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某科研团队以溴苯与catB—Br的偶联联反应构建C-B键,反应机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中Ni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
B.L-Ni-Br为中间产物
C.catB·为催化剂
D.理论上产生1mol 消耗Zn与溴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2024-05-21更新 | 28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2 . 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的历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为该反应的决速步
B.若用进行标记,反应结束后醇和羧酸钠中均存在
C.该反应历程中碳原子杂化方式没有发生改变
D.反应①中攻击的位置由碳和氧电负性大小决定
2024-05-21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4届高三高考二模化学试题
3 . 芬顿试剂是以组成的水溶液体系,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可用于氧化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活性中间体产生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的过程中作催化剂
B.芬顿试剂去除有机污染物时使用温度不宜过高
C.“反应1”为
D.芬顿试剂降解苯酚为,理论上消耗
2024-05-21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针对性训练(5月)化学试题
4 . T℃时,在密闭容器甲、乙中分别充入1mol 和3mol ,它们分别在有水分子筛(只允许水分子透过)和无水分子筛条件下仅发生反应1,测得平衡转化率与压强关系如图所示。在催化剂A作用下,只发生反应3,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为(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催化剂有关)
反应1:
反应2:
反应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A作用下,8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则900℃时
B.使用了水分子筛的容器是甲
C.反应1的平衡常数
D.M点
2024-05-1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训练调研试题(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邻二醇在酸的作用下能转化为酮(或醛),反应的分步机理和协同机理如下:

已知:
①当碳原子上连有推电子基团时,有利于碳正离子(通常指的是价层只有6个电子的碳阳离子,是活性中间体)的稳定。
②2,3-二甲基-2,3-丁二醇与酸反应,对应的中间体和生成物相对能量(kJ/mol)如下:

过渡态1过渡态2生成物
分步机理0.0030.138.3-82.3
协同机理0.0044.0--82.3
③当碳正离子的相邻碳上有两个不同芳基时,迁移的相对速率与芳基的关系如下表:
芳基

相对速率0.7150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性条件下,2,3-二甲基-2,3-丁二醇转化为主要以分步机理进行
B.上述转化过程中酸可提高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产率
C.乙二醇在酸性条件下只能通过协同机理生成醛,原因是碳正离子中间体不稳定
D.在酸的作用下,产物主要形式为
2024-05-13更新 | 454次组卷 | 2卷引用:单项选择题6-10
2024·湖南长沙·一模
6 . 在无水环境中,醛或酮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醇发生反应,其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考虑催化剂)为+2ROH+H2O
B.甲醛和聚乙烯醇()发生上述反应时,产物中可能含有六元环结构
C.加入干燥剂或增加的浓度,可提高醛或酮的平衡转化率
D.在有机合成中,将醛转化为缩醛可保护醛基,缩醛再与水反应可恢复醛基
2024-04-07更新 | 543次组卷 | 4卷引用:单项选择题6-10
2024·安徽安庆·二模
7 . 中科大某课题组通过自由基杂环反应直接合成各种稠合的内酰胺,应用于钙钛矿电池器件中。底物与Cu(Ⅰ)物种通过电子转移经历两种途径得到目标产物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u(Ⅰ)物种是催化剂B.底物具有氧化性
C.两种途径不同,总反应的反应热也不同D.合成过程中中碳碳双键断裂
2024-04-01更新 | 241次组卷 | 3卷引用:化学(山东卷0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8 . 中国科学院理化所发现利用Pd-CdS可使PLA()转化为丙酮酸()的速率显著提高,并且优异的稳定性确保了Pd—CdS可以维持100h的反应性能,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Pd-CdS在光照条件下产生带正电空穴(用h+表示,可捕获电子)和电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d-CdS可作乳酸制备丙酮酸的催化剂
B.在相同条件下,适当增加光的强度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
C.整个过程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当180gPLA完全转化成丙酮酸时,理论上Pd-CdS中至少产生4molh+
9 .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烷过程中的主要反应为
Ⅰ.CO2(g)+4H2(g)=CH4(g)+2H2O(g)        △H1<0
Ⅱ.CO2(g)+H2(g)=CO(g)+H2O(g)        △H2>0
Ⅲ.2CO(g)+2H2(g)=CO2(g)+CH4(g)        △H3
在密闭容器中,1.01×105Pa、n起始(CO2):n起始(H2)=1:4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所测得的CO2平衡转化率、CO2实际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CH4的选择性可表示为×100%。

(1)各物质的相对能量如图1所示,△H3=______kJ•mol-1,平衡时CH4的选择性随着温度的升高______,用该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反应的最佳温度为______,450℃时,使CO2平衡转化率达到X点的值,可以采用的措施为_______(写出一条)。

(2)在密闭容器中,1.01×105Pa,CO2和H2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和4mol,平衡后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图中表示CH4的物质的量的曲线为______。在505℃,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CeO2催化CO2与H2转化为CH4的机理如图4所示。反应体系中Ce呈现______种价态,催化剂中掺入少量CaO,用Ca2+替代CeO2结构中部分Ce4+形成CaxCe1-xOy,可提高催化效率的原因是_______
2024-03-23更新 | 3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题
10 . 18O标记的乙酸甲酯在足量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部分反应历程可表示为如下所示:

+OH-+CH3O-

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为快速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Ⅱ、Ⅲ为决速步
B.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存在18OH-
C.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存在CH318OH
D.反应Ⅰ与反应Ⅳ活化能的差值等于图示总反应的焓变
2024-03-12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日照神州天立高级中学高复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份阶段性测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