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亚硫酸钠()常作抗氧化剂、稳定剂和漂白剂。某小组拟对亚硫酸钠展开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探究水解的影响因素。
I.配制250 mL 0.1 mol⋅L 溶液。
(1)称取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
(2)配制该溶液不需要选择下列仪器中的______(填标号)。

A.                            B.                           C.

Ⅱ.实验方案如下:
序号0.1 mol⋅L 溶液 /mL水/mL水浴温度/℃测得pH
10.0025
5.0525
10.0040
8.0235

(3)实验①④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单一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规律。
(4)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某同学预测,实验测得,理论预测与实际矛盾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答1条);将实验③的溶液降温至25℃(标记为⑤),测得溶液pH为(9.25),小于(9.66),请你猜想可能的原因:_______,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________,猜想成立。
实验(二)测定样品纯度。
称取w g 样品溶于水配制成100 mL溶液,准确量取25.00 mL制得的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用标准c mol⋅L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滴定液的体积为V mL。
(6)该样品纯度为______%,若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终点俯视读数,则测得的结果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 . 下列实验中,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A溶液共热,冷却后,取上层水溶液先加入足量稀硝酸再加入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含有溴原子
B溶液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发生了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
C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40℃所得气体直接通入酸性溶液中溶液褪色乙醇发生消去反应,气体一定是乙烯
D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测定pH值,然后加热一段时间,冷却至原温度,再次测定该溶液的pH值加热后pH值变小证明的水解为吸热过程
A.AB.BC.CD.D
2023-07-0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3 . 溶于一定量水中,溶液呈浅棕黄色(a)。加入少量浓,黄色加深(b)。
已知:(黄色);浓度较小时(用表示)几乎无色
取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对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测溶液a的,证明发生了水解
B.将溶液a滴入沸水中并加热,有丁达尔效应,说明加热能促进水解
C.加入浓对溶液颜色变化、浓度大小的影响是一致的
D.向b中加入后,黄色褪至几乎无色,说明能抑制水解
2023-12-11更新 | 352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4 .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ABCD
目的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证明温度对平衡的影响证明AgI的溶解度小于AgCl蒸干氯化锰溶液制
实验方案            
A.AB.BC.CD.D
2022-03-10更新 | 292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实验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结论
A将0.1 mol∙L−1氨水稀释成0.01 mol∙L−1,测得pH由11.1变成10.6稀释后,NH3·H2O的电离程度减小
B室温下,用pH计分别测定同浓度的NaClO和CH3COONa溶液的pH,NaClO溶液pH大酸性:HClO<CH3COOH
C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红色变浅证明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水解引起的
D在AgCl悬浊液中滴入数滴0.1 mol∙L−1 KI溶液,生成黄色沉淀同温下溶解度:AgCl>AgI
A.AB.BC.CD.D
2022-01-17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溶液,升高温度,溶液pH上升
B.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化学平衡常数越大
C.常温下,能证明乙酸是弱电解质的事实是CH3COONa溶液pH大于7
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2020-11-23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水平测试)化学试卷
7 . 已知:[FeCl4(H2O)2]-呈黄色,由下列实验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0.1mol/L Fe2(SO4)3溶液

酸化的0.1mol/L Fe2(SO4)3溶液

酸化的0.1mol/L Fe2(SO4)3溶液

0.1mol/L FeCl3溶液
加热前溶液为浅黄色,加热后颜色变深加热前溶液接近无色,加热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加入NaCl后,溶液立即变为黄色,加热后溶液颜色加深加热前溶液为黄色,加热后溶液颜色变深

注:加热为微热,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A.实验①中,Fe2(SO4)3溶液显浅黄色的原因是Fe3+水解产生了少量Fe(OH)3
B.实验②中,酸化对Fe3+水解的影响程度大于温度的影响
C.实验③中,存在平衡:Fe3+ +4Cl- +2H2O[FeCl4(H2O)2]-
D.实验④中,可证明升高温度,Fe3+水解平衡一定正向发生移动
8 . 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向2mL0.01mol·L-1的FeCl3溶液中
滴入1滴KSCN溶液,再加入足量铜
粉,充分震荡
溶液变为红色,加入
铜粉后红色褪去,变
为浅蓝色
Fe3+比Cu2+的氧化性强
B将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加热溶液红色变深证明Na2CO3在溶液中
的水解为吸热反应
C先向2mL0.01mol·L-1Na2S溶液中滴加
2滴0.01mol·L-1ZnSO4溶液,再滴加
2滴0.01mol·L-1AgNO3溶液
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
;后又有黑色沉淀
Ksp(ZnS)>Ksp(Ag2S)
D分别向2mL0.01mol·L-1的MgCl2、BeCl2
溶液中滴加过量0.02mol·L-1NaOH溶液,
并充分震荡
前者有白色沉淀生成,后者先有白色
沉淀生成,后沉淀消失
证明Be(OH)2
两性氢氧化物
A.AB.BC.CD.D
2020-03-06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郡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9 .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
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
A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0.lmol·L-1NaClO 溶液和 0.1 mol·L-1CH3COONa 溶液的 pH比较 HClO 和 CH3COOH
的酸性强弱
B分别测定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证明非金属性:S>C
C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D向l0mL0.2mol·L-1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mol·L-1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 mol·L-1 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证明在相同温度下的Ksp: Mg(OH)2>Fe(OH)3
A.AB.BC.CD.D
10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溶液中的值增大
B.反应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C.一定条件下,碘蒸气和充分混合反应生成HI并放热,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同温同压下,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不同
2024-01-2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雅礼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