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的“中国”多为“中央之国”之意,乃天下的“中心”。“中国”的周边则居住着“四夷”或“四裔”,是王朝的边缘。“中国”与“四裔”共同组成了王朝。清顺治、康熙两朝将自己定位为入主中国,他们是赶走“闯贼”,取代明朝成为中国的统治者。雍正帝则对在传统大一统观下如何构建满洲与中国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辨析,并将清统治者“入主中国”的理念向“我本中国”的理念转变推进了一大步。综观雍正皇帝对于满洲与中国关系的理论体系主要基于三大方面:一是“华夷一家”、“我本中国”;二是“清朝即中国”;三是有德者君天下,“夷”也可以统“华”。

——摘编自武沐、杨博皓《明清两朝中国观对比研究》

材料二:明清两代中央政府在土司地区行政管理上的做法是,在西南边疆重要地区设置与内地相同的郡县,并任命流官,形成土官与流官联合治理西南边疆地区的态势。“在西藏东部地区与川西藏族地区实施了政教合一制度,在川、青、甘、滇藏区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土司制度。到了清朝中晚期,清政府在面对农民起义冲击、西方列强入侵的情况下才一改过去“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在川西北地区强力推动改土归流,迅速推进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效推动边疆内地一体化。

——摘编自李良品、谈建成《“因俗而治”:明清时期土司地区的国家治理政策》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两代在“中国观”认识上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两代对西南和西藏地区实施的不同的管理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
2023-07-26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乾隆五十一年,军机处发现陕西按察使周樽奏报“清查保甲”一折的朱批中,没有涵盖奏折中涉及的全部内容,军机大臣提出讨论意见,并把研究结果拟写谕旨,连同原折一并呈报乾隆帝。这表明清朝(     
A.注重加强思想的控制B.君主专制得到强化并达到顶峰
C.“康乾盛世”走向衰落D.军机处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作用
2023-07-1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中国古代某一机构最大的特点可以归结为“简、速、密”三个字。“简”指机构人员简单;“速”指办事效率高;“密”指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该机构(     
A.设立于清朝康熙帝时期B.替皇帝浏览奏章并草拟处理意见
C.下设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D.体现了专制集权的空前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     
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
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
2023-06-30更新 | 5588次组卷 | 3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5 . 清初督抚的设置,基本上仍沿袭了明代的外差制度“因事而设”的特点,定鼎北京之后,督抚的设置由北而南向四周,进一步在控制的疆域内逐渐重建和扩广,拥有了办事机构和办事人员,确立了对布政使、按察使两司的统属关系和对地方的职责。据此可知,清代督抚制度的确立(     
A.构建了地方权力制约机制B.削弱了清国家政策的稳定性
C.导致了地方冗官现象加剧D.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顺治元年,清廷仿照明制设四译馆,负责少数民族和周边属国文书的翻译事宜;康熙四十七年,清廷又在北京设立了内阁俄罗斯文馆,来为清政府培养通晓俄语的翻译人才;至雍正年间,负责培养拉丁文翻译人才的西洋馆正式成立。这些措施(     
A.促进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B.源于对西学东渐的文化回应
C.反映闭关锁国政策的松动D.体现天朝上国下的文化自守
2023-05-22更新 | 357次组卷 | 9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明代开始,汉族人成批迁入台湾。到1644年,进入台湾的汉族人口估计已有十余万人,促进了台湾经济显著发展。此时,台湾仍属开发不久之地,台湾生产的各种商品及台湾人民所必需的各种物品,都需要海商们从大陆引进或运销大陆。这说明(     
A.清廷移民台湾顺应了历史潮流B.台湾经济和民生得到了长足发展
C.清朝统一台湾具有经济必然性D.西方殖民侵扰迫使沿海居民迁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从1730年到1911年,陆续有150人担任军机大臣之职,其中满族70人,占总数的46.7%;汉族69人,占总数的46%;蒙古族10人,占总数的6.7%;族籍不明者1人,占总数的0.6%。据此可知,清代(     
A.笼络各族精英参与统治B.贯彻民族平等政策
C.注重提高军机处的效率D.加强皇权专制统治
2023-05-08更新 | 650次组卷 | 10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清朝军机大臣的遴选范围主要来自尚书、侍郎以至大学士,督抚间亦内调入值;任命军机大臣的谕旨一般是命其“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军机处虽有印信却无正式官署,乾隆朝纂修《大清会典》时甚至未将“办理军机处”列入条目。材料集中论证的军机处特点是(     
A.人员精干B.效率较高C.临时差遣D.保密性强
2023-05-07更新 | 586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九月康熙帝曾下令开放海禁,次年正式公布开放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四省通商。然而至乾隆二十二年(1575年),其中的三个口岸被关闭,限定广州一口通商。这一变化(     
A.使中国朝贡贸易体系逐渐衰落B.表明中国海权意识不断强化
C.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D.使得中国对外交流完全断绝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