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试图以“恪守周礼”来解决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局面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2 . 古代史家与思想家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具有突出成就的思想家与史学家代有迭出,并与其言论交相辉映。

(1)将下列人物与所在的朝代进行匹配。(请填写数字序号)

①司马光②章学诚③司马迁④朱熹⑤孔子⑥刘知畿⑦董仲舒

朝代人物
东周
西汉
唐朝
宋朝
清朝

(2)请将下列人物与其代表言论进行匹配。(请填写数字序号)

人物言论

①孔子             A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②董仲舒          B善恶必书,斯为实录

③司马迁          C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

④刘知畿          D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⑤司马光          E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⑥朱熹             F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⑦章学诚          G存天理灭人欲

2018-01-2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历史试卷
3 . 在孔子看来,作为判断所有事物价值标准的是
A.
B.
C.
D.
2018-01-2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7-201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下列儒家代表人物中,其主张与法家思想相通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朱熹
2018-01-0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17-201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高中等级考试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与“当今”最契合的时代是
A.商朝
B.西周
C.战国
D.秦朝
6 .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A.法家学派B.道家学派C.儒家学派D.墨家学派
2017-10-30更新 | 275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6届上海闵行高三4月质量调研(二模)考试历史卷

7 . 智者箴言

智者箴言引领着人类的思想。请将下列思想家与其言论相匹配。

老子                    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孟子                    B兼爱非攻

墨子                    C刑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亚里士多德             E、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017-10-0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认为“东周时期是中国秩序的发展与重组时期”,请你用所学知识论证此观点。

2017-08-06更新 | 148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松江区高考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大变革
仲尼既没之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夫篡盗之人,列为侯王;诈谲之国,兴立为强。是以转相仿效,后生师乏,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湣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无耻,竟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
——西汉·刘向《战国策书录》
(1)阅读材料,概括当时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特征。
(2)作者对当时社会变革持何种态度,为什么?说出你判断的理由依据。
(3)你怎么看作者的观点?
2016-12-1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