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1 . Ⅰ.在0.1 mol·L-1的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r2O+H2O 2HCrO42CrO+2H
(1)在强碱溶液中,铬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_______(填离子符号),向重铬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溶液中c(Cr2O)/c(CrO)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Ⅱ.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H、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可能有如下四种关系:并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①c(Cl-)>c(NH)>c(H)>c(OH-)                  ②c(Cl-)>c(NH)>c(OH-)>c(H)
③c(NH)>c(Cl-)>c(OH-)>c(H)                  ④c(Cl-)>c(H)>c(NH)>c(OH-)
(2)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 _______,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选填序号)。
(3)若上述关系中③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
(4)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HCl)_______c(NH3·H2O)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III.重金属离子对河流造成严重污染。某化工厂废水(pH=2.0,d≈1 g·mL-1)中含Ag,Pb 2等重金属离子,其浓度各约为0.0lmol·L-1.排放前拟用沉淀法除去这两种离子,查找有关数据如下:
难溶电解质AgIAgOHAg2SPbI2Pb(OH)2PbS
Ksp8.3×10-175.6×10-86.3×10-507.1×10-91.2×10-153.4×10-28
(5)你认为往废水中投入_______(填字母序号),沉淀效果最好。
A.NaOHB.Na2SC.KID.Ca(OH)2
(6)如果用生石灰处理上述废水,使溶液的pH=8.0,处理后的废水中c(Pb2)=_______
2023-01-04更新 | 2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昌黎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中国人从月球“挖”来“嫦娥石”,“嫦娥石”如图所示。它的主要成分是磷酸盐。(磷灰石)是磷酸盐之一。磷灰石在水中存在平衡:   ,常温下,磷灰石的溶度积。取磷灰石溶于水中(保持大量固体)得到混合物W(不考虑水解)。

下列有关W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少量盐酸,减小B.加入少量蒸馏水,减小
C.W中D.对W加热,磷灰石的溶解度和都会增大
2022-12-2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八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
3 . 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及现象结论
A比较CH3COO和HCO的水解常数分别测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NH4和NaHCO3溶液的pH,后者大于前者Kh(CH3COO)<Kh(HCO)
B探究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在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5% H2O2溶液,分别滴入0.2mol·L−1FeCl3溶液、0.3mol·L−1CuCl2溶液各0.5mL,a中冒出气泡速率比b快催化作用:Fe3+>Cu2+
C比较AgCl、AgI的溶度积在含0.1mol的AgNO3溶液中依次加入NaCl溶液和NaI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来又变成黄色Ksp(AgCl)>Ksp(AgI)
D验证Al、Cu的活泼性将相同大小的铜片、铝片用导线连接,平行放入浓硝酸中,铜片不断溶解活泼性:Al<Cu
A.AB.BC.CD.D
4 . 常温下,难溶物与ZX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若定义其坐标图示,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表示的溶解平衡曲线
B.常温下,的分散系在c点时为悬浊液
C.向b点溶液中加入饱和溶液,析出ZX固体
D.的平衡常数
5 . 向1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FeSO4和Zn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的氨水,溶液中金属元素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氨水(K b=1.8×10-5)体积关系如图所示,测得M、N点溶液pH分别为8.04、8.95。

已知:i.Zn2++4NH3[Zn(NH3)4]2+=109.06
ii.Ksp[Zn(OH)2]<Ksp[Fe(OH)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X表示Zn2+
B.Ksp[Fe(OH)2]=10-15.1
C.N点锌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Zn(NH3)4]2+
D.Zn(OH)2+4NH3[Zn(NH3)4]2++2OH- K=10-7.86
6 . 25°C时,向10mL0.05mol·L-1的MgCl2溶液中通入氨气,测得溶液中的p(OH-)与p(Mg2+)之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Kb(NH3·H2O)=1.8×10-5,p(X)=-lgc(X),忽略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为是
A.a点溶液满足:c(NH)>c(NH3·H2O)>c(Mg2+)>c(OH-)
B.b点溶液中无Mg(OH)2沉淀产生
C.c点溶液满足:2c(Mg2+)+c()>c(Cl-)
D.Ksp[Mg(OH)2]的数量级是10-12
7 . 含的废水常用作沉淀剂,原理为。一定温度下,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推理正确的是
A.该反应达到平衡时,
B.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后,变小
C.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后,变大
D.该反应平衡常数:
2022-10-13更新 | 44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NiSO4•6H2O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可由电镀废渣(除镍外,还含有铜、锌、铁等元素的化合物杂质)为原料获得。操作步骤如图:

已知:各离子开始沉淀及完全沉淀时的pH如表所示:
离子开始沉淀时的pH完全沉淀时的pH
Fe2+6.39.7
Fe3+2.23.2
Ni2+6.48.4
(1)向滤液Ⅰ中加入FeS固体是为了生成更难溶于水的硫化物沉淀而除去Cu2+、Zn2+等杂质,则除去Cu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当c(Cu2+)≤1.0×10-5mol•L-1时,可认为Cu2+已沉淀完全,此时溶液中S2-的浓度不小于___________。(已知:Ksp(CuS)=6.3×10-36)
(2)根据对滤液Ⅱ的操作作答:
①向滤液Ⅱ中加H2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调节滤液Ⅱ的pH,pH应控制在范围___________
③检验滤液Ⅲ中杂质金属离子是否除尽的试剂是___________
(3)滤液Ⅲ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iSO4,加Na2CO3过滤后得到NiCO3固体,再加适量稀硫酸溶解又生成NiSO4,这两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9 .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
向苯酚浊液中加入溶液,溶液变澄清酸性:苯酚
无水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氯乙烷与溶液共热后,滴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氯乙烷已发生水解
溶液中先滴入几滴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入 溶液,又出现黑色沉淀
A.B.C.D.
2022-08-2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10 .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的产量是衡量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B.用明矾代替二氧化氯处理生活污水,可提高杀菌消毒效果
C.牙膏中添加氟化物用于预防龋齿
D.锅炉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后用酸除去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