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历代王朝吸取了秦朝的教训,中央政权为了减少管理成本,行政力量一般只延伸到县一级,再往下的管理权交给基层自决。但导致地方上存在着各种利益小圈子。明朝朱元璋针对中央的命令在基层执行难度大等问题进行改革。对于县以下的组织以一百户为一个单位,其中每十户编成一“甲”,从中选出一户为“甲首”,作为管理者;再设置一名“里长”,负责管理十个“甲首”,并直接向县衙汇报。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代表政府征缴税粮。无论是“甲首”还是“里长”,都不是上级官府指派,也不是由基层选出,而是实行轮换制。在一百户人家中,按照富裕程度(主要是人口和收成)排出次序,前十名的人家轮流担任“里长”,每户任期一年;第十一到二十名的人家轮流担任“甲首”,任期也是一年。这招看似让基层更分散,但实际上因为“群龙无首”,基层组织对中央的“抵抗力”便被进一步削弱。

——摘编自爱影《“皇权不下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1)根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元璋基层治理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朱元璋基层治理改革的影响。
2023-12-2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50年代起,英国正式拉开了革新吏制的帷幕。1853年,斯坦福·诺斯科特和查理·屈维廉爵士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痛陈了当时政府官吏制度的痼疾,同时提出了改革的原则性建议:(一)建立公开的、竞争性的考试制度,择优录用文官;(二)根据不同的教育程度,把文官分为高级和低级两大类;(三)对各部的文官实行统一管理,各部文官可以互相转调;(四)严加考核文官平素的工作,根据他们的工作成绩和勤奋程度加以擢升。1855年,内阁颁布了《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决定成立三人文官委员会,独立主持文官考选事宜。1870年,内阁又颁布了第二个改革文官制度的枢密院令,一切文官的任命都必须根据文官委员会的规定,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方能录用。至此,英国文官制度最终形成。

——摘编自顾新生《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官制度》

材料二: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包括考选制度和铨叙(旧时一种叙官制度,按资历或劳绩核定官职的授予或升迁)制度两大部分,由考试院具体负责管理公务员的考试、任用和铨叙(审查考核)。……重要职位的公务员“应由该党长官,促研究党义,随时介绍入党”,“与党无深切关系,特非所宜,突出党性”。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二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历史背景及其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
2023-12-2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仪陇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3·四川乐山·一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商鞅认为爵位是君主手里最贵重的东西,关系到国家存亡,民众为了获得爵位英勇作战,明君就应赐给他们爵位和俸禄。于是,规定按军功大小得爵赏,赐田宅。有爵者享有各种权益,如按爵级获得供驱使的“庶子”,犯罪时重罪减轻,轻罪免除,犯同样的罪,爵位高低受到的处罚有别等。当然要获得高爵很不容易,但相比身份等级的世袭,军功爵制算是提供了机会——不仅平民,甚至奴隶、刑徒,只要能斩获首级,也就可以获得爵位,循序升级。商鞅还提出“不官无爵”,以提高军功爵的政治地位。对此,有学者指出商鞅并没有废除等级与特权,只是把旧贵族特权转让给了军功贵族,造成了更多的特权阶级。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军功爵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与世官制相比,军功爵制的进步性。
2023-12-21更新 | 153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湖南教育在宋代出现了第一个发展的高潮,书院、官学、私学成为宋代湖南3种主要的教育形式。湖南则是书院教育发展之重镇,在全国非常突出,更出现了当时闻名全国的岳麓书院和石鼓书院以及书院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朱张会讲”(朱熹张栻在岳麓书院诘难辩论)。宋代时期,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也有较大发展。宋代湖南进士中试人数为唐代的37倍,黄宗羲所著的《宋元学案》中共写宋代学者988人,其中湖南有141人,位居全国第5。

——摘编自冯象钦刘欣森《湖南教育史》

材料二   湖南近代教育改革在民国建立后拉开帷幕。湖南军政府先后设立学务司、教育科,裁撤清末各县劝学所,县署内设第三科掌管全县教育事务。学务司颁布了《湖南暂定学制大纲》,将全省教育系统分为保育、普通教育、专门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女子教育6大类。各级学校取消读经讲经课,代之以民主自由;课程设置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学上开始摆脱填鸭式的传统方法,重视并实行多元互补的现代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湖南各级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留学教育均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罗慧《民国初年湖南教育改革的历程与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湖南教育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民国初年湖南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湖南教育改革的影响。
2023-12-2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其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十一二,……试之日,或在殿廷,天子亲临观之,试已,糊其名于中考之,文策高者特授以美官。

——(唐)杜佑(通典)


          明代天启年间青花瓷
注:图案中有“白马紫金鞍”的文字,源于一首古民谣:“白马紫金鞍,骑出万人看。借问谁家子,读书人做官。”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①②的史料类型。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材料二   下表为我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1851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898戊戌变法运动
1900义和团运动达到高潮
1906清政府预备立宪
1911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1915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9五四运动爆发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2)任选材料二中三个或三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为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写出所选事件;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12-2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晚期的英国,村镇、庄园、教区共同构成了乡村基层组织,它们之间各自独立履行职权,又相互牵制和争夺。在这种形势下,村民们得以开展自我管理,乡村管理者由村民集体选举产生。那些具有法律知识的乡绅逐渐跻身治安法官之列,而约曼(富裕农民)则逐渐成为陪审团的主体。大量乡绅和约曼家庭的子弟,逐渐占据财政部、枢密院、议会等中央机关的要职,挑战贵族对官职的垄断地位。村庄共同体逐渐摒弃了血缘关系纽带,形成基于地域的具有共同担当、共同抵御的集体意识。

——据侯建新《中英封建晚期乡村组织比较》等

材料二   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一种旨在全面改造传统农村的模式探索,其内容包括对农村政治、农业经济和农民素质的现代性改造。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实际成效来说,乡村建设运动存在着不少缺陷。它改造农村的一些思想认识和具体做法,既把改造农村问题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问题,又企图寻找一条改造农村的有效途径。在农村政治改造方面实行民主自治制度,在农业经济改造方面推行具有企业化和市场化性质的股份合作体制,在农民素质改造方面培养初具现代文化科技知,识的“新农民”,从而显示了一种比较系统的具有一定现代化意义的农村建设模式。

——摘编自虞和平《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农村改造模式》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英国基层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运动进行简要评价;
2023-12-2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实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在国际金融领域,仍然维持着以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塑造国际经济新格局的同时,也强烈冲击了金本位制度。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是毁灭性打击,也再次动摇了20世纪20年代短暂重建的金本位制度。20世纪30年代,国际货币体系的英镑霸权最终逐渐转向英镑、美元、法郎三大货币集团并立的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调整了大国间的政治、经济关系,美国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由此孕育了新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建立的。

——摘编自谷梦滢《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构想与实践——以怀特计划为中心的考察》

材料二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进一步认识到了以美元为核心的金融体系的种种弊端并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各国开始积极寻求新的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同时,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国际政治和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考虑选择人民币作为可自由兑换货币的可能性。于是,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区域合作的双重推动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摘编自周敏《论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其反映的实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为了进一步推进世界和平事业,维护周边安全,深入融入国际社会,中国领导人在分析国际局势的基础上,于1954年决定首先发展与印度、缅甸的关系,并取得了突破。19546月,周恩来总理同参加日内瓦会议的印度和缅甸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同意在“相互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上发展双方关系,从而为解决中印、中缅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和平外交树立了榜样。

——摘编自郭树勇《试论70年来新中国外交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对中国外交战略作出重大调整。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下,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推动了中国外交战略的进一步调整。与此同时,中国与美日等国家实现了双边关系的突破性发展,并重视与西欧各国的发展。这些成果为改革开放时期开启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孙翠萍《试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外交战略的演变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影响我国外交战略调整的因素并分析其战略调整的意义。
2023-12-2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货币的流通、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发展晴雨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白银的货币化与货币的白银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宋代以后,白银的价值尺度功能开始强化。明代建立后,政府发行“洪武通宝”铜钱和“大明通行宝钞”纸币作为法定货币,禁止金银作为货币流通交易。但由于宝钞发行过滥、持续贬值,正统一成化年间(14361487年),白银逐步取代官方的纸币和钢钱,成为民间市场交易的主要媒介。

材料二   清末虽然基本建立银元、铜元的货币系统,但由于民间仍有银两、制钱流通,加上大量外国银元充斥国内市场,市面流通的货币有几十种之多,中国货币市场极为混乱。1914年,北洋政府大量发行银元,但并未取缔其他银元。各种银元银两成色不一、交易时须经换算,币制实际上是“两”“元”并存。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禁止白银流通,实行白银国有,颁行法币,国内币制基本统一。

——据张志玉《从档案记录看近代中国货币统一进程》等整理

材料三   1816年,英国率先实行金本位制。19世纪70年代,金本位制在全球范围内确立起来。这个制度终结了各国政府的通货膨胀政策,各国币值仅取决于其含金量,因而十分稳定。而国际汇率的波动可以用微乎其微来形容。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国际贸易额增加了三倍。其中,90%的国际贸易以英镑结算,各国80%以上的外汇储备是英镑。受制于自然条件,黄金产量无法满足经济增长对货币的需求。币值的长期稳定,实际上等同于物价的下降。一旦一国黄金大量外流,就会造成通货紧缩,加剧生产过剩。而各国政府在货币政策受限的情况下,只能靠提高关税或殖民扩张来缓解压力。在一战和大萧条的冲突下,金本位制的弊端被进一步放大。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晓耕《权力之巅:国际货币体系的政治起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出现“白银货币化”的原因。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货币发展的主要趋势。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金本位制建立的影响。
2023-12-2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货币在海外流传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朝鲜北部曾出土数量丰富的战国明刀和布币。秦汉以后的古钱币在日本更是大量出土,包括半两钱、五铢钱、开元通宝等,总计超过15种。越南、柬埔寨等邻国,自古以来一直使用中国钱币,越南最早铸造的“太平兴宝”铜钱,就是仿造唐宋钱币而铸成。东南亚各国,在唐宋时期也采用中国钱币作通货。公元9世纪中叶,波斯湾的锡拉夫就通行中国方孔圆钱。中国钱币在非洲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也大量出现。

——张忠山主编《中国丝绸之路货币》

材料二   中国近代货币统一进程大事简表

时间事件
1887张之洞率先设局自铸新式银元,此后各省纷纷仿行。
1910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定银元为国币,铸币权收归中央政府。
北洋时期中央政府颁布《国币条例》十三条,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铸壹圆银币,但各省所铸小银币依然在流通,外国银行钞票也始终占主要地位。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8年,国民政府提出废两改元,为统一货币打下基础。1935年,国民政府推行“法币改革”,统一发行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后又将发行权集中于中央银行。
解放战争时期法币因恶性通膨胀而走向崩溃,直到1949年中国货币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材料三   200971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联合发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正式启动。2016101日,人民币正式纳入特别提款权篮子,人民银行已与35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在全球23个国家或地区指定了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货币海外流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政府统一货币的举措,并分析阻碍货币统一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