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平衡的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合成气(CO+H2)在煤化工和天然气化工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由合成气可合成多种有机基础原料和产品。
(1)煤化工中生产合成气的反应为:C(s)+H2O(g)CO(g)+H2(g)   ΔH=+131.5kJ·mol-1
①判断该反应的自发性条件___________
②在恒温恒容下,同时放入C(s)、H2O(g)、CO(g)、H2(g)四种物质,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反应C(s)+H2O(g)CO(g)+H2(g)已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_
A.反应体系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B.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
C.反应体系中,当有2molH—O键断裂的同时有1molH—H键断裂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2)天然气化工中生产合成气的主要反应为:2CH4(g)+O2(g)2CO(g)+4H2(g)   ΔH=akJ·mol-1,在恒容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1︰2加入一定量的CH4和O2,在压强为1.01×105Pa、不同温度下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

①请在图中画出压强为5.05×105Pa时CH4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________
②现有实验测得反应2CH4(g)+O2(g)2CO(g)+4H2(g)在750℃下,以不同碳氧比[n(CH4)/n(O2)]投料时反应达平衡后CH4的转化率及H2、CO的选择性,所测数据如表所示。(已知:选择性=目标产物的产率/反应原料的转化率)
碳氧比[n(CH4)/n(O2)]1︰0.251︰0.51︰11︰1.25
CH4转化率0.400.880.980.99
H2选择性0.980.930.670.40
CO选择性0.990.940.650.32
最佳碳氧比[n(CH4)/n(O2)]为___________
2024-04-0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淳安县汾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检测化学试题
2 . 某生产中,还原的工艺包括以下反应:
Ⅰ.   
Ⅱ.   
Ⅲ.   
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
(2)恒温恒容条件下,将的混合气充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当,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b.平衡时,容器内比值保持不变
c.平衡时,向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平衡逆向移动
(3)图甲、乙分别表示反应Ⅲ在时刻达到平衡,在时刻因改变某一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

甲中时刻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乙中时刻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4),向容积为的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发生反应Ⅲ,物质的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

0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

0

内,______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达平衡时,再充入,上述平衡将___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2024-02-1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高中2023-2024学年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考试化学试题
3 . 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是科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在0.5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进行如下化学反应:N2(g)+3H2(g)2NH3(g) ΔH<0,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200300400
KK1K20.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比较K1、K2的大小,K1___________K2(填“>”、“=”或“<”)。
(2)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b.3v(N2)=v(H2)
c.v(NH3)=v(NH3)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400℃时,反应2NH3(g)N2(g)+3H2(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当测得NH3、N2、H2的浓度分别为3molL−1、2molL−1、1molL−1时,则该反应的v(N2)___________v(N2)(填“>”、“=”或“<”)。
(4)下图为一定温度下,N2和H2以1:3进行反应,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随压强的变化示意图
   
①随压强增大,NH3的体积分数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比较b点和a点:平衡常数K(a)___________K(b)(填“>”、“<”或“=”,下同),N2的浓度c(a)___________c(b)。
③计算b点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Mpa)-2(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4 . 能源开发和利用是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
(1)几个有关CO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I.CO(g)+2H2(g)CH3OH(g) H1
II.2CH3OH(g)CH3OCH3(g)+H2O(g) H2
III.CO(g)+H2O(g)CO2(g)+H2(g) H3
则3CO(g)+3H2(g)CH3OCH3(g)+CO2(g) H=___________(用含H1H2H3的代数表示)。
(2)在1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H3OH发生反应:2CH3OH(g) CH3OCH3(g)+H2O(g) H,测得CH3OH的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H___________(填“>”“<”或“=”)0,说明理由___________
②在T1时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少量甲醇蒸气,CH3OH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工业上,利用水煤气合成CH3OH的反应表示如下:2H2(g)+CO(g) CH3OH(g) H=-91.0 kJ·mol-1,向1 L的恒容密容器中加入0.1 mol H2和0.05 mol CO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上述反应,10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放出的热量为3.64 kJ。
①从反应开始恰好平衡状态时,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为___________
②在温度不变条件下,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0.01 mol H2和0.05 mol CH3OH(g)时,平衡___________(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移动”)。
(4)探究CH3OH合成反应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CH3OH的产率。以CO2、H2为原料合成CH3OH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I.CO2(g)+3H2(g)CH3OH(g)+H2O(g) H=-49.5 kJ·mol-1
II.CO(g)+2H2(g)CH3OH(g) H2=-90.4 kJ·mol-1
III.CO2(g)+H2(g)CO(g)+H2O(g) H3
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V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CO2和3 mol H2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H3OH(g)为a mol,CO为b mol,此时H2O(g)的浓度为___________mol·L-1(用含a、b、V的代数式表示,下同),反应III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
2021-07-02更新 | 1679次组卷 | 7卷引用:广西河池市九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溴丁烷,为无色透明液体,可用作溶剂及有机合成时的烷基化试剂及中间体等;实验室用1-丁醇、溴化钠和过量的浓硫酸共热制得。该反应的实验装置图(省略加热装置及夹持装置)和有关数据如下:
名称分子量密度g/mL沸点(℃)溶解性
乙醇硫酸
正丁醇740.810118.0微溶
正溴丁烷1371.275101.6不溶不溶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A中加入20.0 mL蒸馏水,再加入30.0 mL浓H2SO4,振摇冷却至室温,再依次加入18.0mL 1-丁醇及25g NaBr,充分摇振后加入几粒碎瓷片,按上图连接装置,用小火加热至沸,回流40min(此过程中,要经常摇动)。冷却后,改成蒸馏装置,得到粗产品。
步骤二:将粗产品依次用水洗、浓H2SO4洗、水洗、饱和NaHCO3溶液洗,最后再水洗;产物移入干燥的锥形瓶中,用无水CaCl2固体间歇摇动,静置片刻,过滤除去CaCl2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99~103℃馏分,得1-溴丁烷18.0g。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本实验中发生的第一步反应为NaBr+H2SO4(浓)=HBr↑+NaHSO4,则下一步制备1-溴丁烷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选用下图装置进行步骤二中最后的蒸馏纯化,其中仪器D的名称为_______

(3)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实验室制取1-溴丁烷的反应有一定的可逆性,因此步骤一中加入的浓硫酸的作用除了与溴化钠反应生成溴化氢之外还有_______(从化学平衡的角度来说明)。
(4)该实验中可能生成的有机副产物是_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5)经步骤一制得的粗产品常呈现黄色,除利用NaHCO3溶液外还可选用下列哪种试剂除去该杂质_______(填字母)。
a.NaHSO3 b.Na2SO4 c.C2H5OH d.H2O2
(6)步骤二中,用浓硫酸洗的目的是_______,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的目的是洗去硫酸等酸性物质,实验中不能用NaOH溶液来代替,原因是_______
(7)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6 . 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2和1 mol H2发生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7008008301 0001 200
K0.60.91.01.7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
(2)若反应在830 ℃下达到平衡,则CO2气体的转化率为________
(3)若绝热时(容器内外没有热量交换),平衡发生移动的结果是使容器内CO的浓度增大,则容器内气体温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能确定”)。
(4)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A 容器内压强不变            B 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 v(H2)=v(H2O) D c(CO2)=c(CO)
E c(CO2 )·c(H2)=c(CO)·c(H2O)
(5)当发动机采用稀薄燃烧时,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NOx,可用CxHy(烃)催化还原NOx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CH4(g)+4NO2(g) = 4NO(g)+CO2(g)+2H2O(g)        H1=-574 kJ·mol-1
CH4(g)+4NO(g) = 2N2(g)+CO2(g)+2H2O(g)                     H2
CH4(g)+2NO2(g) = N2(g)+CO2(g)+2H2O(g)                     H3=-867 kJ·mol-1
H2_____________
2019-05-26更新 | 375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BmC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纵坐标表示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生成物C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p为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平衡后容器内增加压强的变化情况,问:
(1)温度T1________T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正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如果A、B、C均为气体,则m________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当温度和容积不变时,如向平衡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稀有气体,则体系的压强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________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下同)。
(4)当温度和压强不变时,如向平衡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稀有气体,平衡______移动。
2019-01-15更新 | 354次组卷 | 5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省六安一中高二上第一阶段测化学试卷
8 . 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叫煤化工。
(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炭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C(s)+H2O(g)CO(g)+H2(g) ΔH=+131.3 kJ·mol-1。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b.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O键
c.c(CO)=c(H2)
d.密闭容器的容积不再改变
(2)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H2OCOH2CO
1650241.62.46
2900120.41.63
3900abcdt
①实验1中从反应开始至平衡以C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O2)=____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两位,下同)。
②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实验2条件下平衡常数K________
(3)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如图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在体积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中能使c(CH3OH)增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
d.再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
2018-09-08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苏教版化学高中必修4模块综合检测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