲醛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才能被进一步氧化为苯甲酸。
请分析当空速由1000h-1增大至2500h-1过程中苯甲醛选择性增加的原因:_______
(4)合成苯甲醛的最佳温度和空速应为_______(填序号)。
A.350℃、5000h-1B.350℃、2500h-1C.410℃、5000h-1D.410℃、2500h-1

II.电催化氧化法
以硫酸酸化的MnSO4溶液作为电解媒质间接氧化甲苯制备苯甲醛的工艺方案如图所示:

(5)a为电源_______极;生成苯甲醛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右池生成0.1mol H2时,左池可产生_______ mol
2022-12-18更新 | 48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2022届高三联测卷(四)理综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