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汉代多次根据“故事”设置编制之外的官职,以应对复杂的现实问题,汉宣帝就曾遵循武帝征贤士破格授官的“故事”选拔人才。由此可知,汉代
A.治国强调任人唯贤B.执政注重灵活务实
C.选官机制趋于失灵D.君主专制得以强化
2022-05-13更新 | 44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是在以君主为轴心,以中央集权为主线的政治体制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重要功能,就是稳固君主的专制统治,以使君主能够世代“总揽大权,柄不借下”。自秦汉开始,以后历代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对官员进行组织管理的一整套规则体系。各级官员对皇帝和上级官员绝对服从,通过一级级的隶属关系,对官员逐级落实责任、督察、考核,然后通过考核结果决定各级官员的升降留任以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在这一制度下,官职的设置、文官的选拔任用等都由君主决定。那些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文官,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这种情况下这些文官也就自觉地形成了对君主的依附关系。

——摘编自赵瑞军《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统治功能及其对当今的启示》

材料二   近代西方文官制度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形成的,其主要特点是按照法律规定、公开竞争考试录用政府工作人员,经录用,就长期任职、稳定升迁,无过失不解雇,他们不与内阁共进退,所以又叫常任文官制。实行了比较严格的职位分类,一般采用“品位分类”和“职位分类”两种形式,通过科目繁多的考试选拔对应专业的人才以满足工作需要英国是最早建立资本主义文官制度的国家,工业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以后,迫切要求改革问题重重的旧有选官制度,建立能为本阶级服务的新制度,以提高政府部门的效率,适应和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制度在其长期的运转中,对于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起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陈秀梅、在黎民《西方文官制度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中国文官制度与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文官制度产生的背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从早期几乎全部官位的重职、要职都由世族成员担任,到汉武帝“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再到后世“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才是择”的变化。这一变化可知(     
A.察举制更有利于选拔人才B.选官制越来越注重公平公正
C.早期选官制有利于中央集权D.科举制成后世唯一的选官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某学者指出,在九品中正制下,评品权力握于中正之手,品第之高低,常常系之于门第世资,中正给予官吏候补人的品第,实质上正是一种基于被品评者门资家格的任官“资格品第”。可见,这一制度(     
A.成为维系世家大族统治的工具B.是官员升迁的重要依据
C.使朝廷对官员的监察得到加强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东汉末年,一些门阀世族左右了乡闾舆论,使察举制滋生出种种腐败现象,黄初元年(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选择“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员兼任原籍地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散处于本州、郡、县贤才异能之士,供吏部选官参考。据此可知,曹魏时的选官
A.有助于抑制门阀世族势力扩张B.放弃了注重才德的作法
C.改变了察举制封闭推荐的体制D.壮大了地方分裂的力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徐松《登科记考》载,中晚唐时籍贯可考的进士共470人,其中籍贯在北方五道(关内、河南、河北、河东、陇右)的共245人,在南方五道(江南道、山南道、淮南道、剑南道、岭南道)的有225人。这一分布情况缘于(       
A.南北民族交融加强B.科举制度的完善C.南北经济均衡发展D.人文环境的变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唐代盛行“公荐”“廷誉”,即考生在科考前可凭借人脉将自己的习作呈给主考官或朝中大员,并通过他们的公开赞扬获得“加分”,甚至提前锁定科考名次;宋代科举考试要求主考官与朝中名臣必须避嫌,考生试卷由他人香录,以避免考生因笔迹而暴露身份。这一变化有助于(     
A.提高科举考试的公正性B.削弱富商大贾的影响力
C.增强实用性人才竞争力D.推动程朱理学的世俗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新唐书·选举志》提到,唐代选拔官员的条件有四个方面:一是身,即身体相貌要丰满高大;二是言,即言谈要雄辩有理;三是书,指书体法式要刚劲美观;四是判,指判案文辞要优美通畅。这表明,唐朝选官制度
A.关注人才道德水平B.注重人才从政能力
C.扩大人才选拔范围D.讲求人才科技素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晋武帝始设员外散骑侍郎,隶属于中央散骑省。该职具有位高职闲的特点,且无人员限制,受到高门士族与皇室子弟的青睐。南朝将该职位大量授予军功起家的庶族,员外散骑侍郎数量扩大,品级和社会地位不断降低。这一变化
A.助推军功授爵趋向常态化B.使皇权呈现弱化态势
C.弥补了九品中正制的不足D.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2021-05-11更新 | 757次组卷 | 15卷引用:重庆市长寿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唐代的科举考试分为“解试”与“省试”两级。解试由州郡政府主持,当地士子自由报考,凡考试通过的土子,便可取得“解额”,然后凭此参加尚书省举行的省试,省试若及第,即具备了授官的资质。这(     
A.有利于激发社会的向学之风B.继承了任人唯贤的政治传统
C.杜绝了科场舞弊现象的发生D.体现了德才兼备的用人思想
2024-03-25更新 | 303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