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面所示资料集中反映了欧洲中世纪(     
教育目的宗教化
科学要报从神学,神学理论高于其他知识
培养教会人才,扩大教会势力,巩固封建统治
教育内容神学化
教育内容主要有神学和七艺,神学有《圣经》、祈祷书和教会礼仪;
七艺主要由古希腊内容演变而来,经过基督教改造,为神学服务
教育方法原始、烦琐、机械
维护神学和教会色对权威,要求学生盲目服从《圣经》和教师
学校个别施教,纪律严格,体罚盛行
A.基督教教育的特点
B.宗教改革兴起的根源
C.基督教服务于王权
D.基督教传承世界文化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卷
2 . 下面为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变化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朝代地方行政区划
秦朝郡一县
汉朝州一郡(国)一县
唐朝道一州一县
宋朝道(路)一府、州、军、监一县
元朝行省一路、府一州一县
明朝省一府一州一县
清朝省一府、直隶州一县、散州
A.一级行政单位变化较小B.州的行政地位不断提升
C.划界原则依据山川形便D.县的行政地位十分稳定
2024-05-11更新 | 12次组卷 | 25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79年3月,欧洲共同体国家通过决议建立货币集团——欧洲货币体系(EMS)。成员国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制,对非成员国实行浮动汇率制,旨在共同体内部保持成员国之间的汇率稳定,避免美元不稳的影响。由此表明该体系的建立(     
A.削弱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B.消除了欧共体国家间个体差异
C.实现欧洲各国货币汇率持续稳定D.有利于世界多元货币机制的形成
2024-05-0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11年11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许多城市推出了自己本地的“精神名片”,据此可以认识到,这些“精神名片”的推出(     
北京市“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上海市“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天津市“爱国诚信、务实创新、开放包容”
武汉市“敢为人先,追求卓越”
A.目的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B.旨在推动社会价值体系重建
C.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D.有利于传统文化价值的彰显
2024-05-0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5 . 1863—1908年期间,英国人赫德担任晚清海关总税务司,任内创建了税收、统计、浚港、检疫等一整套海关管理制度和现代邮政系统。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海关(     
A.社会转型特征明显B.已经完全殖民地化
C.管理自主意识增长D.对外贸易优势扩大
2024-05-0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教育与科技

材料一   《科学技术与发展.干管研究》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古代科技与教育的相关系数 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但不如经济、人口与教育的相关度大。

材料二   儒学教育对科技发展的贡献主要有三项 (如表所示):

儒学传播了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儒家经典中包含了大量的科技史料, 儒学体系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儒学思想家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所必需的创造精神与探索精神
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国古代科技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

材料三   医学、算学先后在南北朝进入官学,唐代还有明算科和医举,并建立了太史局、太医署、太仆寺等直接服务于朝廷的职业性科学研究和教育机构。

材料四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姜国钧《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与教育盛衰》

(1)以上四则材料中,哪则(几则) 是对历史事实的呈现?哪则(几要) 是对历史认识的呈现?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教育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利弊。
2024-04-11更新 | 48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7 . 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A.保证了农民的生产耕作时间B.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C.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2024-01-31更新 | 100次组卷 | 192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初,规定“民有见业农者,不得转为工贾。”唐朝中后期,出现了“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的情形。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重农政策的废除B.赋税制度的演变C.法律制度的约束D.多种经营的出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5年,日本学者稻叶岩吉发表专著《满洲发达史》,梳理中国东北地区的历史,尤其关注明、清两代,并论证满洲和朝鲜与日本的历史渊源。稻叶认为“满洲种族”是自古以来身份边界清晰固定的共同体,他们世居中国东北,是汉族的“入侵”破坏了他们的自给自足状态。日本东洋学者以欧洲近代民族主义的理论和体质人类学的相关知识为框架,从血统层面把汉满做出绝对的区分,同时以地理板块为依据,认定满族有其“固有领土”,进而有政治上建立现代国家的合法性。

—摘编自冯乃希《中国历史叙述中的民族政治》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开启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进程,党的“一大”纲领明确规定接纳党员不分民族,倡导民族平等。土地革命时期,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制定的《宪法大纲》规定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在苏维埃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长征途中,党和红军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执行严格的民族纪律,争取到广大少数民族同胞的支持。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但是国内各个党派各个阶级的,而且是国内各个民族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各民族联合抗日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深入人心。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确立的各民族“多元一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多民族统一国家,不仅从政治上、制度上保障民族平等,而且通过加强文化和情感建设,增强民族认同,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容纳了地域、政治、经济、文化多种因素的共同体。

—摘编自王芳《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野看毛泽东对近代民族主义的超越与重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满洲发达史》中的主要观点并予以评析。
(2)从材料二中任选一个阶段,概括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10 . 1954年,政务院要求政府机关人员“在每天上午和下午的工作时间中各抽出十分钟做工间操”。随后,国家体委也公布并推行了第一套少年广播体操和儿童广播体操。这表明(     
A.机关减少劳动学习时间B.社会兴起竞技体育运动
C.民众接受休闲娱乐观念D.政府重视增强民众体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