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甲同学通过查询资料知道,一定浓度的硝酸与镁反应时,可得到二氧化氮、一氧化氮、氮气三种气体。该同学用下列仪器组装装置来直接验证有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生成并制取氮化镁 (假设实验中每步转化均是完全的) 。查阅文献得知:
①二氧化氮沸点为21.1   ℃、熔点为-11 ℃,一氧化氮沸点为-151 ℃、熔点为-164 ℃;
②镁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③氮化镁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

(1)实验中先打开开关K,通过导管向装置内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以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停止通入二氧化碳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实现上述实验目的,所选用的仪器的正确连接方式是A→____________→E,确定还原产物中有二氧化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要多次使用装置F,第二次使用F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发现在D中产生预期现象的同时,C中溶液颜色慢慢褪去,试写出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同学在A中开始反应时,马上点燃B处的酒精灯,实验结束后通过测试发现B处的产品纯度不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设计一种实验方案,验证镁与硝酸反应时确实有氮气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比较的热稳定性验证浓硫酸的脱水性、强氧化性的漂白性、还原性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用氢氧化钠标准液测定盐酸的浓度
A.AB.BC.CD.D
3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请你参与“研究铁与水蒸气反应所得固体物质的成分、性质及再利用”实验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夹持仪器略)。

(1)硬质玻璃管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探究二: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确定反应后硬质玻璃管 B 中黑色固体的成分。(已知酸性 KMnO4 溶液能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气)
(2)待硬质玻璃管 B 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继续进行如图实验

①试剂 A 是___________,试剂 B 是___________,现象 2 为___________
②若现象1 中溶液未变红色,请从硬质玻璃管B 中固体物质的成分分析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
(3)将铜片放入 0.1mol•L-1FeCl3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铜片,溶液中 c (Fe3+):c(Fe2+)=2:3,则 Cu2+与 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021-04-10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台江县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某小组设计如图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以探究潮湿的Cl2与Na2CO3反应得到固体物质的成分。

(1)试剂X的化学式________。A中制取Cl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剂Y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3)通入一定量潮湿的Cl2反应后,经检测,D中只有Cl2O一种气体,C中除含一种氯盐外,同时含有NaHCO3等,某同学对C中所得固体残渣的成分进行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存在两种成分: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2:存在三种成分: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_______
限选实验试剂和仪器:蒸馏水、稀硝酸、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AgNO3溶液、试管、小烧杯。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C中的少量固体样品
于试管中,滴加足量蒸馏水至
固体溶解然后将所得溶液分
别置于A、B试管中




步骤2:向A试管中滴加BaCl2
溶液
————
————
步骤3:           ————
————
(4)已知Cl2O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则D中Cl2O进入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检验钠与水反应的产物,设计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省略)。首先在U形管内加入少量煤油和几粒钠块,再从U形管高端加入水(含有酚酞),赶出空气,一段时间后加热铜丝。
   
根据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钠的变化现象________
(2)U形管中溶液的颜色_____,说明有__________生成。
(3)铜丝的变化现象____________,说明有________生成;若去掉后面的装置,简述检验气体的方法____
(4)若a g钠与b mL水完全反应,则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2019-08-31更新 | 528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黎平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6 . 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以下问题。已知:①KMnO4常温下与浓盐酸反应可制得Cl2。②H2SiO3不溶于水。

(1)利用如图装置可以验证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图中A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现有药品Na2S、KMnO4、浓盐酸、MnO2,请选择合适药品设计实验验证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硫: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用此装置证明酸性:HNO3>H2CO3>H2SiO3,进而证明非金属性:N>C>Si,从以下所给物质中选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所用到的物质:①稀HNO3 ②稀盐酸 ③碳酸钙 ④Na2SiO3溶液 ⑤SiO2。试剂A与C分别为________(填序号);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有同学认为此实验不能说明N、C、Si的非金属性强弱,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二氧化硫是硫的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探究SO2气体还原Fe3+、I2,可以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由铜和浓硫酸制取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若要从A中的FeCl3溶液中提取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在过滤操作中有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填编号)。
A酒精灯     B烧瓶       C漏斗     D烧杯       E玻璃棒   F坩埚
(3)根据以上现象,该小组同学认为SO2与FeCl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①写出SO2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有Fe2+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中蓝色溶液褪色,表明I-的还原性比SO2__________(填“强”或“弱”)。
(5)若C中所得溶液只有一种溶质且pH>7,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_________
(6)工业上通过煅烧黄铁矿产生SO2来进一步得到硫酸,已知煅烧1g FeS2产生7.1kJ热量,写出煅烧FeS2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8 . 某学习小组对人教版教材实验“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g蔗糖(C12H22O11),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质量分数为98%浓硫酸,迅速搅拌”进行如下探究;
(1)观察现象:蔗糖先变黄,再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黑色物质,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按压此黑色物质时,感觉较硬,放在水中呈漂浮状态,同学们由上述现象推测出下列结论:
①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③浓硫酸具有脱水性④浓硫酸具有酸性 ⑤黑色物质具有强吸附性
其中依据不充分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为了验证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态产物,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装置: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的A中最好选用下列装置_________(填编号);

②图1的 B装置所装试剂是_________;D装置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E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
③图1的A装置中使蔗糖先变黑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后体积膨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④某学生按图进行实验时,发现D瓶品红不褪色,E装置中有气体逸出,F装置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推测F装置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_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2018-06-29更新 | 547次组卷 | 30卷引用:贵州省麻江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