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3 道试题
1 . 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及现象结论
A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溶液先变橙色,后变蓝色氧化性:
B检验铁锈中是否含有二价铁将铁锈溶于浓盐酸,滴入溶液,紫色褪去铁锈中含有二价铁
C探究氢离子浓度对相互转化的影响溶液中缓慢滴加硫酸溶液,黄色变为橙红色增大氢离子浓度,转化平衡向生成的方向移动
D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产生无色气体乙醇中含有水
A.AB.BC.CD.D
2022-07-10更新 | 347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一定温度下,烧杯中有25mL对二甲苯和5mL水,加入bmol HA后充分搅拌并完全溶解,静置平衡后HA在对二甲苯(PX)中浓度为,在水(W)中浓度为。已知:
①实验条件下HA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只与温度有关):
②HA不能在对二甲苯中电离,在水中电离平衡常数
忽略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溶液中
B.若向平衡体系中再加入对二甲苯,减小
C.若向平衡体系中再加入20mL水,平衡后
D.若向平衡体系中再加入NaOH固体,使,平衡后
3 . 分析如下实验操作,对平衡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Cr的价电子数目为1
B.该实验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试管a中溶液橙色变浅至黄色,说明平衡向正向移动
D.试管b中增大,平衡向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
2023-02-21更新 | 387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化学试题
4 . 如图为可逆反应。A(s)+D(g)E(g);△H<0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情况,试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3时刻可能采取的措施是减小c(D)B.t5时刻可能采取的措施是降温
C.t7时刻可能采取的措施是减小压强D.t5~t6时间段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5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打开可乐瓶盖后看到有大量气泡逸出
B.H2、I2、HI三者的平衡混合气,加压(缩小容器体积)后颜色变深
C.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溶液的pH减小
D.实验室可用向浓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来快速制取氨气
6 . 血红蛋白分子(Hb)在人体中存在如下过程: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于,血红蛋白分子更易与CO结合
B.CO中毒时,需立即阻隔(或切断)CO源,使变小
C.高原地区含氧量低,因此该地区人体内的Hb数量普遍较高
D.CO中毒时,可将病人移入高压氧舱,使平衡②逆向移动
7 . 以磷灰石[主要成分为Ca5(PO4)3F]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体FePO4的实验流程如下:

(1)用磷酸、硫酸“分步浸取”磷灰石制备H3PO4,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Ca5(PO4)3F+7H3PO4=5Ca(H2PO4)2+HF↑
Ca(H2PO4)2+H2SO4+2H2O=CaSO4·2H2O ↓+2H3PO4
①磷灰石也可直接用硫酸溶解。两种工艺相比,该“分步浸取”工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酸浸”得到的粗H3PO4为CaSO4∙H3PO4∙H2O 混合体系。“纯化” 步骤控制温度在70 ℃,调节H3PO4质量分数为55%,使CaSO4以结晶水合物析出,过滤。为提高H3PO4的产率,需对CaSO4水合物晶体进行洗涤,并________,再将其中部分返回酸浸系统。

(2)将H3PO4溶液、FeSO4溶液和H2O2溶液混合,调节溶液pH,得到FePO4·2H2O,焙烧脱水得FePO4
已知: FePO4·2H2O 晶体的纯度及颗粒大小会影响产品性能,沉淀速率过快会形成细小颗粒状粉末;含磷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Fe3+EDTA4[Fe(EDTA)]-
① 生成FePO4·2H2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工业上选择溶液pH为2,此时溶液中c(HPO)为1.0×10-7.3 mol·L-1,则c(PO)=_____mol·L1
③实际生产时,还加入EDTA四钠盐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
④设计以H3PO4溶液、FeSO4溶液和H2O2溶液为原料,制备较大颗粒FePO4·2H2O晶体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PO4·2H2O晶体需“洗涤完全”,除主要原料外,其他试剂任用)
2023-02-11更新 | 3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在体积均为1.0 L的两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碳粉,再分别加入0.1 mol CO2和0.2 mol CO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CO2(g)+C(s)2CO(g)达到平衡,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c(CO2)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点均处于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CO2(g)+C(s) 2CO(g)的ΔS>0、ΔH<0
B.体系的总压强p:p(状态Ⅱ)<2p(状态Ⅰ)
C.体系中c(CO):c(CO,状态Ⅱ)<2c(CO,状态Ⅲ)
D.逆反应速率:v(状态Ⅰ)>v(状态Ⅲ)
2019-11-21更新 | 1545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9 . 已知某容器中存在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保持恒容,向容器中充入,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增大
B.保持恒温,增大压强,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C.保持恒容,降低温度,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大
D.当容器内颜色不再变化时,两反应均达到平衡状态
10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
B.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C.500 ℃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D.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 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变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