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战国时,一位思想家提出要建立一个“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的社会,这位思想家主张(     
A.“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B.“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C.“众不劫寡,富不悔贫,贵不做贱”
D.“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023-11-2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繁荣局面。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主张以“法”治国。这说明他们都(     
A.努力恢复西周政治秩序B.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
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D.追求理想的社会秩序
2023-11-20更新 | 110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东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上表是先秦至魏晋历史发展的关键词表,从中选出 3 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阐释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3-11-1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韩非子提出“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不同学派有共鸣之处B.儒学汇集各家思想精华
C.百家争鸣局面归于沉寂D.诸子百家主张基本一致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代受封诸侯从周天子手中得到的最重要的权力便是因地制宜、开疆拓土。周初分封,“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在各诸侯“并国”“开地”的过程中,周王朝的天下一统局面才得以形成和扩展,达到空前广袤的程度。在分封制条件下,周天子与各地诸侯的君臣关系和天下共主的权威在整个西周时期一直到春秋初期都是实际存在的。

——摘编自董恩林《论周代分封制与国家统一》

材料二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落,一些实力较为强大的诸侯趁机割据一方,并以武力控制周边的中小诸侯,形成了自己的霸业。诸侯国内部权力下移,以臣弑君的事件频繁发生。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兼并战争愈演愈烈。春秋后期,周王室更加衰落,无力维护“学在官府”的体制,私人讲学兴起。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招揽人才,一些大贵族还以养士竞争高下,战国四君子就是其中著名的代表。

——摘编自杨共乐主编《从历史印迹中走来的世界(中国篇)》


(1)根据材料一,概括周代分封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周代分封制瓦解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代分封制瓦解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分封制瓦解与百家争鸣的关系。
6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老子反对制度束缚主张,无为而治;孟子主张仁政,法家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墨家主张尚贤。这些主张均致力于(     
A.提供应对现实的方案B.提升统治者的修养
C.处理个人与自然的关系D.追求国家富强统一
7 . 在论及上古圣王与当今人主修宫殿的差异时,墨子说:“是故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这表明,墨子(    
A.重视兼爱B.提倡节俭
C.强调尚贤D.崇尚自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春秋战国时代,各家学派针对社会现实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有一学派被后人评价为“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该派学是(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
2023-11-08更新 | 262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春秋战国,许多诸侯国的国君纷纷信奉法家思想,推行变法,如齐、魏、韩。其初衷是(     
A.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社会生产
B.压制其他派别,实现思想统一
C.富国强兵,争取兼并战争中的有利地位
D.顺应历史潮流,适应社会制度变革要求
10 . 下列人物与观点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人物观点
A孟子人性恶,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B老子克己复礼,小国寡民,“相生相胜”
C墨子隆礼重法,“制天命而用之”,“兼爱”和“非攻”
D韩非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加强君主专制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