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草酸铵,化学式为(NH4)2C2O4,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不稳定,受热可分解,溶液中的钙、镁等离子可以与草酸铵生成沉淀而除去。

Ⅰ.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检验草酸铵的分解产物,现象为B、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中固体变红。

(1)浸有酚酞溶液的滤纸变红,其作用是___
(2)D装置的作用是___
(3)尾气处理的方法是___
(4)草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Ⅱ.用草酸铵样品测定硬水中Ca2+和Mg2+的浓度
(5)某化学小组用0.0100mol/L的草酸铵滴定某硬水样品以测定Ca2+和Mg2+的含量。取三份25.00mL的硬水样品分别滴定,平均消耗10.60mL草酸铵溶液,则硬水中Ca2+和Mg2+的总浓度约为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6)草酸铵标准液应放在_____滴定管中,若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平视读数,则所测定的Ca2+和Mg2+浓度将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 . 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硫酸。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一定量的铁钉(铁碳合金)与浓硫酸加热时,观察到铁钉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体。实验室现有下列试剂: 0.01 mol/L 酸性KMnO4溶液、0.10 mol/L KI溶液、新制氯水、淀粉溶液、蒸馏水。请你协助他们探究所得溶液和气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
Ⅰ.所得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可能含有Fe2和Fe3中的一种或两种;
Ⅱ.所得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____气体。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 论
验证猜想Ⅰ
步骤①:取少量0.01 mol/L 酸性KMnO4溶液,滴入所得溶液中___________含有Fe2+
步骤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有Fe3
验证猜想Ⅱ将所得气体通入如下装置___________含有两种或以上气体


【问题讨论】
(1)有同学提出:若另外选用KSCN溶液,则仅利用KSCN和新制氯水两种溶液即可完成猜想Ⅰ的所有探究,试问是否可行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2)有同学提出:试管中气体可能是H2和Q气体,为此重新设计了实验装置如下图(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①认为含有Q的理由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为确认Q的存在,则M中盛放的试剂为 ___________,并将装置M添加于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
③装置图中D、E、F组合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021-05-12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实验室常用的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如图A、B、C所示:

(1)实验室可用C装置制取SO2,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
(2)SO2和CO2的混合气体可通过下列装置依次检验,其中证明CO2存在的现象是____

(3)若用A装置与D装置相连制取收集X气体,则X可能是____
①CO2 ②NO             ③Cl2 ④H2
(4)实验室若选用装置B制取氨气,反应方程式__;指出用D收集纯净的氨气错误之处___
(5)实验室可用铁和稀硝酸制取NO,发生装置选用______,要检验反应后的滤液中是否存在Fe2+的方法是____
2021-05-0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
4 . 在实验室里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中①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管里盛有15mL 30%KOH溶液,并置于水浴中;③的试管里盛有15mL 8%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④的试管里加有几滴紫色石蕊试液;⑤为尾气吸收装置。
(1)制取氯气时,在______(填仪器名称)里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通过分液漏斗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浓盐酸。实验时为了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可在①与②之间安装盛有________的洗气瓶。
A.碱石灰             B.饱和食盐水             C.浓硫酸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2)比较制取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条件,两者的差别是_____
(3)①中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③中制取次氯酸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4)实验中可观察到④的试管里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如下变化,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现象原因
溶液最初从紫色逐渐变为____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使石蕊变色
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________
然后溶液从无色逐渐变为___________
(5)⑤为尾气处理装置,可选用的试剂_____________
A.饱和食盐水                    B. Na2S                    C.高锰酸钾                    D. Ca(OH)2
2021-02-01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强基班)化学试题
5 . 乙二酸(化学式 H2C2O4)又名草酸是二元弱酸,具有强还原性,不稳定性,在189.5℃或遇浓硫酸会分解生成CO、CO2和H2O;草酸在150—160℃升华。草酸盐溶解性与碳酸盐类似。
Ⅰ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完成对草酸部分分解产物的检验

(1)分解草酸应选图1中_______(填序号)
(2)证明产物中含有CO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
(3)若没有装置A,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____(填“能”或“不能”,填“能”下空不回答)说明草酸分解产物中含有CO2,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4)气囊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
Ⅱ草酸浓度的标定可以用标准KMnO4滴定。
(5)标准KMnO4溶液应盛装在_______滴定管。
(6)滴定终点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滴定完仰视读数,使标定的草酸浓度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8)写出滴定时反应的离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某学生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浓硫酸和蔗糖反应的实验。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加入浓硫酸,充分反应后烧瓶内出现黑色膨化固体
B.品红溶液红色褪去,证明有SO2气体生成
C.检验A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应将E接在A和B之间
D.D中溶液变浑浊,即可证明反应产生了CO2
2020-06-24更新 | 567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利用“价类二维图”研究物质的性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下是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二维图的部分信息。

(1)X、Y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只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____(写化学式)。
(3)可以证明FeCl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4)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亚铁盐的性质。

实验方案

现象

1.0mL0.1mol/LFeSO4溶液中滴入1.0mL0.5mol/L
NaOH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3min后沉淀基本变为红褐色
1.0mL0.1mol/LFeSO4溶液中滴入1.0mL0.5mol/L
NaHCO3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3min后沉淀颜色几乎不变
实验I中最后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实验II所得白色沉淀展开研究:(已知Fe(HCO3)2常温常压下在水中不能大量存在)
i.取II中少量白色沉淀,充分洗涤,向其中加入稀硫酸,沉淀完全溶解,产生无色气泡;
ii.向i所得溶液中滴入KSCN试剂,溶液几乎不变红;
iii.向ii溶液中再滴入少量H2O2,溶液立即变为红色。
根据以上现象,实验II中生成的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③研究过程中发现实验II中白色沉淀在空气中久置最终也变为红褐色。则该沉淀比实验I中所得的Fe(OH)2的还原性_________(填“强”或“弱”)。
2020-03-03更新 | 190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强基班)化学试题
8 . 控制变量是科学研究重要方法。由下列实验现象一定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ABCD
装置图
现象右边试管产生气泡较快左边棉球变棕黄色,右边棉球变蓝色B中产生白色沉淀,C中溶液颜色褪去试管中液体变浑浊
结论催化活性:Fe3+>Cu2+氧化性:Br2>I2硫酸亚铁铵分解的产物中除NH3外还含有SO3和SO2非金属性:C>Si

A.AB.BC.CD.D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某小组利用下面的装置进行实验,②、③中溶液均足量,操作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操作现象
向盛有Na2S溶液的①中持续通入CO2至过量②中产生黑色沉淀,溶液的pH降低;
③中产生白色浑浊,该浑浊遇酸冒气泡
向盛有NaHCO3溶液的①中持续通入H2S气体至过量现象同实验Ⅰ
资料:CaS遇水完全水解
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③中白色浑浊是CaCO3
B.②中溶液pH降低的原因是:H2S+Cu2+ == CuS↓+2H+
C.实验Ⅰ①中发生的反应是:CO2+H2O+ S2−== CO32−+ H2S
D.由实验Ⅰ和Ⅱ不能比较H2CO3和H2S酸性的强弱
2020-02-21更新 | 281次组卷 | 13卷引用:四川省遂宁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2020高三·浙江·学业考试
10 .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装置(棉花球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并完成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处的温度高于处的温度
B.加热一段时间后,棉花球处变蓝色
C.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开烧杯A、B
D.烧杯A中没有出现浑浊,烧杯B中出现浑浊,说明热稳定性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