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是最常见的硫的氧化物,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并检验其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Ⅰ中浓硫酸体现强氧化性
B.装置Ⅱ无明显变化,实验结束后向其中通入空气,也无明显变化
C.装置Ⅲ中现象证明具有漂白性,装置Ⅳ中现象证明具有氧化性
D.装置V中使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2024-06-08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试题-化学试卷
2 . 具有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某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做相关验证和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如图1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验证具有氧化性。

①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
②装置甲试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说明具有氧化性的现象为___________
(2)该同学设计如图2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制备(难溶解于水中)。

①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三颈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该实验体现了的性质是___________
(4)实验表明,将纯净的缓缓地通入到溶液中,得到沉淀。为了探究该反应中的氧化剂,该同学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Ⅰ:溶液中的
假设Ⅱ: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①验证假设Ⅰ(配制溶液前已将蒸馏水煮沸并密封冷却)。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溶液中缓慢通入纯净的气体
假设I成立
实验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气体
实验i现象为___________,实验ii的现象为___________
②验证假设Ⅱ。请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目的
实验iii同实验步骤同实验的相关现象作对照实验
实验iv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iv的步骤为___________,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
2024-02-23更新 | 668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第六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高中化学
3 . 某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关于银镜反应的实验探究。
Ⅰ.探究银镜反应中的作用
已知:①银镜沉淀速率过快可影响其结构和形貌,从而影响其光泽;
开始沉淀时不稳定,易不可逆分解为黑色
③在实验Ⅰ、Ⅱ、Ⅲ中的溶液可视作中性溶液。

(1)的氧化性会随浓度增加而上升,对比实验Ⅰ和Ⅱ,实验小组提出两个猜想:
<猜想1>的氧化性随溶液的增大而增大
<猜想2>_______
(2)该实验小组为进一步探究而设计实验Ⅲ,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最终得到结论:“猜想1不合理,猜想2合理”。简述实验Ⅲ的实验过程:_______

(3)该实验小组又进行了实验Ⅳ,控制实验Ⅱ和实验Ⅳ中溶液相同,对比实验Ⅱ和实验Ⅳ,实验现象出现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
Ⅱ.该小组在一次制银镜时误将无标签的溶液当成稀氨水,使得转化为淡黄色沉淀。查阅资料知只有极浓的氨水可以将溶解,而实验室并无浓氨水,故不能利用制备银氨溶液。实验小组决定采用肼还原制银镜,实验报告如下。
请将实验报告的空缺部分填充完整。
实验目的采用肼还原制得银镜并以此深入探究银镜反应中的作用
实验原理①肼具有强还原性,易吸潮、易被氧化、易与等酸性气体反应,常压下可与水形成共沸物(其中肼含量约69%);

实验药品悬浊液、溶液(加碱化,)、催化剂、焦性没食子酸(别名连苯三酚)溶液(加碱化,)、尿素、油、盐酸。
实验仪器制备肼的全套装置[具体仪器见装置图,需注意的几点:a.实验最好使用洗气瓶,但因实验室没有洗气瓶,故用_______(填“广口瓶”或“细口瓶”)接导管替代;b.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减压蒸馏装置(具体仪器略)、试管、胶头滴管等。
实验操作①依图组装仪器并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
②用油浴加热,向三预烧瓶缓缓鼓入空气,同时缓缓将恒压滴液漏斗内药品滴入三颈烧瓶,加热约后停止加热;
③将三预烧瓶内的液体进行减压蒸馏,得到氨肼混合溶液,将其滴加入悬浊液中。

实验结果实验制得了银单质,但其并未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而是松散的银粉。
实验反思①焦性没食子酸溶液(加碱化)的作用是_______,加热过程中持续缓慢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
②为深入研究为何该反应没有生成银镜,我们又做了如下实验:

综合做过的上述关于银镜反应的探究实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024-02-19更新 | 41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新高考调研卷化学试题
4 . 本实验将氨的制备与性质探究及尾气处理综合在一起进行一体化创新设计,实验使用氢氧化钠固体与浓氨水在常温下反应快速制备少量氨,省时高效。

I.氨气的制备
(1)图中装置用到的玻璃实验仪器有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具支试管             b.干燥管             c.试管架             d.烧瓶             e.烧杯             f.铁架台             g.橡胶塞
(2)①本实验改进了氨极易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运用自制紫甘蓝溶液替代常规的水加无色酚酞溶液,使喷泉的颜色由_______________色变得绚丽多彩。
表1紫甘蓝指示剂变色范围
pH12~34~67~9101112~14
紫甘蓝溶液颜色变化深红紫红浅紫绿
②本实验将氨的尾气吸收试剂(常规的吸收试剂为水或稀硫酸)改为水与无水乙醇以体积比1:1混合而成的乙醇溶液,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及现象分析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打开开关__________________(填“1”或“2”,下同),关闭开关__________________,使整个装置密闭。记录小注射器活塞的初始位置,缓慢向下拉大注射器活塞一段距离,松开大注射器活塞,观察,若大、小注射器活塞均回到原来的位置,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装入试剂,准备实验。本实验增设了氨与氯气的反应实验,增设实验中另选装置用高锰酸钾固体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快速制备氯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氨气的还原性
已知:Cu2O为红色固体,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
(4)用装置A制备氨气,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实验开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N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5)反应结束后装置C中的氧化铜完全反应生成红色固体,为了探究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5.6g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搅拌、静置、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固体9.6g。则红色固体的成分及其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
2024-05-19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考试(四)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Ⅰ.对甲苯磺酸是一种白色晶体,熔点107℃,易溶于醇、醚和水,是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

实验室利用磺化反应制备对甲苯磺酸(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中有分水器,其作用是使回流的水蒸气冷凝进入分水器,有机溶剂进入烧瓶,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当分水器中的水量不再增加时,停止加热
B.分水器可将反应体系中的甲苯移除
C.烧瓶中不需要添加沸石
D.冷凝水从x口进入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Ⅱ.根据对甲苯磺酸的结构,有同学推测对甲苯磺酸的性质和硫酸相似,进行了如下探究:
(3)对甲苯磺酸可能是强酸,电离方程式:,设计简单实验证明猜想。___________
(4)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蔗糖迅速变黑。上述实验现象说明对甲苯磺酸具有___________

A.吸水性                    B.脱水性                    C.强酸性
(5)向吸收液中滴加一定量___________溶液,仍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说明对甲苯磺酸不具有强氧化性。
A.Ba(OH)2                    B.NaCl                           C.CaCl2
Ⅲ.对甲苯磺酸可做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合成丙酸乙酯。
将0.2 mol丙酸(M=74 g∙mol−1)、1 g对甲苯磺酸和0.24 mol乙醇(M=46 g∙mol−1)加入三口瓶中,加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过滤,分别经水、碳酸钠溶液、饱和食盐水洗涤,干燥后进行蒸馏,蒸出17.4 g馏分。
(6)计算该反应的产率____。(产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7)请评价用对甲苯磺酸代替浓硫酸做酯化反应催化剂的优点___________
2024-05-02更新 | 249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6 . 硫脲是一种杀菌剂。某小组设计实验制备硫脲并探究其性质。
实验(一):制备硫脲。装置如图1所示(加热装置已省略)。
已知:①
②25℃时硫脲溶解度为14.2 g/100 g水;
③实验室常用FeS与稀H2SO4在常温下制H2S。

(1)盛放石灰乳的仪器的名称是______,B的加热方式宜选择______(填标号)。
a.直接用酒精灯加热
b.油浴加热(100~250℃)
c.热水浴加热
(2)当C装置中出现______(填实验现象)时表明B中生成了
(3)实验发现,硫脲产率与投料比{}的关系如图2所示。

最佳投料比为______
实验(二):探究硫脲的性质。
资料显示:①150℃时转化成NH4SCN。
②酸性KMnO4溶液和硫脲反应,还原产物为,氧化产物为N2
(4)取少量溶于水,加热至150℃,一段时间后再冷却至室温时,滴加______,可检验是否有生成。
(5)取少量溶于NaOH溶液,加入CuSO4溶液,过滤、洗涤,得到黑色固体,由此推知,在碱性条件下会生成______(填离子符号)。
(6)甲同学取少量溶于水,滴加几滴酸性KMnO4溶液,振荡,溶液褪色;再滴加BaCl2和盐酸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①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生成了,理由是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设计如图3装置验证氧化产物中含有

关闭K,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一段时间后,左烧杯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铂电极上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经检验石墨电极附近还有N2和CO2生成,每生成1 mol N2,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
2024-05-0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浐灞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理科综合模拟试卷-高中化学
7 . 可用于食品工业、农业、染料业等,以下进行其性质的探究。
(1)的制备
实验室可用固体和75%硫酸制备,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的收集
为收集纯净的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则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_→e。

(3)的性质探究
ⅰ)探究与水的反应。将注射器中的水注入三颈烧瓶中,测得压强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计算0~50s烧瓶内的变化速率__________
②ab段变化及溶液的pH减小,表明与水发生反应,其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产物不稳定,可通过以下实验证明,请补充操作填在表格横线中。

操作

100s内压强变化/kPa

待烧瓶中压强稳定后,将其置于热水浴中,重新测定压强变化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该反应产物不稳定。
ⅱ)探究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因
操作1:将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③猜想:能使品红褪色的含硫微粒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品红是一种棕红色晶体状有机染料,微溶于水,溶于乙醇和酸,溶液呈红色。
④实验设计:小组结合以上信息,设计如下实验证明使品红褪色的微粒不是请完成表格。

操作2

现象

_______________

不褪色

8 . 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某实验小组利用氯气氧化制备并对其性质进行探究。
的制备】
(1)用下图装置制备(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的性质探究】
资料:i.在强酸性条件下被还原为,在近中性条件下被还原成
ii.单质硫可溶于溶液,溶液呈淡黄色。
某小组研究溶液与溶液反应,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序号实验过程实验现象

紫色变浅(),生成棕褐色沉淀()

溶液呈淡黄色(),生成浅粉色沉淀(MnS)

(3)①甲同学取实验Ⅰ中少量溶液进行实验,检测有,得出被氧化成的结论,乙同学否定了该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
②同学讨论后,设计了如下实验,证实该条件下的确可以将氧化成

a.右侧烧杯中的溶液是___________
b.连通后电流计指针偏转,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
(4)实验I的现象与资料i不相符,其原因是新生成的产物()与过量的反应物()发生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实验II的现象与资料也不完全相符,丙同学猜想原因与(4)中所述原因相似,其原因是___________,请设计验证此猜想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
(6)反思:反应物相同而现象不同,表明物质变化不仅与其自身的性质有关,还与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2024-05-02更新 | 36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4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9 . 某小组在实验室用NaClO溶液和NH3反应制备肼(N2H4),并进行相关性质探究实验。
Ⅰ.实验室制备N2H4

(1)装置中缺少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
(2)装置长颈漏斗的作用___________
(3)制备N2H4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Ⅱ.测定产品中水合肼(N2H4·H2O)的含量
(4)称取产品6.0g,加入适量NaHCO3固体(调节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加水配成250mL溶液,移取25.00mL置于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淀粉溶液,用0.3000mol/L的碘标准溶液滴定(已知:N2H4·H2O+2I2=N2↑+4HI+H2O)。
①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②重复上述滴定实验2~3次,测得消耗碘标准溶液的平均值为20.00mL,产品中水合肼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Ⅲ.探究肼的化学性质。将制得的肼分离提纯后,进行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AgOH在溶液中不稳定,易分解生成黑色的Ag2O,Ag2O可溶于氨水。
【提出假设】黑色固体可能是Ag、Ag2O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验证】
(5)设计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操作现象结论
ⅰ.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①___________,振荡。黑色固体部分溶解黑色固体有Ag2O
ⅱ.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振荡。___________黑色固体是Ag和Ag2O
③综合上述实验,肼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
(6)N2H4是一种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与NH3相似,写出肼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2024-06-12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丰顺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四)化学试题
10 . 无水(178℃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实验室可用Al和氯气通过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剂瓶B、C、F中分别盛饱和溶液、浓硫酸、浓硫酸
B.反应开始时,应先点燃A处酒精灯,待观察到装置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再点燃D处酒精灯
C.若D中生成的凝华堵塞导管,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长颈漏斗中液面下降
D.装置F和G可用装有无水的干燥管替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