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盐类水解规律理解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6 道试题
1 . 水溶液广泛存在于生命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中,研究水溶液的性质及反应有重要意义。室温下,相关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回答下列问题。
(1)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H相同的溶液和溶液,溶液的浓度______(填“<”“=”或“>”)。
(3)室温下,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溶液。
①溶液中的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或“无法判断”)。
溶液显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
③当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中的,此时溶液中的pH______7(填“<”“=”或“>”),判断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
(4)84消毒液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成份是NaCl和NaClO。
资料:HClO的氧化性和杀菌消毒效果强于
①待消杀物品喷洒上84消毒液后,露置于空气中10~30分钟可增强消毒效果,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请结合电离平衡常数解释消毒效果增强的原因____________
②为了防止消毒液在存储过程中失效,通常要在制备过程中使NaOH过量,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NaOH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
2023-10-19更新 | 22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草酸是植物(特别是草本植物)常具有的成分,有广泛的用途。草酸晶体()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常温下草酸的电离常数
(1)写出草酸第一步电离方程式:______
(2)草酸具有很强的还原性,与氧化剂作用易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为了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相同温度条件下,分别用2支试管设计了如下实验:

试管

A

B

加入试剂

4mL 0.01moL/L

______0.02moL/L

1mL 0.1moL/L

1mL 0.1moL/L

2mL 0.1moL/L

2mL 0.1moL/L

此实验中,加入溶液的体积应为______mL。
(3)结合题干所给的电离平衡常数,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应显______性(填“酸”或“碱”)。
(4)设计实验证明草酸为弱酸的方案及其现象均正确的有______(填序号)。
A.室温下,取0.01mol/L溶液,测其pH=2;
B.室温下,取0.01mol/L溶液,测其pH>7;
C.室温下,取pH=a()的溶液稀释100倍后,测其
D.标况下,取0.1moL/L的溶液100mL与足量锌粉反应,收集到体积为224mL;
(5)为测定某溶液的浓度,取2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2~3滴指示剂,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进行滴定,并进行3次平行实验,所用NaOH溶液体积分别为19.98mL、20.02mL和22.02mL。
①若所用指示剂为酚酞,则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
③下列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填序号)。
A.滴定管在盛装NaOH溶液前未润洗
B.滴定过程中,锥形瓶震荡的太剧烈,以致部分液体溅出
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2024-05-0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锡东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填空。
I.
(1)配制200 mL 0.2 mol/L Na2SO3溶液,下列哪些玻璃仪器会用到_______

(2)用离子方程式解释Na2S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
II.化学小组用双液原电池原理研究酸碱性对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影响。通过改变溶液酸碱性,观察电压表读数的变化,读数越大,则对应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
已知:①电压高低主要与电极反应有关,还与溶液的温度、离子的浓度、pH值等因素有关。
的还原产物与溶液酸碱性有关,在强酸性溶液中,被还原为 Mn2+;在中性和弱碱性溶液中,被还原为 MnO2;在强碱性溶液中,被还原为

(3)连接电压表,形成闭合回路,电极 B 应和图中电压表的_______极(填“a”或“b”)柱相连,测得初始电压为 V1
(4)实验装置要置于水浴内的原因:_______
实验操作和读数记录如下:
左烧杯(Na2SO4/Na2SO3)右烧杯(KMnO4,调 pH=4)电压表读数变化
       ①逐滴加入5 mL 0.05 mol/L H2SO4由V1逐渐降低
       ② 逐滴加入5 mL 0.1 mol/L NaOH由V1逐渐升高
       逐滴加入5 mL 0.05 mol/L H2SO4由V1逐渐升高
       加入少量 0.1 mol/L NaOH由V1略微下降
       继续逐滴加入NaOH至5 mL再迅速下降
(5)同学甲根据实验③推导出酸性增强,KMnO4 的氧化性增强,实验②可以得出:_______
(6)同学乙认为实验①中,加入酸后,还原剂转化成了_______(填化学式)。
(7)同学丙认为实验设计不够严谨,以实验①②为例,应该往左边烧杯中加入_______,测得电压为V2,以此作为实验①②的初始电压。
(8)同学丁认为,实验④加入5 mL NaOH溶液后,右边烧杯内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
4 . 某实验小组欲探究醛的银镜反应用银氨溶液而不直接用溶液的原因。
(一)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对比实验:
实验装置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2%溶液1mL,加入2%氨水22滴;再加入3滴新开瓶的40%的乙醛溶液;水浴加热3分钟试管内壁出现光亮的银镜
2%溶液1mL,加入3滴新开瓶的40%的乙醛溶液;水浴加热3分钟无明显现象
(1)请写出配制银氨溶液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乙同学查阅资料,发现醛的银镜反应机理分为如下三步:



据此,乙设计了更好的银镜实验Ⅲ:2%溶液1 mL,加入3滴1 mol/L NaOH溶液,再加入2%氨水22滴;再加入3滴新开瓶的40%的乙醛溶液;水浴加热,很快出现了银镜。根据实验Ⅰ、Ⅱ、Ⅲ并结合反应机理,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3)丙同学为了确认溶液能氧化醛,继续查找资料,找到了不同浓度的溶液对室内HCHO气体去除效果如图。

从图中可见:溶液浓度达到一定程度,HCHO的去除率基本不变,原因是溶液浓度越高,酸性越强,降低了HCHO的还原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gNO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_______。同时,说明了溶液和HCHO反应的氧化剂不是_______
(4)结合甲乙丙的实验和资料,丁同学进一步提出,溶液的pH稳定,有利于快速形成均匀光亮的银镜。在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体系中,存在由_______组成的缓冲溶液,可以维持溶液pH稳定。
2022-05-10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砷(As)与氮(N)是同主族元素,它们的化合物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的作用。
(1)亚硝酸钠(NaNO2)的外观与食盐非常相似,但有毒。某小组欲鉴别NaCl与NaNO2,常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0.1 mol∙L−1两种盐溶液的pH,测得NaNO2溶液的pH=9,即NaNO2溶液呈碱性,其原因为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常温下,HNO2电离常数Ka(HNO2)约为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知:5+2+6H=5+3Mn2++3H2O;+5Fe2++8H=Mn2++5Fe3++4H2O。该小组设计如下方案测定NaNO2样品的纯度(含NaNO3杂质):取样品2.3 g经溶解后得到溶液A 100 mL,准确量取10.00 mL A与24.00 mL 0.0500 mol∙L−1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在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反应后的溶液用0.1000 mol∙L−1 (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至紫色刚好褪去;重复上述实验3次,平均消耗(NH4)2Fe(SO4)2溶液10.00 mL,则样品中NaNO2的纯度为___________。通过上述实验测得样品中NaNO2的纯度偏高,该小组讨论的原因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滴定至溶液紫色刚好褪去,立即停止滴定
b.加入A与KMnO4溶液前的锥形瓶未经干燥
c.实验中使用的(NH4)2Fe(SO4)2溶液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过长
(3)已知常温下,Ksp(AgNO2)=2×10−8,Ksp(AgCl)=1.8×10−10.分别向同浓度的两种盐溶液中滴入向同浓度的AgNO3溶液,先出现的沉淀是___________ (填化学式)。欲用1L NaNO2溶液将0.01mol AgCl完全转化为AgNO2,则NaNO2溶液的浓度需要满足___________
(4)25℃时,10mL 0.3 mol∙L−1 Na3AsO3溶液、10mL 0.3 mol∙L−1 I2溶液的的水溶液和10mL NaOH溶液混合,发生反应: (aq)+I2(aq)+2OH(aq) (aq)+2I(aq)+H2O(l)。溶液中c(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①m点时υ___________n点时υ(填“>”、“=”或“<”)。
②若平衡时溶液的pH=1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
(5)已知H3AsO4的电离常数分别为Ka1=6.3×10−2,Ka2=1.0×10−7,Ka3=3.2×10−12
①25℃时,0.1 mol∙L−1的NaH2AsO4溶液中:c(H3AsO4)___________ c()(填“>”、“=”或“<”)。
②25℃时,向10mL 0.1 mol∙L−1的H3AsO4溶液中逐滴滴加1 mol∙L−1 NaOH溶液至中性,此时混合溶液中=___________
2023-01-05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硫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和多种化合态形成出现。硫的化合物大多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许多金属硫化物难溶于水。
完成下列填空:
(1)硫化氢具有还原性,可以和许多氧化剂反应。在酸性条件下,H2S和KMnO4反应生成S、MnSO4、K2SO4和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油化工的废气中有H2S。写出从废气中回收单质硫的两种方法(除空气外,不使用其他原料),以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室温下,0.1mol/L的硫化钠溶液和0.1mol/L的碳酸钠溶液,碱性更强的是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已知:H2S:Ki1=1.3×107 Ki2=7.1×1015
H2CO3:Ki1=4.3×107 Ki2=5.6×1011
(4)向ZnSO4溶液中滴加饱和H2S溶液,没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一定量的氨水后,生成ZnS沉淀。用电离平衡原理解释上述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黑色的Fe2S3固体加入足量盐酸中,溶液中有淡黄色固体生成,产物还有__________。过滤,微热滤液,然后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22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上海卷)
7 . 将过量的溶液滴入到一定量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蓝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一)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固体为
猜想二:固体为,理由:溶液呈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
猜想三:固体为的混合物。
(二)查阅资料
晶体均不带结晶水;
受热易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
(三)设计实验
Ⅰ.固体的获取: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_______、洗涤、低温烘干得蓝色固体。
Ⅱ.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固体的成分。

(1)若用装置A、B组合进行实验,B中无现象,则猜想_______正确。
(2)若用装置A、C组合进行实验,C中无现象,则猜想_______正确。
(3)小组同学将装置按A、______________(填“B”、“C”)的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猜想三是正确的。实验中:B中的现象为_______,C中的现象为_______
(四)实验结论:固体为的混合物。
经实验测得,混合物中两种固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试写出过量的溶液和一定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021-06-0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8 .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属于碱性氧化物,可用于制备少量氧气
B.NaClO有强氧化性,可用于对环境消毒
C.溶液显碱性,可用于去除矿物油(如煤油、柴油)的油污
D.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吸收含的尾气
2024-01-08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9 . 在中加入蒸馏水,微热,完全水解,产物之一是亚磷酸
易溶于水,它的结构式表示为反应只生成两种盐,其正盐溶液呈碱性。常温下,的亚磷酸溶液pH约为1。在溶液中加入碘水振荡后,碘水的棕黄色褪去,再滴加溶液有黄色沉淀析出。若在装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溶液,则析出黑色金属银沉淀,溶液中有无色气泡产生,在试管口变为红棕色。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盐(填“酸式”、“碱式”或“正”)。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和碘水的反应:_______________
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事实,可以得知______(填序号)。
A.强酸 B.弱酸 C.二元酸 D.三元酸   E.具有强氧化性   F.具有强还原性
2023-06-12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阶段练习化学试题
10 .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2CO3溶液显碱性,可用于除食用油的油污
B.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NaClO 有强氧化性,可用于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
D.Na2SO3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吸收含SO2的尾气
2023-02-11更新 | 33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