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1 . 历代中央政权都重视加强同东北地区的联系。以下措施实施的先后顺序是(  )
①设立黑龙江将军②设护乌桓校尉③设立奴儿干都司④册封渤海郡王
A.③④②①B.④①②③C.②①③④D.②④③①
2 . 下图是中国某个朝代政府架构变化的示意图,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唐完善了三省六部制B.明初丞相制度的废除
C.明成祖设立内阁制度D.清雍正帝建立军机处
2023-07-26更新 | 276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北宋初年设立的某官职的职责为:“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该官职名称及设置目的分别是(     
A.通判:加强中央集权B.知州;增加地方财政开支
C.知县:减轻地方军费D.宰相: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2023-07-26更新 | 577次组卷 | 20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历史试题
4 . 郊祀

材料一 郊祀,是中国古代由统治者祭祀天地日月、名山大川、四时百神、鬼魂祖先等各种神灵的国家祭祀。君王祭祀天地神灵的礼仪,在黄帝时代以前就已经形成了传统,而且历代沿袭不辍。周代郊祀诗《周颂·我将》记载:“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飨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礼记·月令》记载“(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

材料二 针对原王国地区礼俗各异、神祇众多的情况,汉武帝通过修郊祀、建封禅等一系列的礼制改革来统一管理民众的风俗信仰。建元元年(前 140) 五月,武帝下诏修整因战乱而被废弃的山川祭祀,改由各地祠官统一管理。元鼎初年(116年),以太一神为中心,在全国修建泰畤。泰畤坛不仅祭祀太一,还祭祀黄帝、阴阳使者等东方神灵。

材料三 在孝文帝之前,北朝的郊祀活动多与北方民族所固有的民族宗教有密切关系,对天及自然神的崇拜具有突出的地位。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重新在洛阳近郊举行郊祀,废除了在西郊进行北族式的祭天礼仪。王夫之评价为:“弘(孝文帝)始亲政,作明堂,正祀典,……修舜禹周礼之祀……。”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西周和西汉郊祀制度的不同。结合所学分析西汉郊祀制度形成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三和所学,对孝文帝修改郊祀制度进行简要说明。
2023-07-19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清人储大文指出:元代分省建制“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以下对元代“分省建制”的原则解读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②首创“犬牙交错”划界原则
③阻碍了区域经济交流               ④其极端应用导致一定弊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3-07-07更新 | 18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皇帝用非制度化的中枢权力机构来对抗制度化的中枢权力机构,以便绕开官僚体系伸展君主的个人意志。下列不同朝代的中枢权力机构示意图符合该说法的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6-03更新 | 29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保温训练历史试题
8 . 宋初在防范内部动乱,维护稳定方面效果显著。宋范祖禹《范太史集》卷22《转对条上四事状》:“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这些效果的取得得益于(     
①派知州与通判管理地方   ②设立“二府三司”及内阁
③设诸路转运司管理财政   ④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9 . 某同学在学习了秦汉至唐宋宰相机构演变的知识之后,整理出了如下表格,据此判断(        
秦汉至唐宋宰相机构的演变
1宰相人数越来越多,任职资格越来越低
2机构分权越来越细,彼此牵制越来越强
3内侍机构权力扩张,取代外朝宰相机构
4立断不废旧,但实权逐渐转移至新设机构
A.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B.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保障中央决策合理化
10 . 有学者指出:西汉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构建了由中央至地方较为完整的监察系统。以下史料,可作为论据的是(     
①“御史大夫典正法度,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
②“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③“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盗贼多少,上其集簿”
④“(大夫)专掌议论事。苟疑未决,则合中朝之士杂议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