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某小组同学探究溶液中的能否被金属钠还原,进行实验:
①在干燥试管中加入绿豆大小的金属钠,逐滴滴加溶液,产生无色气体,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浅绿色
②向溶液中持续通入,水浴加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③向溶液中加入固体,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浅绿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还可能观察到钠块浮在溶液表面,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B.实验②中的现象说明实验①中溶液变色的原因与产生的气体无关
C.实验③中的现象说明实验①中可能发生的反应:
D.上述实验能证明溶液中的可以被金属钠还原
2023-05-07更新 | 1684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基础知识竞赛化学试题
2 . Ⅰ.氨的制备
氨在化工生产领域有广泛应用,历史上曾有三位科学家在合成氨领域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实验室常用铵盐与强碱反应制取氨气,可选择装置___________(填“A”或“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制备干燥的时,发生、净化、收集和尾气处理装置的接口顺序为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填写小写字母)
(3)检验某溶液中存在的操作及现象为___________
(4)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可用消除污染,生成两种对环境无害的物质,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Ⅱ.某实验小组研究与溶液的反应,实验如下:
实验中所取镁粉质量均为,分别加入到选取的实验试剂中。
资料:a.溶液呈中性;b.Cl-对该反应几乎无影响。
实验实验试剂实验现象
1蒸馏水反应缓慢,有少量气泡产生(经检验为H2)
2溶液剧烈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和灰白色难溶固体
(5)甲同学认为实验2比实验1反应剧烈的原因是溶液中大,与Mg反应快。乙同学通过实验3证明甲同学的说法不合理。
实验实验装置现象
3   两试管反应剧烈程度相当
试剂X是___________
(6)为进一步探究实验2反应剧烈的原因,进行实验4:
实验实验试剂实验现象
4乙醇溶液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经检验为)
依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Mg能与反应生成,乙同学认为该方案不严谨,需要补充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
实验总结:通过上述实验,该小组同学得出Mg能与反应生成的结论。
2023-07-0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3 . 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Ce-MnOx催化空气氧化CO的效率。回答问题:
步骤Ⅰ 以浓硫酸与甲酸混合加热制备CO
在通风橱中制备CO的装置如下(加热及夹持装置省略,甲酸HCOOH容易挥发):

(1)装置A中盛放甲酸的仪器的名称为_____,反应中浓硫酸表现出脱水性,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从B、C、D中选择合适装置收集CO,接口的连接顺序为(填写接口的字母标号):_____
a→_____→_____→_____→_____→h
步骤Ⅱ 检验CO
(3)将CO通入银氨溶液中,有NH3·H2O和黑色沉淀(小颗粒的银单质)生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
步骤Ⅲ 探究Ce-MnOx催化空气氧化CO的效率
将一定量CO与空气混合,得到CO体积分数为1%的气体样品。使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省略),先通入N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然后调节管式炉温度至120℃,按一定流速通入气体样品。已知:I2O5是白色固体,易吸水潮解,可快速吸收CO:

(4)通入11.2 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的气体样品后,继续向装置内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最终测得U形管内生成了0.1016 g I2
①能证明CO被空气氧化的现象是_____
②CO被催化氧化的百分率为_____
③若未继续通入一段时间氮气,②的结果将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1分)。
④步骤Ⅲ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
2024-02-2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某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制备氯化铁并探究其性质。
   
已知:①易升华、遇水蒸气易潮解。
②实验室用铁氰化钾溶液检验,产生蓝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盛装浓盐酸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名称),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装置E中冰水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装置存在两处缺陷:一是制备产品的导气管太细,易堵塞;二是___________
(5)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后,继续完成实验。实验完毕后,取产品探究其性质:
实验操作现象
取少量固体溶于蒸缩水,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取少量固体溶于稀硫酸固体溶解,无气泡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不能确定产品中是否含有铁单质,理由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了确认产品中是否含有铁单质,取上述实验②所得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补充步骤和现象),则证明产品中含有铁单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84消毒液”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NaClO。实验小组制备消毒液,并利用其性质探索制备碘水的方法并测定相关反应的平衡常数。
资料:i.HClO的电离常数为Ka=4.7×10-8;H2CO3的电离常数为K1=4.3×10-7、K2=5.6×10-11
ii.碘的化合物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5I-+6H+=3I2+3H2O。
iii.碘单质能与I-反应:I2+I-(低浓度时显黄色,高浓度时为棕色)。
I制备消毒液(夹持装置略)

(1)制备NaClO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结合资料i,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II.利用消毒液的性质探究碘水的制备方法
将某品牌“84消毒液”稀释10倍,各取100mL于三个烧杯中,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制备碘水:
方案操作现象反应后加淀粉溶液
1烧杯1溶液中加入9gKI固体|溶液为橙黄色……
2烧杯2溶液中加入9gKI固体,再加入1mol/L盐酸10mL溶液颜色快速加深,呈紫红色变蓝
3烧杯3溶液中加入少量KI固体(小于0.5g)振荡后溶液保持无色不变蓝
(3)针对烧杯3“滴加淀粉溶液不变蓝”的原因,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1:过量的NaClO将反应生成的I2氧化为
设计实验a证实了假设1成立。NaClO氧化I2生成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假设2:生成的I2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存在。
设计实验b证实了假设2成立,实验b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
(4)某小组检验烧杯3所得溶液中含:取烧杯3所得无色溶液少许,加入稀硫酸酸化的KI溶液,反应后再滴加淀粉溶液,发现溶液变蓝。该实验方案能否证明烧杯3所得溶液中存在,说明理由___________
(5)预测烧杯1反应后加淀粉溶液的实验现象,结合方程式说明预测依据___________
6 . 实验室利用SO2合成硫酰氯(SO2Cl2),并对H2SO3和HClO的酸性强弱进行探究。
Ⅰ.已知SO2Cl2的熔点为-54.1℃,沸点为69.1℃,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发生剧烈反应,并产生大量白雾,100℃以上分解生成SO2和Cl2.实验室合成SO2Cl2的原理:SO2(g)+Cl2(g)SO2Cl2(l)   ΔH<0,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装置A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
(2) 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 在冰水浴中制备SO2Cl2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 为了测定SO2Cl2产品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称取a g SO2Cl2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反应。用c mol·L-1 AgNO3溶液滴定反应后的溶液,滴几滴K2CrO4溶液做指示剂,当生成Ag2CrO4砖红色沉淀时,认为溶液中Cl-沉淀完全,此时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为V mL。
①用棕色滴定管盛装AgNO3溶液,其原因是___________
②该SO2Cl2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
Ⅱ.(5)选用下面的装置探究酸性:H2SO3>HClO,其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能证明H2SO3的酸性强于HClO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2021-03-04更新 | 78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7 . 某小组研究FeCl3与Na2S的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 a实验 b实验 c
FeCl3体积5 mL10 mL30 mL
实验现象产生黑色浑浊,混合液pH=11.7黑色浑浊度增大,混合液 pH=6.8黑色浑浊比实验b明显减少,观察到大量黄色浑浊物,混合液 pH=3.7
I.探究黑色沉淀的成分
查阅资料:Fe2S3(黑色)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FeS(黑色)在空气中易变质为Fe(OH)3
设计实验:分别取实验a、b、c中沉淀放置于空气中12小时,a中沉淀无明显变化。b、c 中黑色沉淀部分变为红褐色。
(1)①同学甲认为实验a 中黑色沉淀为Fe2S3,实验b、c的黑色沉淀物中既有Fe2S3又有FeS,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
②同学乙认为实验b的黑色沉淀物中有FeS,则一定混有S,理由是_____
③设计实验检验b的黑色沉淀物中混有硫。
已知:硫在酒精溶液中的溶解度随乙醇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

实验证明了b中黑色沉淀混有S,试剂a是_____,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
II.探究实验a中Fe3+与S2-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因经查阅资料,可能的原因有两种:
原因1:pH影响了Fe3+与S2-的性质,二者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原因2:沉淀反应先于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导致反应物浓度下降,二者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设计实验:电极材料为石墨

(2)①试剂X和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②甲认为若右侧溶液变浑浊,说明Fe3+与S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_____
③乙进一步实验证明该装置中Fe3+与S2-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
④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III.探究实验c随着FeCl3溶液的增加,黑色沉淀溶解的原因
实验 1实验 2

固体溶解,闻到微量臭鸡蛋气味,溶液出现淡黄色浑浊。
(3)①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1中的现象___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
②结合化学平衡等反应原理及规律解释实验2中现象相同与不同的原因_____
8 . 下图所示为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乙醇氧化的实验装置并验证其产物(图中加热仪器、铁架台、铁夹等均未画出)。

图中:A为无水乙醇(沸点为78℃),B为绕成螺旋状的细铜丝,C为无水CuSO4粉末,D为碱石灰,F为新制的碱性Cu(OH)2悬浊液。
(1)E处是一种纯净物,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为使A中乙醇平稳汽化成乙醇蒸气,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D处使用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
(3)能证明乙醇反应后产物的实验现象是____。写出F处对应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本实验中若不加热E处,其他操作不变,则发现C处无明显变化,而F处现象与(3)相同。推断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9 . 查阅资料得知N2O5是硝酸的酸酐,常温呈无色柱状结晶体,微溶于冷水,可溶于热水生成硝酸,熔点32.5℃,受热易分解,很容易潮解,有毒。在通风橱中进行模拟实验制取N2O5的装置图如图:

注:虚线框内为该组同学自制特殊仪器,硝酸银放置在b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前,需要打开a处活塞并鼓入空气,目的是_______
(2)实验时,装置C应保持在35℃,可用的方法是_______
(3)能证明实验成功制得N2O5的现象是_______
(4)装置D中的试剂是浓硫酸,作用是_______
(5)装置E烧杯中的试剂为_______
2020-12-2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2次月考化学试题
10 . 某学习小组欲用下列装置探究乙烯还原氧化铜。

已知:i.乙醇在170℃、浓硫酸的作用下能产生乙烯,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
ii.加热条件下,少量乙醇被浓硫酸碳化。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制备乙烯时应选用装置___________(填“A”或“B”);反应开始后,仪器X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
(3)实验时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___________→尾气处理(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其中NaOH溶液的作用为___________
(4)实验时,装置F应___________(填“先加热”或“后加热”),原因为___________
(5)能证明乙烯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2021-01-27更新 | 84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