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下图为王小明同学在学习某历史事件时做的课堂笔记,由此可知其学习的内容是(     
改革官制,载减冗员,改《大清律例》为《大清新刑律》;仿行宪政
裁汰旧的经制兵,在各省编练新军
设立学部,令各省广设新学堂;选派留学生:废科举
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预备立宪D.清末新政
2022-11-0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论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B.郡县制加强了君主专制
C.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D.秦始皇是郡县制首倡者
2022-10-26更新 | 201次组卷 | 38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费正清认为隋唐时期的中国在制度和文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工明确,相互牵制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相权三分,独立施政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2022-10-25更新 | 163次组卷 | 129卷引用:2014届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700年,英国《吏治澄清法》规定,除各部大臣及国务大臣外,其他官员均不得为议会下院议员。1855年和1870       年英国政府又以枢密院的名义两次颁布法令,规定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官考试事宜。由此可见,西方文官制度的突出特点是(     
A.择优录用B.政治中立C.职务常任D.论功晋升
5 . 1946年4月,陕甘宁边区通过的《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采取人民代表会议制的政权组织形式以保证人民管理政权机关;边区、县、乡人民代表会议为管理政权机关,各级权力机关开始由抗日时的参议会过渡为人民代表会议。这一规定(     
A.反映出阶级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B.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为即将开展的工业化建设创造条件D.为了建立反对美蒋第二条战线
6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理论成果,他所具有的革命性和民主性为中国人民开辟了一个政治生活的新时代。”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性”表现在(     
A.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废除部分不平等条约
C.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D.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为1949-2000年中国制定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决定的数量变化统计。这反映出(     
A.新中国初期侧重于法律的执行B.三大改造开启了社会主义法制化
C.法律实践推动了改革开放进程D.现代中国法制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8 . 北魏在均田制的实施过程中,荫附户问题突出。孝文帝采纳大臣李冲实行三长制的建议,“应效法古制,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三年无过失者则升一等”。多数农民拥护新制度,“于是海内安之”。据此推断,三长制的推行(     
A.推动了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B.有利于使租庸调制得到推广
C.加速了北方的民族交融趋势D.有利于加强国家的基层治理
9 .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是首席外交官,总统在经咨询参议院并取得其同意后,任命大使与其他外交官员;总统签订与其他国家的条约需参议院批准,而行政协定的签署则无须参议院的同意。这一规定(     
A.融合了联邦制与民主共和制B.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解决了总统与参议院的矛盾D.削弱了总统的实质性权力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中国外交以革命为视角,基本诉求是建立新型外交关系,核心观念是独立自主与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石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转以发展为视角,外交工作紧密配合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中国对世界的看法发生重大变化,做出和平与发展的新判断,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做了新诠释,致力于建立均衡的对外关系。中国成为现存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谋求以渐进方式推动国际秩序的改进,决心走和平发展道路。进入21世纪,中国成为令世界瞩目的新兴大国。面对新挑战,中国的外交观念在继承以往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

——摘编自章百家《新中国成长历程中外交观念的变迁—从革命的、民族的视角到发展的、全球的视野》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