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1 .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命题。顾炎武认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王夫之政治思想的主旨是“循天下之公”,认为帝王独尊是君臣之道丧失的根源。由此可知,他们在政治上共同的主张是
A.主权在民B.反对君主专制C.君民平等D.实行君主立宪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自觉意识和浓郁的人文关怀精神,为后世中国的知识分子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下列思想中,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B."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D."道不虚谈,学贵实效"
3 . 无数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一组是(  )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王守仁、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颢、王守仁、顾炎武
2021-01-23更新 | 127次组卷 | 49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认为封邦建国造成了西汉“七国之乱”,而顾炎武在《郡县论》中却说“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这表明顾炎武主张
A.实行郡国并行B.肯定郡县制
C.实行地方自治D.反对君主专制
2021-01-0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朝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东林党人顾宪成在无锡重修东林书院,撰写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并在此聚众讲学,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B.反对空谈提倡经世致用影响广泛
C.王阳明心学空谈玄说进一步传播D.政府重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6 . 黄宗羲曾说:“臣不是君之臣,不能私其一人一姓,出仕乃为天下,非为君;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同时期的顾炎武也说道:“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上述观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民主思想受士人阶层推崇B.理学的内涵得到了延伸
C.君主专制的弊端愈益显现D.封建价值取向发生巨变
7 .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
A.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
C.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D.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顾炎武说:“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这说明他
A.反对封建专制B.主张学以致用C.主张男女平等D.对宋明理学深恶痛绝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     
A.顾炎武B.黄宗羲C.李贽D.王夫之
2020-12-22更新 | 159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非高考方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道∶"古之人君未尝讳言财也。……民得其利则财源通,而有益于官,官专其利则利源塞,而必损于民。"这一观点阐述的是
A.农商皆本的合理性B.广纳财源的强制性
C.让利于民的重要性D.政府干预的促进性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