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3 道试题
1 . 如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后期的历史叙述。对此解读准确的是,唐后期(     
白居易《重赋》租庸者,谷帛而已……(今)国家定两税(指户税和地税),本意在爱人。厥初防其淫,明教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旧唐书·宪宗传》元和六年(811年),注意维护宣官神策中尉之权,但拒绝接受处州刺史进贡的助军钱绢,并颁布抚恤百姓德音以革弊立防。
《南郊赦文》唐文宗(809—840年)(时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文宗领诏令)天下除二税外,不得辄有科配,其擅加杂榷率,一切宜停。
A.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B.政府重视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C.政治斗争加剧农民起义D.土地兼并盛行威胁租庸调制
2023-11-12更新 | 795次组卷 | 12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朝中后期,随着白银货币化、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政府征派的赋役也用白银征收:田赋用白银征收,称为折色银;以银代役,则称为银差。随后,这种征税方式推行于全国,称为(     
A.两税法B.租庸调制C.一条鞭法D.摊丁入亩
2023-11-08更新 | 221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北魏实施均田制时规定:受田农民于“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而移”,且不得以田产为投献之礼;耕牛可以受田,但上限为4头牛。这些规定旨在(     
A.抑制豪强势力的膨胀B.推动北方荒地的开发
C.加速北魏政权的汉化D.打击北民南迁的现象
4 . 如表所示为明朝不同时期折色(古代人民向政府纳税的形式之一,凡应纳税粮,不以本色,而以金、银、钞、钱、绢、丝、布、棉等替代者称“折色”)物品一览。以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时期折色物品
洪武金、银、钞、钱、绢、布、贝、漆、丹砂
永乐绢、漆、苏木、翠羽、纸扇、安息诸香
宣德棉布、黄豆
正统—天顺金花银、马草折银、钞、布、青红纻丝
成化绢、布、丝、银
弘治绢、布、丝、钞、银
嘉靖绢、丝、银
万历—崇祯
A.商品经济发展促使实物交易锐减B.赋税制度改革与白银货币化密切相关
C.新航路的开辟扩大了中国的市场D.传统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有所松动
5 . 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有利于(     
A.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C.均田制发展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2023-11-02更新 | 402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朝鲜族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唐至五代时期,纳税人还没有官方统一颁发的田赋完税凭证。北宋时期,纳税人缴纳田赋后,获得官方颁发的纸质凭证,称为“户钞”。这一变化反映了(     
A.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B.实物税到货币税的转变
C.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D.国家赋税管理逐步规范
2023-10-26更新 | 500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曹魏时期,租调制将原按比例征收的田租固定为按亩征收,取消按人头和年龄段征收的口赋,把调的附税加以固定化,且按户征收,称为户调,户调从户而税,自耕农每亩交租粟4升,每户交纳绢2匹、绵2斤。这种变化客观上(     
A.助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B.有利于家庭规模的扩大
C.简化了赋税的征收手续D.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通观东汉迄于唐中叶600余年间客与部曲的演变过程,始终以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基本矛盾呈现出来,即逃亡农民依托豪强充当佃客、佃家、私属等,而国家又企图使他们复归为编户。这一矛盾(     
A.推动了赋税征收标准的变革B.是国家陷入长期动荡的根源
C.伴随着均田制的推行而消失D.催生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9 . 唐代中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官僚、贵族、地主、商人都疯狂兼并土地。在人口大量流散、田亩转换、贫富分化很大的情况下,唐王朝既失去了征收赋税的土地,又失去了交纳赋税的人丁,必须以一种新的赋税制度来代替。这种新的赋税制度(     
A.以均田制的实施作为其前提条件B.完全废除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
C.以财产作为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D.使得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加强
2023-10-20更新 | 1053次组卷 | 27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关条约》及随后签订的《中日通商行船条约》使日本完全取得了与英、法、美等列强相同的贸易通商权益。《中日通商行船条约》第九款规定:“凡各货物日本臣民运进中国或由日本运进中国者,又旧本臣民由中国运出口或由中国运往日本者,均照中国与泰西各国现行各税则及税则章程办理。凡货物于中国与泰西各国现行税则及税则章程之内,并无限制禁止进、出口明文,亦准任便照运。”《马关条约》第六款还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摘编自胡公启《晚清中国关税制度变迁及影响》

材料二   19258月,依据华盛顿会议通过的《有关中国关税税则之条约》,北京政府向有关各国发出参加关税会议的邀请上海国货维持会致电临时执政段祺瑞称“夫不平等条约既倡自英,我国亟宜向英严重交涉,务达取消之目的,还我国关税自由之独立主权,全国国民誓为后盾”。《申报》发表评论或刊文宣传关税自主之必要。财政委员会拟订《关税自主办法大纲》,经北京政府批准作为参加会议的纲领。会议期间,北京民众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关税自主运动。1119日,列强在关于中国关税自主的条文中,基本上接受了中国的主张。

——摘编自杨红林《朝野纠葛:北京政府时期的舆论与外交》


(1)根据材料一,指出晚清中国关税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危害。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洋政府时期中国关税制度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