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I.制取氢气
(1)甲醇和水蒸气制取氢气的过程中有下列反应:
CH3OH(g)CO(g)+2H2(g)     △H=+91 kJ·mol-1
CO(g)+H2O(g)CO2(g)+H2 (g)   △H=-4lkJ·mol-1
写出以甲醇为原料制取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理论上,能提高H2平衡产率的措施有 _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II.储存氢气
硼氢化钠(NaBH4) 是研究最广泛的储氢材料之一;
已知: i.B的电负性为2.0 H的电负性为2.1
ii.25℃下NaBH4 在水中的溶解度为55g,NaB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28g
(3)向NaBH4 水溶液中加入催化剂Ru/NGR后,能够迅速反应,生成偏硼酸钠(NaBO2) 和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在研究浓度对催化剂Ru/NGR 活性的影响时,发现B 点后(见下图)增加NaBH4的浓度,制氢速率反而下降,推断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用惰性电极电解NaBO2 溶液可制得NaBH4, 实现物质的循环使用,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①钛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②电解过程中,阴极区溶液pH 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24-01-2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二甲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水煤气(主要成分为CO和)合成。其主要反应原理如下(a、b、c均为正值):
    kJ⋅mol
    kJ·mol
    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kJ/mol。
(2)以下说法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
a.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恒温恒压条件下,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c.绝热体系中,体系的温度保持不变
(3)生产二甲醚的过程中存在副反应:,与甲醇脱水反应:形成竞争。将水煤气按一定进料比通入反应装置,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在保持温度一定改变压强条件下测得二甲醚的选择性如下图所示。

资料:二甲醚的选择性是指转化为二甲醚的CO在全部CO反应物中所占的比例。
分析:温度一定,随压强增大,二甲醚选择性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
2024-01-1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发展前景广阔。研究表明CO2加氢可以合成甲醇。CO2和H2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Ⅰ.   
Ⅱ.   
(1)有利于提高反应Ⅰ中CO2的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填序号)。
a.使用催化剂       b.加压       c.增大CO2和H2的初始投料比
(2)研究温度对于甲醇产率的影响。在210℃~290℃,保持原料气中CO2和H2的投料比不变,按一定流速通过催化剂甲,主要发生反应Ⅰ,得到甲醇的实际产率、平衡产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______0(填>、=或<),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实验控制压强一定,CO2和H2初始投料比一定,按一定流速通过催化剂乙,经过相同时间测得如下实验数据(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

T(K)

CO2实际转化率(%)

甲醇选择性(%)

543

12.3

42.3

553

15.3

39.1

(注:甲醇选择性是指转化的CO2中生成甲醇的百分比)
表中实验数据表明,升高温度,CO2的实际转化率提高而甲醇的选择性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2024-01-0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4 . 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下反应是目前大规模制取氢气的重要方法之一:

(1)为提高该反应中的平衡转化率,理论上可以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通入过量水蒸气
(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该温度下,在容积为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测得某一时刻反应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①该时刻反应的浓度商___________(填计算结果)。
②该时刻反应___________(填“正向进行”或“逆向进行”或“已达平衡”)。
(3)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该温度下,在容积为的密闭容器中投入。反应达平衡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4)下图表示不同温度下,平衡转化率随的变化趋势。的三个温度中最大的是___________(填“”或“”或“”),原因是___________

已知:
(5)实验发现,其它条件不变,一定反应时间内,向反应体系中投入一定量的可以增大的物质的量分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相比使用微米,使用纳米的物质的量分数更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2023-12-1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将清洁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以实现资源利用是“碳中和”研究的热点。
I.利用合成甲醇
加氢反应器中,主要反应有:
反应i:
反应ii:
反应iii:
(1)反应ⅲ的焓变___________;反应iii能自发进行的温度条件是___________(填“高温”或“低温”或“任何温度”)。
(2)该反应条件下,同时存在副反应ⅳ:。已知:的沸点为的沸点为。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间歇降到室温,可提高甲醇的产率,结合反应iii、iv,解释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
II.利用和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
反应v:       
(3)在不同的温度、压强下,一定反应时间内,测定反应ⅴ中甲醇的转化率。甲醇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为图a,与压强的关系为图b(曲线未画出)。

①根据图a判断,反应ⅴ的___________0(填“>”或“<”)。
②在之间,随着温度升高,甲醇转化率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③在图b中绘制出甲醇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曲线___________(表示出变化趋势即可)。
2023-12-1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CO2资源化利用对缓解碳减排压力具有重要意义,使用镍氢催化剂可使CO2转化为CH4。反应体系中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Ⅰ:   
反应Ⅱ:   
(1)将反应后气体通入___________(填试剂),可证明反应Ⅱ发生。
(2)计算   ___________(用表示)。
(3)相同投料比时,体系内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温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

(4)镍氢催化剂活性会因为甲烷分解产生积碳而降低,同时二氧化碳可与碳发生消碳反应:
积碳反应:   
消碳反应:   
其他条件相同时,催化剂表面积碳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之后,温度升高积碳量减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5)向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测得有关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变化如下图。

①催化剂在较低温度时主要选择___________(填“反应Ⅰ”或“反应Ⅱ”)。
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反应Ⅰ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
2023-11-27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CO2的捕获和转化可减少CO2排放并实现资源的利用。在催化剂作用下,消耗CH4和CO2,生成合成气(H2、CO),主要发生反应i,可能发生副反应ii、iii:
i.CH4(g)+CO2(g)2CO(g)+2H2(g) H1
ii.CH4(g)=C(s)+2H2(g) H2=+75.0kJ•mol-1
iii.2CO(g)=CO2(g)+C(s) H3=-172.0kJ•mol-1
(1)
H1=_____
(2)反应i为可逆反应。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利于生成合成气的条件是______
A.高温高压B.高温低压C.低温高压D.低温低压
(3)经研究发现,添加碱性助剂(如CaO)可以促进CO2的吸附与活化。反应过程如图1。反应I完成后,以N2为载气,将恒定组成、恒定流速的N2、CH4混合气通入盛有足量CaCO3的反应器,单位时间流出气体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2。反应过程中始终未检测到CO2,催化剂表面有积炭。

①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t1~t3,n(H2)>n(CO),且生成H2的速率不变,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是_____(填序号“ii”或“iii”)。
③t3时,生成CO的速率为0,是因为反应II不再发生,可能的原因是_____
2023-01-07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将CO2还原成甲烷,是实现CO2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I.CO2甲烷化
CO2甲烷化过程可能发生反应:
ⅰ.CO2(g) + 4H2(g) CH4(g) + 2H2O(g) ΔH1
ⅱ.CO2(g) + H2(g) CO(g) + H2O(g) ΔH2=+41.2 kJ∙mol−1
ⅲ.CO(g) + 3H2(g) CH4(g) + H2O(g) ΔH3=-206.1 kJ∙mol−1
……
(1)ΔH1______ kJ∙mol−1
(2)不同条件下,按照n(CO2):n(H2)=1:4投料,CO2的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

①压强p1、p2、p3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②压强为p1时,随着温度升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先减小后增大。解释温度高于600℃之后,随着温度升高CO2转化率增大的原因______
Ⅱ.微生物电化学法
微生物电化学产甲烷法是将电化学法和生物还原法有机结合,装置如上图所示。
(3)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
(4)若生成1 mol CH4,理论上阳极室生成CO2的体积是______L(标准状况,忽略气体的溶解)。
2021-04-05更新 | 48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北京卷高考真题变式题(原理综合题)
9 . 实现二氧化碳选择性,稳定性加氢合成甲醇是“甲醇经济”理念下的一个重要成果。反应包括两步:
Ⅰ.   
Ⅱ.   
(1)由合成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恒压下,按时,该反应在无分子筛膜和有分子筛膜时甲醇的平衡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分子筛膜能选择性分离出水)。

①根据图中数据,压强不变采用有分子筛膜时的最佳反应温度为_______
②有分子筛膜时甲醇产率高的原因是_______
(3)如果在不同压强下,的起始物质的量比仍为,测定的平衡转化率和的平衡产率随温度升高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的平衡转化率的平衡产率
①压强p1______p2(填“”或“”),原因_______
②其中图中纵坐标表示CO2平衡转化率的是图_______(填“甲”或“乙”)。
③图乙中T1温度时,两条曲线几乎交于一点,分析原因_______
2021-03-26更新 | 1320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 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1)反应Ⅰ:2H2SO4(l)=2SO2(g)+2H2O(g)+O2(g) ΔH1=+551 kJ·mol-1
反应Ⅲ:S(s)+O2(g)=SO2(g) ΔH3=-297 kJ·mol-1
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反应Ⅱ,在某一投料比时,两种压强下,H2SO4在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p2_______p 1(填“>”或“<”),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I可以作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将ii补充完整。
i.SO2+4I+4H+===S↓+2I2+2H2O
ii.I2+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I
(4)探究i、ii反应速率与SO2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如下:分别将18 mL SO2饱和溶液加入到2 mL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已知:I2易溶解在KI溶液中)

A

B

C

D

试剂组成0.4 mol·L-1 KIa mol·L-1 KI
0.2 mol·L-1 H2SO4
0.2 mol·L-1 H2SO40.2 mol·L-1 KI
0.0002 mol I2
实验现象溶液变黄,一段时间后出现浑浊溶液变黄,出现浑浊较A快无明显现象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变成黄色,出现浑浊较A快
①B是A的对比实验,则a=__________
②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表明,SO2的歧化反应速率D>A,结合i、ii反应速率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
2018-06-09更新 | 6536次组卷 | 28卷引用:北京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