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3 道试题

1 . 有专家指出:“中国封建社会并非西方学者所言完全是专制社会,其中也包含着某些民主因子……廷议、朝议、集议,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体制的重要方式。当国家遇到重大事务时,皇帝或皇帝责成中枢首脑召集相关官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定,即所谓兼听独断。秦朝皇帝制度、郡县制的确立,都经过了讨论。唐朝有三省长官在政事堂合议的制度,宋明清时期廷议、朝议、集议制度进一步规范化,在保障决策的合理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结合材料及所学回答,概括分析廷议、朝议、集议实行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2)你是如何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下中央决策的方式的?
2023-08-2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半月考历史试题
2 . 秦统一后对地方制度作了调整,初设36个郡,后增至40余郡。从西汉建立到西汉末年,郡级政区总数增加到103个,共统辖1587个县级政区,平均每郡管理15个县。这一变化(     
A.减轻了国家财政的负担B.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C.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D.根源于君主专制的强化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玄宗即位后,明确宣布“官不滥升”,把武周中宗以来所置的员外官、试官、斜封官数千人,一律撤销。唐太宗时,皇帝与宰相议事,允许谏官、史官参加,“有失则匡正,美恶必记之”。武则天时期,许敬宗等担任宰相,“政多私僻”,取消了这一制度。唐玄宗下令恢复这一制度,除朝内特殊机密外,允许他们参加皇帝与宰相的议事会议。他认为“郡县者国之本”,特别重视县令的选择,亲自出题考查县令,在县令赴任以前,还来自召见,面授机宣。

——摘编自阎守诚等《盛唐之子:唐玄宗的成败》

材料二   唐玄宗后期宠信李林甫,李林甫拟固其相位,“欲杜出将入相之源”,遂奏云,“文士为将,怯当矢石,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善战有勇,寒族即无党援”,玄宗“以为然”,并用胡人安思顺代替李林甫领朔方节度使。“自是高仙芝(高丽族)、哥舒翰(突骑施族)皆专任大将,林甫利其不识文字,无入相由。然而(安)禄山竟为乱阶,由得专大将之任故也。”

——摘编自李必忠《论唐玄宗时期的社会矛盾——兼论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唐玄宗前期改革吏治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玄宗后期出现的政治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

朝代

高门士族占比

宗室、外戚占比

寒人占比

西晋

48%

19.1%

32.9%

东晋

78.4%

7.4%

14.2%

上表的变化反映了(       
A.江南士族擅权日甚B.豪强势力的膨胀
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D.专制皇权的弱化
2023-07-17更新 | 4591次组卷 | 4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宋初)祖宗之时,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所以维持军政,万世不易之法。

——摘编自【元】脱脱《宋史》

材料二   


   
                                           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政治体制的调整,可分为环节性调整和结构性调整两大类。新的事务需要调整原有机构的职权范围或设立新的机构。这种调整职权范围不是每一个时期都能做到的,它受到政治体制机制的制约,有的体制是比较封闭的、僵死的,少有弹性。每一个部门的职能都是范围固定的,职能有限,超出其职责范围的事情就无权过问,也无法应付。环节性的调整最终会导致结构性的调整。就体制而言,这些调整都赋予这些体制下各个机构更大的弹性。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结合北宋中枢决策体制改革的史实,评价北宋初年中枢体制的改革。
2023-07-16更新 | 28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O中学、九台区第一中学、公主岭市第一中学校、农安高级中学、榆树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南宋禁止官员与富民往来。绍熙年间(1190一1194年),明州(今浙江宁波)富民厉雄欺凌乡民被查。主管明州地区的官员史弥正为其求情于守臣高夔,被高夔弹劾于朝,光宗下诏罢免史弥正的职务。这一现象反映出南宋(     
A.地方势力尾大不掉B.朝廷极力维护地方稳定
C.官僚阶层腐败横行D.豪强地主威胁中央统治
2023-07-16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O中学、九台区第一中学、公主岭市第一中学校、农安高级中学、榆树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唐朝定制是中书省掌草拟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封驳,尚书省掌承旨执行。后唐太宗发现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龃龉扯皮之事,于是在门下省下面设政事堂,形成统一的中央行政决策机制,集体商议并处理军国事务,由是鲜有败事。这说明当时政事堂的设立(     
A.扩大了封建君主的权力B.缓和了各部门之间的矛盾
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2023-07-15更新 | 554次组卷 | 47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统治者在统治思想上采用黄老的“清静无为”思想,将权力适度下放,令诸侯“掌治其国”。同时,刘邦又确定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而相“总纲纪、统众官”。刘邦死后,吕后继续分封诸侯,地方封国增至十四国,继续实行刘邦强本抑末、以亲制疏的政策。汉文帝、汉景帝在位时期,“吏安其官,民乐其业,蓄积岁增,户口寝息”。尽管如此,国家财政收入仍“岁不数十万石”。而吴国“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东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饶足”。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分齐为六国又迁淮南王喜于城阳,而分淮南为三国”。景帝时,分梁为五,分故齐为七,淮南分三。同时,又广立亲子为王,如封皇子德为河间王、余为淮阳王、非为汝南王等。

——摘编自汤其领《西汉郡国并行论》

材料二   东汉末年以来,郡不设都尉,以太守兼之。晋代以后,太守以不加将军号为耻辱,梁朝和陈朝的太守也加“都督”,兼领军权。西晋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北齐书》说,“魏自孝昌之季,禄去公室,政出多门。豪家大族,鸠率乡部,托迹勤王,规自署置”,“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南北朝设县,皆在千数百以上。

——摘编自邝士元《中国经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文帝、汉景帝改革封国制的内容,并分析上述改革实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汉代、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谈谈你的认识。
9 . 元朝的行省是中书省在地方的最高一级政权机构,其职权为“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据此可知,元朝(     
A.中央集权体制有所创新B.中书省权力呈现强化趋势
C.中央难以有效控制地方D.地方行政层级趋于简化
10 . 下图为元帝国构建示意图。据图可知,元朝(     

A.实行中书省总领全国军务的制度
B.边疆治理呈现与内地差异化特征
C.蕴含了多元统一的国家治理智慧
D.行省制是对中央行政制度的创新
2023-07-13更新 | 717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七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