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酸碱中和滴定的综合考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25℃时,用溶液滴定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混合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的第二步电离常数的数量级为
B.第一步电离和第二步电离的滴定所选指示剂不同
C.P点溶液中存在
D.M点和N点溶液中相等
2023-05-20更新 | 474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电位滴定法是根据滴定过程中被测离子浓度发生突跃,指示电极电位也产生突跃,从而确定滴定终点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常温下,利用盐酸滴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溶液,其电位滴定曲线与pH曲线如图所示(已知:碳酸的电离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需先后用酚酞和甲基橙作指示剂
B.a点:
C.水的电离程度:a点>b点
D.b点:比值为
2023-05-31更新 | 27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十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3 . 酚酞是一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在pH=0~8.2时,酚酞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酚酞分子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羰基、醚键
B.酚酞分子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C.酚酞分子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
D.在滴定实验中指示剂不宜多加,原因是酚酞分子能够与碱反应,产生较大实验误差
2024-03-07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六)化学试题
4 . 已知。向20mL的氨水中滴加未知浓度的稀,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pOH随加入稀硫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稀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B.a点时溶液中存在
C.c点对应的溶液
D.a、b、c三点对应的水解平衡常数:
2022-03-02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适应性月考卷(五)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可用酚酞和甲基橙双指示剂法测定部分变质的烧碱中的含量。先将部分变质的烧碱配制成一定浓度溶液并加入一种指示剂,用一定浓度的HCl溶液滴定至变色后,再加入另一种指示剂,继续用该HCl溶液滴定至变色,分别记录两个变色点加入HCl溶液体积进行计算。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指示剂的添加顺序为先加酚酞,后加甲基橙
B.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主要为NaCl和
C.若,则a点溶液中存在
D.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表示为
6 . 下列与滴定实验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碱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0.00mL的高锰酸钾溶液
B.NaOH标准液滴定盐酸,若滴定结束时俯视刻度,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C.醋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D.用滴定亚硫酸钠溶液时,当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标准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时,即达滴定终点
7 . 室温下,向盐酸中滴加溶液,溶液的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已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
B.时,溶液
C.标准溶液浓度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因此需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溶液的浓度,标定时可采用甲基橙为指示剂
D.选择甲基红指示反应终点,误差比甲基橙的小
9 . 常温下,分别用 0.01mol/L 的 NaOH 溶液滴定与之等浓度的体积均为 25.00mL 的 HA、H3B(三元酸)溶液,溶液的 pH 随V(NaO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 K(HA)数量级约为10-5
B.常温下 0.01mol/L 的 NaH2B溶液的 pH 大于 7
C.NaOH 溶液滴定 HA 溶液应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D.当横坐标为 37.50时,溶液中存在:2c(H+)+c(H2B-)+3c(H3B)=2c(OH-)+3c(B3-)+c(HB2-)
2020-04-06更新 | 465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直属校(重庆市第八中学等)2020届高三3月月考理综化学试题
10 . 室温下,将1.000 mol/L盐酸滴入20.00 mL 1.000 mol/L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由水电离出的c(H+) = 1.0 × 10-14mol/L
B.b点:c(NH4) > c(Cl) > c(OH) > c(H)
C.c点:盐酸与氨水恰好完全反应
D.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H2O电离吸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