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1 . 下面是从13世纪到19世纪初中国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其中高峰段人口数据的出现显示出

中国人口增长率变化
资料来源:Bennett.M.K.(1954)
A.封建经济的持续繁荣B.资源危机日益严峻
C.政治局势的相对安定D.税制改革效果显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935 年,陕西子长县成立苏维埃政权,将地主韩厚福的7垧地分给了韩银厚。次年,苏维埃政权一时撤离,韩银厚被迫退回分得土地,又向韩厚福租了8垧半地耕种。后来边区政府成立,韩厚福要求韩银厚退租,而韩银厚只返还了1垧半地。韩厚福不服,诉至边区高等法院,但遭驳回。判决
A.符合当时边区政府的土地政策B.调动了社会各阶级抗日积极性
C.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D.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度
2022-02-26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回望1905


事件概况
日俄战争日俄战争的胜负,以实例向中国人“证明”了立宪优于专制,也就结束了以俄国还是以日本为学习典范的长期争议。
废除科举1905年中国已有新式学堂8277所,力主废除科举制度的袁世凯等人地位上升。日俄战争所带来的亡国危机也促成了科举制的废除。
邹容之死邹容的《革命军》一经出版,即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反响,被誉为“中国的《人权宣言》”,短时间内即出版29次,发行上百万册。邹容也因此遭到了清政府的追查与迫害和革命家章太炎一同被投入了监狱。1905年4月3日,邹容死于狱中。
孙中山与严复会晤1905年孙中山来到英国,特地前往拜访严复。两人交谈的中心内容是如何改造中国的问题。
社会主义早期传播同盟会评议员朱执信在《民报》第二、三号上发表了《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了马克思的生平及其思想主张。

根据上述材料,请为1905年的社会状况拟定一至两个关键词并加以解索。(所拟定关键词须简明扼要,既可涵盖整体社会状况,亦可针对某-社会领域)
2022-01-17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12年,临时参议员在讨论国会组织法时,曾有人提出蒙古、西藏、青海等边远地区只需选出参议院议员,众议院不必有其议员。但该提议遭到多数人的反对,最后通过的法案规定,对这三个省区均设有参、众议员专额。这反映了当时
A.议会政治得到社会认同B.近代民族意识增强
C.国家统一成为民众呼声D.民权观念深入人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最初清政府向外派遣使臣时,常在正使下设一副使,该做法既不符合国际惯例,也不利于外交工作的开展,如首任公使郭嵩涛与其副使刘锡鸿纷争不止。该事件之后,清政府了解到国际惯例,不再设副使。这说明了
A.清廷对外交往发生制度性变化B.清廷逐步接受了近代外交原则
C.清廷摒弃了“天朝上国”观念D.中国传统的朝贡外交体制终结
6 . 1939年,冀中区建立民校识字班3574个,拥有学员167705人,1940年,学员增至391915人,比1939年增加22万余人。……到1939年底1940年初边区共扫除文盲50多万人。据此可知
A.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扩大B.敌后根据地动员民众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益巩固D.社会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
2021-12-1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2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五四运动响下,教育思想活跃,出现了新的教育思潮,新的教育改革呼之欲出,尤其是对学制的改革势在必行。1922年(壬戌年)教育部专门召开学制会议,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它缩短小学修业年限,延长中学修业年限。1923年刊布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规定小学校课程为国语、算术、卫生、公民、历史、地理、自然、园艺、工用艺术、形象艺术、音乐、体育等学科。初级中学课程分社会科、言文科、算学科、自然科、艺术科、体育科等。高级中学分普通科和职业科;普通科以升学为目的,又分为两组:第一组注重文学和社会科学。第二组注重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均分公共必修、分科专修、纯粹选修3部分,各科课程以学分计,以修满150学分为毕业。1922年壬戌学制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影响最深的一次变革,不仅提出了“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的弹性教育理念,而且自下而上的改革,民间知识分子教育群体扮演了主角。中国出现了一个全世界的知识分子都纷至沓来的时代,也造就出杨振宁、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文化领域的杰出人才。

——据杨帆《从学制现代化看我国学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壬戌学制改革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壬戌学制改革的影响。
2021-12-1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东辰国际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关于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原因,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完成和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是主要原因;也有学者认为农民对共和政体态度的改变才是主要原因。新近有学者认为1875年宪法的模棱两可是主要原因。据此可知,历史认识
A.取决于新史料的发掘和运用B.因多样解释难以形成正确观点
C.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2021-12-17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绵阳东辰国际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朱德风趣地说,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自己修建的房子里召开代表大会。下图是大会中央大礼堂,1941年开始修建,1942年完工。整个礼堂建筑朴素大方、壮观美丽,体现了中西合璧的设计风格。这一风格(  )
A.代表了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B.源于近代中西文明的互通互鉴
C.反映了中国革命的成功经验D.体现了现实主义建筑显著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海军军费不足导致甲午战败。2018年9月,考古人员在“经远舰”沉没遗址中发现53毫米格鲁森炮弹、120毫米炮弹引信等,均不见于该舰出厂档案,学者推测为海战前紧急添置。这一发现说明
A.档案文献的可信度低B.新史料发现推动史学创新
C.出土文物更真实可信D.历史推测易导致研究偏差
2021-12-1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东辰国际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