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兴起于19世纪末,以政治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两种形式并兴并进。所谓文化民族主义,就是表现于文化领域内的强调本民族共同文化认同、维护民族文化独立性的一种思想。

时间代表人物主要内容
戍戍时期康有为
梁启超
“凡天下国之盛衰,必视其教之隆否。教隆,则风俗人心美,而君坐收其治;不隆,则风俗人心坏,而国亦从之。”西人东来,“必将以其教易吾教”,必须“尊孔教救中国”。
五四前后杜亚泉
梁启超
梁漱溟
国人应从盲从西方文明的迷梦中惊醒,“立正,开步走”,以中国文明去救助陷于物质破产、哀哀欲绝的欧洲民族;世界必将走上中国的路向,实现“东方化”。
20世纪30年代吕思勉
钱穆
张君励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非其他民族所能企及”。“今日欲救中国于危亡”,实现民族之复兴,必须以文化复兴为前提,要大力“培养民族自信精神”,改造民族的劣根性。

——据杨思信《近代中国文化民族主义研究》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文化民族主义的内涵演变,并对其进行评析。(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2-0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地方行政机构初分为州(府、军、监)和县两级。中央在各州设置通判,监督、牵制知州。由于州县众多,朝廷感到光靠通判还不够,便改唐代的道为路(全国分为十余路)。路设有转运司监管地方财政,兼及行政监察。转运司的权力大了,朝廷又担心会成为唐末的节度使,后又增设提点刑狱司、安抚司和提举常平司。这样就形成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宋代监司官对地方的监察,主要采取出巡的方式,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巡遍所辖的地区。监司官所到之处,当地的官员用公款宴请,送钱送物,奢靡之风蔓延。

——据修晓波《设通判、监司,构建地方监察网络——宋代的监察制度》等

材料二   “巡回法庭”乃是由法院派出法庭,定期或不定期在所辖区域内巡回流动之司法制度。中国现代意义上之“巡回法庭”首次试行于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时期。当时的中国,战乱纷扰,财政空虚,腐败丛生。而司法制度章法难寻,缺乏统一、规范的指引,司法救济极难普及、司法权威更难保障。在此情势下,“巡回法庭”应运而生,并于当时的时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编自杨丽娟《民国巡回法庭考》

材料三   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成功开展了一场以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为中心内容的反腐败斗争。党中央制定了“首长负责,亲自动手”的方针,从领导机关和高级干部抓起,充分发动群众,检举揭发,并利用广播报纸等强化舆论监督。在这场斗争中,党和政府注意抓住典型重大案件,坚决惩治,以引起全党的警惕和全社会的重视。

——据刘雪明《论建国初期的反腐败斗争》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地方监察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巡回法庭”产生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反腐败斗争的历史意义。
2022-01-2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敦煌文化延续好几千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的王室、北周的贵族都对莫高窟的建造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更不必说隋代、初唐、盛唐时,敦煌一带的官府和民众,一起把明丽的时尚融入莫高窟的欢快景象了。连安史之乱以后占领敦煌的吐蕃势力,以及驱逐吐蕃势力的张仪潮军队,本是势不两立的敌人,却也都参与修护莫高窟。五代十国时期的曹氏政权对莫高窟贡献很大,到宋代,先后占领这一带的西夏政权和蒙古政权,也没有对莫高窟造成破坏,这实在是奇迹了。莫高窟到元代开始衰落,主要是由于蒙古军队打通了欧亚商贸路线,丝绸之路的作用减弱,敦煌变得冷清了。

——余秋雨《山河之书·莫高窟》

材料二20世纪40年代,常书鸿、段文杰、欧阳琳、孙儒侧、史苇湘等一批前辈专家,满怀对敦煌艺术的向往来到莫高窟。伴着大漠戈壁,土屋油灯,在这里扎下根来,开创了敦煌石窟保护、临摹和研究的基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有李其琼、李贞伯、万庚育、李云鹤、关友惠、刘玉权、贺世哲、施萍婷、李永宁、孙修身、樊锦诗等一批专家学者响应祖国号召,从四面八方来到莫高窟。与常书鸿、段文杰等先生一样,他们来到莫高窟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漫漫黄沙,掩不住他们探索敦煌石窟的热情;大泉苦水,冲不走他们保护敦煌石窟的决心。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忍受着和家人分居两地,子女无法接受正常教育的痛苦,默默无闻地守护着祖国的文化宝库。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他们受到极不公正的微博待遇,仍无怨无悔、不离不弃。他们被称为“打不走的莫高窟人”。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为敦煌研究院带来全新气象。进入21世纪,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仍有莘莘学子,投身敦煌,淡泊明志,弦歌不辗,将前辈开创的事业发扬光大。长期以来,无论在敦煌研究院内部,还是社会各界都逐渐形成一种共识——在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为代表的几代莫高窟人身上积淀和凝结了一种代代相传的可贵的精神。2014年,敦煌研究院樊锦诗院长在"敦煌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上将这种精神明确命名为“莫高精神”。

——敦煌研究院

材料三 我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讲过:“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敦煌作为中国通向西域的重要门户,古代中国文明同来自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想、宗教、艺术、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季羡林先生说过:“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

——新华网《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类材料的史料类型。简要分析它们在敦煌学研究中的史学价值。
(2)根据材料二,概括“莫高精神”的时代内涵。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工作的意义。
2021-12-18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城邦时期,古希腊人在自然哲学的影响下,形成了将自然界物质作为整体的生态意识;城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追求,使得城邦时期的古希腊人形成了合理利用与改造自然界以适应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生态意识;随着古希腊人对自然界研究的深入,他们还认为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是人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城邦时期的古希腊人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因为受到宗教、哲学以及对经济发展追求的影响,形成了敬畏自然、利用并改造自然界和始终以人为中心的特点。

——摘编自汪烽《城邦时期古希腊人的生态意识研究》

材料二   西汉儒家秉承先秦儒家“民本”“农本”“节用”“尚礼”等思想,如荀子思想被董仲舒吸收并加以发扬光大,他把天、地、人看作是合为一体的有机整体,形成了“天地人一体说”,确立了中国古代早期的生态系统论认识。这对生态保护而言,利大于弊。西汉儒家在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生态保护方面,继承了先秦儒家“用之有度,取之有时”的思想,在注意到开发资源可能导致生态灾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选择和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感恩等方面,对前人有所超越。但西汉盛行的“灾异说”把生态灾异政治化,使之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误导了人们对生态灾异真正原因的探求,影响了生态科学的发展。

——摘编自赵杏根《西汉儒家生态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城邦时期古希腊人的生态意识的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西汉生态思想做简要评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总结隋亡的教训中,李世民和魏征悟出一个真理:“国以民为本”。李世民说:“君依于国,因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满而身毙,君富而国亡。”魏征奏曰:“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基于以上认识,他们确定了以“存百姓”为宗旨,以“简静”为特征,以“营衣食”为主题的治国方略。唐太宗经常派遣使者巡视各地,考察官吏,劝课农桑。为了不误农时,唐太宗还在法律中规定,“诸非兴造及杂徭役,十庸以上坐脏论”。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陈增辉《儒家民本思想源流》

材料二   早在同盟会成立之初,孙中山就明确指出“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三民主义“便是民有、民治、民享”。孙中山主张发扬光大中国传统重民思想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并按近代民主观念对其加以诠释,主张把政权公之于天下,让人民当家作主。他弘扬传统重民思想的目的,就是为了发扬它与近代民本、民主一致的成分,从而使近代民本思想、民主观念在中国文化中找到适合它生长的土壤,让更多的人接受,变为现实。

——摘编自肖飞《孙中山民本思想探析》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已然证明,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强调:“革命的主体是什么呢?就是中国的老百姓……什么人是根本的力量,是革命的骨干呢?就是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人农民。”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邓小平指出:“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突出人民主体地位,彰显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厚为民情怀。

——摘编自潘丹尼、王淑辉《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民本”思想话语的发展与创新》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治国理政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效果。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太宗和孙中山民本思想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主要意义。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中期以来,法国因粮食短缺引起的食物骚乱和农民反叛频发。为解决这一问题,19世纪30年代,法国政府设立农业促进会与示范农场总监等,支持农业竞赛,改良农业技术,传播农业知识。到19世纪中期,正常年份可以收获2.25亿公担谷物,比世纪初增长了50%。1861年,拿破仑三世废除浮动关税制,规定:用法国船只运输的进口谷物,关税减到每公担0.5法郎;用外国船只运输的,每公担则为1法郎。这使法国成为世界农业市场的一部分,外国的廉价农产品能快速运到国内需要的地方。当时,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面对国际市场的变化、战争和经济危机,法国粮食生产仍旧摆脱不了在过剩与短缺之间摇摆的命运。

——摘编自周立红《近代法国政府职能转变与谷物自由市场的建构》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初,农业在英国国民净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是15.2%。英国的耕地总面积约为1840万英亩,1870年的小麦产量为3070万公担,本国生产的粮食基本能满足79%人口的需要。1895-1904年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仅占6.2%,许多农民离开土地。在英国政府看来,只要能保持其殖民体系,英国农产品供给就不存在问题。到1910年,英国小麦产量为1540万公担,1870年到1910年英国进口小麦增长了近3.5倍,英国进口的小麦占到国内消费量79.7%。到1914年,英国耕地面积变为1430万英亩,本国生产的粮食仅能满足35.6%人口的需要了。

——据《工业化及其启示》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30-60年代,法国解决粮食危机的主要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到20世纪初,英国出现了怎样的粮食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与英国发展道路的内在联系。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认识。(要求:有认识,有史实阐述)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粮食储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粮食储备体系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清代统治者高度重视仓储制度的建设,将粮食仓储视为“生民之大命”。属于国家专项粮食储备的有京仓、通州仓、水次仓、旗仓、营仓等,保证官俸、京城军粮供应。以积贮备荒为宗旨的常平仓、社仓、义仓是清代仓储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平仓作为官仓,是清代储备粮食救灾的主体,设于各直省府、厅、州、县,每年“春夏出粜,秋冬籴还,平价生息,凶岁则按数给散贫户”。国家对常平仓的管理非常严格,从修建仓服、储粮数额到仓库的日常管理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并严定常平仓盘查追赔之制,严防仓粮亏空。义仓则为民仓,设于市镇,另外还有同属民办的社仓,设在乡村。

——摘编自赵晓华《清代粮食安全政策及其实践》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为备战备荒,于1933年10月,制定了“兴办仓储计划”,将仓储分为国立储备仓、省立储备仓和县仓、区仓。同时,明确划分国家、省级、地方不同粮食储备主体的责任。1935年,实业部制定了《农仓业法》及其实施细则,大力推动新型农仓的建设,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当时的农民银行、中国银行等均在各地设立了仓库。《农仓业法》规定:“除堆藏及保管农产品外,可以兼营受寄物调制改装及包装,或介绍借款业务,并规定农仓于收受寄托物后,应发给仓单。”但由于政府财力匮乏,导致仓储设施简陋,储粮损失较大,加之可收购粮源有限,使得粮仓调剂余缺、平抑粮价的功能无法真正发挥出来。

——摘编自金梅等《粮食安全与粮食储备制度的发展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粮食仓储制度的特点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中国粮食储备制度未能有效发挥作用的原因。
2021-11-0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涪陵实验中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数中的比例

公元年代世界人口中国人口估计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
最高估计数最低估计数
1
700
1100
1400
1600
1700
1800
3.27亿
2.07亿
3.20亿
3.74亿
5.79亿
6.79亿
11.24亿
1.70亿
   
3.01亿
3.50亿
5.45亿
6.10亿
8.14亿
0.60亿
0.58亿
1.00亿
0.75亿
2.00亿
1.50亿
3.40亿
18.35%—35.29%
27.05%
31.25%—33.22%
20.05%—21.43%
34.54%—36.70%
22.09%—24.59%
30.25%—41.77%

——摘编自葛剑雄《疆域与人口》


(1)根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人口在1400~1800年增长的经济因素。
2021-10-13更新 | 338次组卷 | 13卷引用:重庆市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宋三百多年间,发生自然灾害两千余次,年均六七次,且多引发饥荒,毁坏民舍,民众流离失所,导致出现大量流民。针对频繁的水旱灾害,宋代统治者认为“灌溉水利,农事大本”,于是采取诸多措施兴修水利,尤为重视对江南地区的水利管理。担任地方官的苏轼把水利事业视作“事关兴运”的大事。王安石主张选用得力的官员,趁丰收之际和农闲之时积极修筑水利设施,以防灾为主,他认为“治水土诚不可缓也”。

——摘编自范勇、郑志强《宋代社会救灾制度及其对当代社会保障的启示》

材料二   在康熙帝的亲自主持下,从1677年到1688年,河道总督靳辅通过取土筑堤、加深且增宽黄河河道、开挖引河、引淮河水冲刷黄河河床等工程,不仅完全堵塞了黄河决口,而且使得黄河河道初步得到修复和整治。1788年,长江荆江段大水,20余处决口。乾隆帝诏令政府组织力量堵塞决口的同时,增加大堤的高度和厚度,以提高江堤的防洪抗灾能力。史载,此后50年间类似的加筑长江堤坝的大规模工程,共进行了20余次。清政府实行河堤工程保固制度,即规定在完工后的若干年内,工程必须坚固,如出现质量问题,承修官将受到严厉处罚,并建立了河务河防体系,配给大量人力物力,独立管理运作。

——摘编自陈桦《清代防灾减灾的政策与措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重视兴修水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宋代相比,清朝前期治理水灾的不同做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中国兴修水利的历史启示。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世纪发生的黑死病被称为“大瘟疫”、“大死亡”、人类只有通过祈祷和并悔才能获得救赎。一种说法认为土星、木星和火星会合,造成了“空气中毒害心脏和肺部的物质产生,并四处传染”。另一种说法是欧亚大陆遭受了一系列的地震,使得地心周围的毒气释放到地表,造成瘟疫的传播。有人将黑死病归咎为犹太人向公共水井中投毒;所有人都相信是人类自身的罪孽引来了上帝的愤怒,更有一些编年史作者声称“黑死病不是瘟疫,而是上帝的天谴”。

——摘编自《黑死病社会历程变迁》等

材料二 伴随着黑死病夹带的人口死亡,劳动力价格上涨,这加重了庄园经营的困难。人们开始关注自己,关注人,而这种“人的发现”对文艺复兴运动也起到了巨大的堆动作用,并由此刺激了城市手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复兴。

1348年,欧洲一些地方建立了历史上第一批卫生局,医学变得专业化,医院从负责隔离到负责治愈。人们在同大瘟疫进行抗争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总结着防疫经验,从1348年到1500年间,有关这方面的主要出版物就有200多种。

——摘编自《黑死病与意识的觉醒》等


(1)指出材料一中时人对病因的认识,并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2)根据材料二,分析黑死病肆虐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