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及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合成氨工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触媒作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化学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
B.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化学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
C.增大压强能缩短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
D.合成氨采用的压强是10~30MPa,因为该压强下铁触媒的活性最高
2022-07-26更新 | 760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习近平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试回答下列与环境有关的问题:
(1)在汽车排气系统中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可发生反应:。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O和NO,在不同温度()下发生上述反应时,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①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温度为时,反应达到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为______
③温度为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
(2)目前烟气脱硝采用的技术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脱硝技术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技术。若用作还原剂,则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其中体系温度对SNCR脱硝技术的脱硝效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


①SNCR脱硝技术的脱硝最佳温度为______,SCR与SNCR脱硝技术相比,SCR脱硝技术的反应温度不能太高,其原因是______
②由题给信息分析,当体系温度过高时,SNCR脱硝技术的脱硝效率降低,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2021-07-31更新 | 640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3 . Burns和Dainton研究发现Cl2与CO合成COCl2的反应机理如下:
①Cl2(g)2Cl•(g)                                
②CO(g)+Cl•(g)COCl•(g)                  
③COCl•(g)+Cl2(g)COCl2(g)+Cl•(g)   
反应②的速率方程为v=kc(CO)×c(Cl•),v=kc(COC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③的活化能
B.反应②的平衡常数K=
C.要提高合成COCl2的速率,关键是提高反应③的速率
D.选择合适的催化剂能提高单位时间内COCl2的产率
4 . 肼()和氧气的反应情况受温度影响。某同学设计方案探究温度对产率影响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较低时,肼和氧气主要发生反应:
B.900℃时,能发生
C.900℃时,的产率与NO的产率之和可能小于1
D.该探究方案是将一定量的肼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不断升温实验
2021-01-12更新 | 36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5次月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有___(填字母)。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采用节能技术
d.利用太阳能、风能
(2)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
a.6CO2+6H2OC6H12O6(葡萄糖)+6O2
b.CO2+3H2CH3OH+H2O
c.CO2+CH4CH3COOH
d.2CO2+6H2CH2=CH2+4H2O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___,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___
(3)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各国科学家提出了不少设想。有人根据液态CO2密度大于海水密度的事实,设想将CO2液化后,送入深海海底,以减少大气中的CO2。为使CO2液化,可采取的措施___
a.减压、升温          b.增压、降温
c.减压、降温          d.增压、升温
2020-02-16更新 | 2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麓山国际学校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检测第四章单元检测
6 . 工业制硫酸的一步重要反应是SO2在400~500℃下的催化氧化,这是一个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如果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达到平衡时,SO2的浓度与SO3的浓度相等
B.为了提高SO2的转化率,应适当提高氧气的浓度
C.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D.在上述条件下,SO2不可能100%地转化为SO3
2019-11-18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淮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N2O、NO和NO2等氮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物,含有氮氧化物的尾气需处理后才能排放。
(1)N2O的处理。N2O是硝酸生产中氨催化氧化的副产物,用特种催化剂能使N2O分解。NH3与O2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NO和NO2的处理。已除去N2O的硝酸尾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主要反应为
NO+NO2+2OH2+H2O
2NO2+2OH++H2O
①下列措施能提高尾气中NO和NO2去除率的有________(填字母)。
A.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
B.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
C.吸收尾气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NaOH溶液
②吸收后的溶液经浓缩、结晶、过滤,得到NaNO2晶体,该晶体中的主要杂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吸收后排放的尾气中含量较高的氮氧化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NO的氧化吸收。用NaClO溶液吸收硝酸尾气,可提高尾气中NO的去除率。其他条件相同,NO转化为的转化率随NaClO溶液初始pH(用稀盐酸调节)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在酸性NaClO溶液中,HClO氧化NO生成Cl,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②NaClO溶液的初始pH越小,NO转化率越高。其原因是________
   
2019-06-10更新 | 7458次组卷 | 3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8 . 水煤气变换[CO(g)+H2O(g)=CO2(g)+H2(g)]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回答下列问题:
(1)Shibata曾做过下列实验:①使纯H2缓慢地通过处于721 ℃下的过量氧化钴CoO(s),氧化钴部分被还原为金属钴(Co),平衡后气体中H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50。
②在同一温度下用CO还原CoO(s),平衡后气体中CO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192。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还原CoO(s)为Co(s)的倾向是CO_________H2(填“大于”或“小于”)。
(2)721 ℃时,在密闭容器中将等物质的量的CO(g)和H2O(g)混合,采用适当的催化剂进行反应,则平衡时体系中H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填标号)。
A.<0.25             B.0.25               C.0.25~0.50             D.0.50             E.>0.50
(3)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可知水煤气变换的ΔH________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_________eV,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hoichi研究了467 ℃、489 ℃时水煤气变换中CO和H2分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催化剂为氧化铁,实验初始时体系中的PH2OPCO相等、PCO2PH2相等。

计算曲线a的反应在30~90 min内的平均速率(a)=___________kPa·min−1。467 ℃时PH2PCO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89 ℃时PH2PCO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6-09更新 | 19269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茶陵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9 . 某小组进行实验:向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碘化钾、淀粉和硫代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变蓝。查阅资料知体系中存在两个主要反应:

反应i:H2O2(aq) + 2I(aq) + 2H+(aq) I2(aq) + 2H2O(l)   ΔH1 = -247.5 kJ/mol

反应ii:I2(aq) + 2S2O32-(aq) 2I(aq) + S4O62-(aq)   ΔH2 = -1021.6 kJ/mol

(1)H2O2与S2O3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下列实验方案可证实上述反应过程。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所用试剂浓度均为0.01 mol/L)。
a.向酸化的H2O2溶液中加入________溶液,溶液几秒后变为蓝色。
b._________,溶液立即褪色。
(3)探究c(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所用试剂除H2O以外,浓度均为0.01 mol/L)
实验序号ab

H2O2/mL5______
H2SO4/mL42
Na2S2O3/mL8_____
KI(含淀粉)/mL3_____
H2O0______
将上述溶液迅速混合
观察现象
溶液变蓝所需时间
为t1
溶液变蓝所需时间
为t2
① 将实验b补充完整。
② 对比实验a和实验b,t1_____t2(填“>”或“<”)。
③ 结合(2)中现象解释溶液混合后一段时间才变蓝的原因________
④ 利用实验a的数据,计算t1时间内H2O2与S2O32-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用H2O2浓度的变化表示)________mol/(L·s)。
10 . 下图所示为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①中“净化”可以防止催化剂中毒
B.步骤②中“加压”既可以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又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C.步骤③、④、⑤均有利于提高原料平衡的转化率
D.产品液氨除可生产化肥外,还可用作制冷剂
2019-04-03更新 | 1671次组卷 | 2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考前热身训练理综-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