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1 道试题
1 . 我国考古工作者迄今为止已在全国各地发掘出汉代冶铁遗址三十余处,有的规模宏大,面积有十余万平方米,江南地区却并未发现一处。据相关资料记载,直到西晋咸宁年间,南方的大部分地区依然是“人无牛犊”。这可用于佐证,在汉代至西晋时期(     
A.江南农耕经济较为落后B.重农抑商政策得到执行
C.国家分裂阻碍南北交往D.犁耕技术长期停滞不前
2 . 北魏拓跋珪即位后,采纳汉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拓跋玮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他们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认同中原文化B.巩固政治统治C.促进民族交融D.推动经济发展
3 . 东晋时期,许多世家大族会在家门的两侧,分别竖立名为“阀”和“阅”的柱子,专门用来悬挂朝廷授予的表彰,这在当时形成了一股风气。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平民重视家族荣誉B.门阀士族政治影响力较大
C.建筑技术蓬勃发展D.形成继承传统的统治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北魏迁都后,洛阳的御道两边有接待外族使节的四夷馆,路的东边有四馆,名为金陵、燕然、扶桑、崦嵫,路的西边有四里,名为归正、归德、慕化、慕义。北魏史官撰史时凡涉西晋,皆书庙号,凡书东晋,皆称“僭晋”。这可用于说明,北魏(     
A.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B.延续了华夏正统思想观念
C.重视对外经济文化交流D.经济文化发展领先于南方
2022-11-08更新 | 430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魏晋至隋唐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的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孝文帝及其改革,历来为史学家所关注。《魏书》载“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学者蔡美彪研究得出“自北魏建国至孝文帝执政前近100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80余次”。历史学家朱大渭认为“孝文帝改革是西晋末年以来将近200年间北方民族关系大变动的一个历史总结。它以政权的力量,采取行政措施和法律形式,促使内迁的数以万计的鲜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同汉族更快地融合起来。”

——摘编自《魏书·高祖纪》、蔡美彪《中华史纲》《朱大渭说魏晋南北朝》

材料二   隋唐与魏晋南北朝时民族交融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不同于“自古贱夷狄、贵中华”的理念,在统一政权下内地汉族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政令、措施,逐渐同化、融合周边各族,或周边各族与邻近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自然融合。

——摘编自周伟洲《试论隋唐时期西北民族融合的趋势和特点》


(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特征和孝文帝促使胡汉“更快”融合的原因。结合所学,简述该时期北方民族关系大变动给中国南方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统治者奉行的民族理念。结合所学,分别列举其对周边各部族采取的措施及其产生的整体效果。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部分)历史学家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人物

评价

(清)赵翼

“盖徒欲兴文治以比于古帝王,不知武事已渐弛也”,认为孝文帝一味学习汉族制度礼仪,以文治国,丢弃了鲜卑族的长处——勇武质朴,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国势由盛而衰。

吕思勉

鲜卑无法永远凭借武力和汉族相持,以塞外游牧的民族侵入中国,其结果和汉族同化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

钱穆

凡历史上有一番改进,往往有一度反动,不能因反动而归咎改进之本身;然亦须在改进中能善处反动方妙。魏孝文卒后,鲜卑并不能继续改进,并急速腐化,岂得以将来之反动,追难孝文!

白寿彝

北魏孝文帝继位后,全盘推行汉化。通过汲取汉族的先进文化,学习封建的统治思想及理论,北魏建立了有效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制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面两图是来自甘肃河西走廊上的魏晋墓室壁画,它们反映出魏晋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南北对峙B.民族交融C.经济发展D.社会安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结合所学可知促使洛阳变化的主要原因(   
A.改穿汉族服饰推进服饰华美B.迁都洛阳加速了汉化改革
C.统一说汉语顺应民族交流交融D.鼓励与汉士族通婚缓减民族矛盾
2022-11-06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关某一时期政权的形势图,按政权更迭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图所示是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三国时期的“魏归义氐侯”金印和西晋时期的“晋归义氐王”金印、“晋归义”文。文物用于说明魏晋时期(     
A.周边少数民族内迁B.南北政权长期分立
C.隶书成为官方字体D.民族关系较为融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