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1 . 《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
2022-10-21更新 | 227次组卷 | 106卷引用: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三历史试卷
2 . 请根据从汉到元中央体制变化演进的史实,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反映的发展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压抑民主政治
B.反映的发展趋势是皇权逐渐削弱,相权逐渐加强
C.反映的发展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D.反映了秦、宋、明、清四朝的情况
2022-10-13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曹魏时期,地方行政制度为州郡县三级制。曹丕任命贾逵为豫州刺史,贾逵在豫州“外修军旅,内治民事,兴陂田,通运渠,”并负责督察当地。这说明(     
A.州郡县三级制始建于曹魏B.曹魏时期的刺史与西汉时期的刺史职能有别
C.刺史已经不再承担监察职能D.豫州刺史仅仅是地方行政长官
4 . 下表相关史料反映了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情况,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汉武帝元时二年(公元前109年),“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云南地区接受中央政府管辖
B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班固撰文在燕然山刻石纪功。史称“封燕然山铭”对匈奴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
C西晋政府发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晋归义羌侯”印文促进了东北边疆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
D萨班灵骨塔遗址(公元1251年,萨班在凉州去世,蒙古统治者为其建塔)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基本奠定
A.AB.BC.CD.D
5 . 某同学在探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内容时整理了以下示意图,其反映的主题是(     
A.中央对地方统治加强B.中央丞相制度的完善
C.选官制度的日益完备D.行政中枢的演变过程
6 . 大一统

材料

著作

内容摘要

《春秋公羊传》

“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孟子》

“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韩非子》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荀子》

“天下为一,诸侯为臣,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四海之内若一家。”

《史记·秦始皇本记》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汉书·董仲舒传》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王吉传》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
概括材料“大一统”的内涵,依据材料,并结合秦汉时期的相关史实加以阐释。(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2-07-13更新 | 226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钱穆在探讨中国古代制度时强调

一、任何一项制度,决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否则那些制度各各分裂,决不会存在,也不能推行。

二、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的后影。

三、任何一项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应根据实际利弊而判定。所谓利弊,则应根据当时实际影响而作出判断。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从材料中任意提取一个观点,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知识,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明确写出观点,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达清晰)
2022-07-10更新 | 1219次组卷 | 32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苹中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光武帝刘秀加重内朝官尚书台协助决策的作用,重大或机密事务多与尚书台讨论决定,再交付外朝官僚机构之长——三公监督执行。对此解释正确的是光武帝(     
A.废除了丞相制度B.打击豪强地主的势力
C.致力于加强皇权D.裁减官吏,节省开支
9 . 度量衡的发展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汉朝将前代制度整理成文,使之更加规范化。后收入《汉书·律历志》“度者……职在内官,廷尉掌之”“量者……职在太仓,大司农掌之”“衡权者……衡职在大行,鸿胪掌之”。对材料的分析理解准确的有(     
①三公取代丞相,中朝权力逐渐增大②六部协作分工,严密处理各项政务
③中央设立专门机构,掌管计量标准④加强各地联系,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07-07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某班学生看到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介绍“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于是就此展开了讨论。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们下列说法的对错(       
甲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
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A.乙丙对,甲丁错B.甲丙对,乙丁错
C.甲乙错,丙丁对D.甲乙丙对,丁错
2022-07-02更新 | 151次组卷 | 4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