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下表是明太祖和明成祖的部分诏令。由此可知,明初
A.统治者采取措施改善农业的发展环境B.中央对地方的管控趋向强化
C.劝课农桑是考核地方官员的重要内容D.农业发展滞后影响社会稳定
2020-08-2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020·浙江·零模
2 . 西汉设十三部刺史,唐设十道采访使、观察史,元设御史台和二十二道肃政廉访使司,明清设十三道监察御史。这些机构
A.设立伊始即为地方行政机构B.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
C.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D.代表社会有效地履行职责
3 . 废除丞相后的朱元璋“躬览庶政”, 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力不从心。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A.设置参知政事B.由宦官充任机要助理
C.设殿阁大学士D.由六部长官组成内阁
4 . 清朝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递密折的官员将奏文装在特制的皮匣里(皇帝和奏事官员各存一把钥匙),派心腹直接送抵京城御前, 由皇帝亲自批答。清朝实行密折奏事制度和设立军机处的主要目的在于
A.强化皇帝专权并提高中央行政效率B.鼓励官员之间相互告密和制衡
C.提倡言论自由,广开言路多方纳谏D.打击汉族官员维护满八旗利益
5 . 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正确的是
①参知政事的设置 ②宰相制度的废除 ③军机处的设立 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④①③D.④①②③
2020-07-31更新 | 182次组卷 | 46卷引用:青海省湟中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史学界研究军机处成立的年份,有 1726 年、1727 年、1729 年、1730 年、1732 年不同的观点,每种观点都有严谨的研究作为依据。这说明
A.军机处历经逐步演化得以成立B.君主集权走向顶峰的过程艰难
C.历史研究难以形成统一的结论D.军机处的设置具有机密性特点
2020-07-03更新 | 451次组卷 | 29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青海湟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北宋前期用“中书门下”(即政事堂)取代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北宋中期元丰改制又恢复了三省六部制。后来三省体制逐步消亡,但独六部制一直为后世所沿袭。据此可知
A.北宋克服了前代中枢机构的弊端
B.君主专制导致三省体制时存时亡
C.三省六部制对中央官制影响较大
D.六部能有效协调中央各部门关系
8 . 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建立后,围绕集权与分权,官僚体制不断调整和变化。下列与“分宰相之权”相关联的是
A.汉刺史制B.宋参知政事
C.明内阁制D.清军机处
2019-06-04更新 | 2781次组卷 | 57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青海湟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朝中期,皇帝时而制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以“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系衔,久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专称。这一趋势反映了唐代
A.宰相权力不断加强
B.行政体制混乱
C.三省体制已经消失
D.中枢体制演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