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6 道试题
1 . 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下正确的是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不能推断产生的气体只含
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2024-05-2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板桥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某化学小组探究硫酸铁铵的反应。
实验操作现象
向2mL溶液(pH=2.03)中逐滴加入溶液迅速产生大量红褐色沉淀和大量气泡;继续滴加,当气泡量明显减少时,试管口的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开始逐渐变蓝
向2mL溶液(pH=2.03)中逐滴加入溶液溶液立即变棕红(无丁达尔现象),继续滴加溶液至过量,溶液依然为棕红色,放置两天无明显变化
已知:(棕红)
(1)①实验Ⅰ中产生红褐色沉淀与气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由实验Ⅰ可得出与结合的能力:___________(填“>”、“<”、“=”)。
(2)资料显示,可以氧化。针对实验Ⅱ中的现象,小组同学又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现象
向2mL溶液(pH=1.78)中加入0.5mL溶液溶液立即变棕红色,约2小时后,棕红色变为黄色,检测到
向2mL溶液(pH=2.03)中加入0.5mL溶液溶液立即变棕红色,约5小时后,棕红色变为黄色,检测到
①实验Ⅲ中反应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结合化学反应原理解释实验Ⅱ、Ⅳ中现象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
(3)针对实验Ⅲ、Ⅳ的现象差异,小组同学提出猜想:pH影响了的氧化性或的还原性,并实施实验。
实验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现象

1.按如图搭好装置,接通电路,电压表读数为0.6V;
2.向a电极附近滴加3滴10%稀硫酸,电压表读数不变;
3.向石墨电极附近滴加3滴10%稀硫酸,电压表读数变为0.5V。
①a、b分别是___________
②结合电极反应解释步骤3中电压表示数减小的原因___________
③补充实验Ⅵ:向实验Ⅱ得到的棕红色液体中加入3滴10%稀硫酸,棕红色迅速变黄,检测到。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实验Ⅵ中氧化还原反应明显加快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实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与___________有关。
2024-05-22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化学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探究铜与硝酸反应时,发现在室温下,溶液A与铜片立即产生气泡,而相同条件下,稀硝酸(溶液B)遇铜片短时间内无明显变化,一段时间后才产生气泡。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展开了一系列研究。

(1)与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己知与浓反应后溶液呈绿色的原因是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所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变为蓝色的原因___________
(3)查阅资料:
①二氧化氮溶于水的过程产生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亚硝酸):无色,易溶于水:不稳定:弱酸,可由亚硝酸盐与强酸反应制得。
(4)分析溶液A与铜片立即产生气泡,而相同条件下,稀硝酸(溶液B)遇铜片短时间内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提出假设: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假设,其实验操作和现象是:向放有铜片的B溶液中___________
(5)催化剂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改变反应历程,先参加反应,后又生成,所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量和性质不发生改变。由此同学们推测与稀硝酸反应中起催化作用的过程如下:
i.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ii.
(6)同学们进一步查阅文献资料显示,工业生产硝酸时,会生成亚硝酸等物质。亚硝酸能分解为 (易分解为)等物质。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变化而采取必要的措施,可提高硝酸的产率,该措施是___________
2024-05-2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选考)试题
4 . 某小组同学探究三种价态()疏元素间的相互转化。可以选用的试剂有:①水溶液、②浓硫酸、③稀硫酸、④溶液、⑤溶液、⑥氯水(浅黄绿色)、⑦铜片、⑧稀盐酸、⑨溶液。
实验序号预期的价态转化选择的试剂
(填入试剂编号)
实验现象
1④⑥
2i___________ii___________
3①⑤出现浑浊
4④⑤无明显现象
5iii___________
(1)补全实验表格i ___________ ,ii ___________,iii ___________
(2)实验5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验证实验1中的转化,甲同学设计实验a: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先加过量稀盐酸,再加足量溶液,观察现象。
①实验a的目的是通过检验___________,证明转化得以实现。
②加稀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还需要补充实验b:取等量的溶液,向其中先加过量稀盐酸,再加足量溶液,观察现象。
③补充实验b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④综合实验a和b,实验1中转化得以实现的证据是___________
(4)丙同学分析实验3和实验4现象不同的原因,在实验4中又添加了一种试剂___________(填试剂编号),出现浑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024-05-2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选考)试题
5 . 将足量SO2通入AgNO3溶液中,产生沉淀。探究反应原理及沉淀成分,装置如下(加热,夹持等装置略)。
资料:i.Ag2SO4微溶于水;Ag2SO3难溶于水。
ii.Ag2SO4、Ag2SO3均溶于氨水。

(1)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探究沉淀成分。实验发现,沉淀的颜色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下:
时间反应开始时(t1)一段时间后(t2)较长时间后(t3)
颜色白色灰黑色灰黑色加深
推测白色沉淀(t1)可能为Ag2SO4、Ag2SO3或混合物。探究如下:

实验证实,白色沉淀(t1)中不含Ag2SO4,含Ag2SO3
①试剂a是___________
②产生白色沉淀Y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推测灰黑色沉淀(t2)含Ag。探究如下:
取灰黑色沉淀,加入氨水,部分沉淀溶解,过滤,洗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入浓HNO3,证实沉淀含Ag。现象是___________
(4)通过检测探究产生Ag的原因。
①实验:

(已排除O2的影响)

t2时,C中H2S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t1时,C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综上可知,化学反应的产物与反应速率有关。
2024-05-1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选考)期中测试化学试题
6 . 某中学趣味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想通过“被浓氧化”的实验,验证的还原性.
实验一:验证的还原性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实验现象

向盛有2mL 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浓硝酸,振荡。试管中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黄色。试管中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深棕色。

(1)红棕色气体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实验现象与预期不符,继续进行实验。
取深棕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溶液变为深棕色的原因
【资料与猜想】
查阅资料后猜想,可能是生成的或NO与溶液中的反应,而使溶液变为深棕色。
【实验与探究】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气密性已检验,尾气处理已略去)

ⅰ.关闭c,打开a和b,通入,一段时间后关闭a;
ⅱ.向甲中加入适量浓,一段时间后丙中溶液变为深棕色,丁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ⅲ.关闭b、打开c,更换丙、丁中的溶液(试剂不变);
ⅳ.继续向甲中加入浓,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了与ⅱ相同的实验现象。
(3)通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论:溶液的深棕色可能是因为          
A.与NO发生了反应B.发生了反应
C.与NO发生了反应D.发生了反应

【反思与改进】
实验三:验证的还原性
(7)该小组同学依据实验二的结论改进了实验一,观察到了预期现象,其实验操作是向盛有____________的试管中滴入几滴____________,振荡。
2024-05-09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直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学情监测化学试题
7 . 某小组同学利用以下实验装置研究的性质(经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1)①中的现象是________
(2)②中石蕊溶液变红,说明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③中产生淡黄色浑浊,体现了________(填字母)。
a.氧化性       b.还原性
(4)④中可选用________溶液吸收多余的,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024-05-08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回民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

(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C中圆底烧瓶收集氨气时,请你选择氨气的进气口______(填“a”或“b”)。
(2)若观察到装置C中的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烧瓶内液体变红的原因______
(3)干燥管B中装的试剂是______(填物质名称)。
(4)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______。(从A-D项中选择)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④D.①②
2024-05-07更新 | 2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选考)试题
9 . 将足量SO2通入AgNO3溶液中,产生沉淀。探究反应原理及沉淀成分,装置如下(加热、夹持等装置略)。
资料:ⅰ.Ag2SO4微溶于水;Ag2SO3难溶于水。
ⅱ.Ag2SO4、Ag2SO3均溶于氨水。

(1)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SO2,产物是___________
(2)探究沉淀成分。实验发现,沉淀的颜色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下:
时间反应开始时(t1)一段时间后(t2)较长时间后(t3)
颜色白色灰黑色灰黑色加深
推测白色沉淀(t1)可能为Ag2SO4、Ag2SO3或二者混合物。探究如下:

实验证实,白色沉淀(t1)中不含Ag2SO4,含Ag2SO3
①t1时,C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试剂a是___________
③产生白色沉淀Y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推测灰黑色沉淀(t2)含Ag。探究如下:
取灰黑色沉淀,加入氨水,部分沉淀溶解,过滤。向滤出的沉淀中加入浓HNO3,证实沉淀含Ag。现象是___________
(4)通过检测SO探究产生Ag的原因。

实验:(已排除O2的影响)

t2时,C中H2S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综上可知,化学反应的产物与反应速率和限度有关。
2024-05-0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陈经纶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诊断化学试卷
10 . 某小组同学探究硫代硫酸钠(Na2S2O3)溶液与某些常见金属离子的反应。
已知:i.(淡绿色)、(紫黑色)、(无色)
ii.在酸性溶液中转化为、S和SO2
iii.BaS4O6可溶于水、BaS2O3微溶于水。
(1)将S粉加入沸腾的Na2SO3溶液中可制得Na2S2O3,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研究 Na2S2O3与某些常见金属离子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X溶液现象
ICuCl2溶液溶液变为淡绿色,水浴加热至50℃以上,逐渐析出黑色沉淀
FeCl3溶液溶液变为紫黑色,片刻后溶液变为无色
AgNO3溶液逐滴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振荡后沉淀溶解,得无色溶液
①取I中的浊液,离心分离,经检验,沉淀是Cu2S和S的混合物,清液中存在
i.补全I中生成黑色沉淀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查阅资料可知,常温时,生成黑色沉淀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大,但仍需水浴加热至50℃以上才出现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
②Ⅱ中,被Fe3氧化的主要产物是,还有很少量的。取Ⅱ中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实验证实了此结论。

用H2O代替Ⅱ中的FeCl3溶液,重复上述实验, CS2溶解后几乎无固体剩余。
i.仅由溶液1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后得到沉淀2,不能说明Ⅱ中生成了,理由是___________
ii.补全实验方案证实上述结论:将沉淀1洗净,___________
③向Ⅲ的无色溶液中继续加入0.5mL 0.1mol·L1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g2S2O3。静置,得到黑色沉淀Ag2S,同时生成强酸。生成Ag2S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软硬酸碱原理认为,Ⅲ中, Ag为软酸,为软碱, S2-是比更软的碱,可解释与Ag反应的最终产物为Ag2S。由此推测,Ⅰ中, Cu和Cu2___________是更软的酸。
2024-05-02更新 | 59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统一测试(一模)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