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T/℃7008008301000
K0.640.91.01.7
①在700℃下,充入等物质的量的,平衡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若830℃时,向容器中充入1molCO和4mol,反应达到平衡后,其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③若某温度时,体系中、CO、的平衡浓度分别为,则此时上述反应的温度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0℃。
(2)催化重整有利于减少温室效应,反应方程式为:
催化重整时,还存在以下反应:
积碳反应:   
消碳反应:   
现在实验室中模拟催化重整过程,请思考下列问题:
恒容密闭容器中,当投料比时,平衡转化率()与温度(T)、初始压强(p)的关系如图。

①当温度为、压强为2MPa时,A点的_______(读“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恒温恒容,初始压强为时,起始时向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和1mol,假设只发生反应。根据图中点,计算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③分析可知;_______投料比,有助于减少积碳。(填“增大”或“减小”)
2022-10-14更新 | 23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七市(州)2023届高三3月联合统一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变式题(原理综合题)
2 . N2O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列六种温室气体之一。目前,直接催化分解法是消除N2O的主要方法,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如下:
i.2N2O(g)2N2(g)+O2(g)            H1
ii.2N2O(g)N2(g)+2NO(g)        H2
iii.4N2O(g)3N2(g)+2NO2(g)       H3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2NO(g)+O2(g)2NO2(g)的H=___(写出代数式即可)。
(2)已知反应i在任意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则反应i为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反应i的势能曲线示意图如图(…表示吸附作用,A表示催化剂,TS表示过渡态分子):

①过程Ⅲ中最大势能垒(活化能)为___kcal·mol-1
②下列有关反应i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填标号)。
A.过程Ⅰ中有极性键断裂
B.过程Ⅰ、Ⅱ、Ⅲ中都有N2生成
C.该反应中只有两种物质能够吸附N2O分子
D.过程Ⅱ中间体A—O2可释放O2也可吸附N2O分子
(4)模拟废气中N2O直接催化分解过程。
①515℃时,将模拟废气(N2O体积分数为40%)以6000m3·h-1的速度通过催化剂,测得N2O的转化率为40%,则平均反应速率v(N2O)为____m3·h-1。欲提高N2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任写一条)。
物质N2N2OO2CO2NONO2
n(投料)/mol19346.52500
n(平衡)/mol50x202522
②T℃和P0kPa时,在恒压密闭容器中进行模拟实验。各组分的相关信息如表:
其中x=____,N2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该温度下,反应2N2O(g)2N2(g)+O2(g)的压强平衡常数Kp=___kPa(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022-02-26更新 | 1308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恩施高中、随州二中、襄阳三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化学试题
3 . 二氧化碳是常见的温室气体,的回收利用是环保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合成甲醇,下列为合成甲醇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上述反应中___________
(2)以为原料可以合成尿素[],合成尿素的反应为
①在不同温度及不同y值下合成尿素,达到平衡时,氨气转化率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该反应的___________(填“>”“<”或“=”,下同)0,其他条件相同时,若y表示压强,则___________,若y表示反应开始时的氨碳比[],则___________

②T℃时,若向某压强为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变为开始时的,该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利用各物质的平衡分压计算)。再向该容器中充入的反应速率:___________(填“>”“<”或“=”)。
(3)某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质子交换膜(只有质子能够通过)左右两侧的溶液均为1L2溶液,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当导线中有1mol转移时,左右两侧溶液的质量差为___________g(假设反应物耗尽,忽略气质子交换膜体的溶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