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232年,大军围困汴京,首将速不台意欲屠城,楚材飞马面见(元)太宗:“将士暴露凡数十年,所争者地土人民耳,得地无民,将焉用之?”太宗疑而未决,楚材再三求,汴梁城一面四十七万户人民,终获活命,禁止屠城遂成定例,《新元史》云:“卒使中原百姓不至践刈于戎狄,皆夫人之力也。”窝阔台(元太宗)任楚材为相,以儒术治国,宠臣质问:“本朝尚式,而明公欲以文进,不已左乎?”楚材说:“且治弓尚须弓匠,岂治天下不用治天下匠耶?”耶律楚材“定税赋,立造作,榷宣课,分郡县,籍户口,理狱讼,别军民,设科举,推恩肆赦”,每陈国家利病生民休戚,辞气恳切,孜孜不已。

——摘培自李志军《耶律楚材:超越了种族和国界的人》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耶律楚材是“超越了种族和国界的人”的理由。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耶律楚材的贡献。
2021-09-1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华大新高考联盟2018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元前497年,孔子带着自己的一批学生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孔子先奔卫国。卫国大夫莲伯玉,以贤德闻名于诸侯,孔子与他相交甚厚。卫国人子夏、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们在卫国有广泛的社会关系,他们的称扬,使孔子在卫国的知名度不亚于在鲁国。孔子弟子子路还试图和卫灵公建立联系,使孔子得到重用。

后来孔子又到过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国,但均未得到重用。虽然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可孔子依然自信极坚,毫不动摇。他说:“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公元前484年,在外颠沛流离十四年后,孔子又回到了鲁国,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育和文献整理等工作方面。

——摘编自李甫云《孔子周游列国为何先奔卫?)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周游列国先奔卫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周游列国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材料       马永顺(1914~2000年),新中国第一代伐木工人,他的一生与大山紧紧连在一起。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黑龙江林区成为支援国家建设的重要物资基地。在艰苦的条件下,马永顺创造了当时全国手工作业伐木最高纪录,东北林区推广了马永顺的降低伐根做法后,一年就为国家增加了1400多万元的财富。马永顺善于钻研,他总结经验并撰写出《安全伐木法》《四季锉锯法》,这两本书之后成为全国手工采伐作业的教材。在伐木的同时,马永顺提出采育结合的原则,保护林中幼树不受伤害,并在春季利用工余时间植树造林。退休后的马永顺,心里一直惦记着种树的事,只要身体还能动,就要上山种树。1991年,已经78岁的马永顺开始动员全家每年跟着自己上山造林。1999年,在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后,他又获得“全国十大绿化标兵”称号。

   ——摘编自中宣部《绿色脊梁上的坚守——新时代中国林草楷模先进事迹》


(1)根据材料,概马永顺的主要历史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永顺做出贡献的客观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永顺体现出的时代精神。
2021-09-10更新 | 111次组卷 | 5卷引用:金太阳百万联考2022届高三9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云贵川桂甘卷)

5 . 材料  北魏平城时代,孝文帝改革州郡体制,河南地区由州镇复合型政区转变为州郡型政区,进而形成以黄河为轴心、诸州并立的政治地理格局。然而,突发性的迁洛事件,成为改变河南政治地理格局的开端。司州政区规划要晚于司州的设置,故而迟至太和十八年(494年)二月,以司州为中心重构河南州郡结构的变革才真正开启。在“罢州立郡”模式下,怀、泰等州并入司州,太和中形成的河南诸州政区格局至此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司州都督区、豫州都督区格局。翌年,二都督区格局随着豫州刺史元干的离任而崩析,豫州“省州置郡”并入司州,司州建置进程进入第三阶段。至此,由迁洛引发的司州建置进程完成,河南诸州政区变局亦随之终结。司州政区的成立及其展开,建立在孝文帝州郡改革而形成的河南诸州政区格局之上,其对后者颠覆性的重构.在北魏地方行政史中具有深刻的政治地理意义。

——摘编自王兴振、胡哲《北魏河南政治地理格局的崩溃与重建——以迁洛时的司州建置为中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改革河南州郡体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河南州郡体制的影响。

6 . 材料       加里波利战役,亦称达达尼尔海峡战役,是一战期间的一次重大战役,有学者将此战役称为“现代登陆第一战”。1914年马恩河会战之后,西部战线进入了僵持阶段,战争转入消耗战模式。西线的僵局和巨大的伤亡使另辟战场的主张在英国越来越有市场。关于在何处开辟新战场,当时的英国国内有三种声音,海军大臣丘吉尔主张的第一种方案(在南线开辟战场)最终得以通过。丘吉尔认为:如果能占领达达尼尔海峡,进而控制黑海海峡,就可以使战争形势大为改观。对于同盟国而言,达达尼尔海峡同样非常重要。德国海军大臣认为:“如果达达尼尔海峡失守,那么我们就在这次世界大战中输定了。”于是,一场规模空前的登陆与反登陆的大战就在这里爆发了。战役分为海军单独作战、两栖登陆作战和撤退三个阶段。由于英国在作战决心、作战准备、作战指挥和战场保障几个方面出现失误,协约国军队尽管付出了巨大代价,仍未能达到战役目标,奥斯曼军队成功守住了黑海海峡的南大门——达达尼尔海峡。

     ——摘编自张超《加里波利战役回顾与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加里波利战役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加里波利战役并指出其历史启示。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国与日本双方基于反俄的共同立场于1902130日签订了《英日同盟条约》。这个盟约可以迅速解决英国在远东的海军力量弱于法俄的难题,维护其在中国的利益,也消除了日本对德国或法国在日俄开战时加入俄国一边的忧虑,日本可以放手准备与俄国开战。英日同盟的缔结标志着英国“光辉孤立”外交政策的破产,英国朝着结盟外交迈出了第一步。此例一开,英国在欧洲的类似行动便接踵而至了。1904年,英国与宿敌法国缔结协约,划分了两国在亚非等地的势力范围,解决了殖民地方面的纠纷。1907年英俄协约签订,英俄解决了在亚洲势力范围方面的纠纷。以上两项协约加上已缔结的俄法同盟,使英法俄三国最终形成了针对德国的协约国集团。

——摘编自孙科斌《从“光辉孤立”到结盟外交——英国光辉孤立政策的推行与破产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前大国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初大国关系变化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郦道元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还,是一个渴望祖国统一的家国主义者。通过对《水经注》的研究,我们可以获悉他的许多高尚思想和高贵品质。依靠他严谨、科学的治学方法和高度的写作技巧,《水经注》成为一部文字生动、内容丰富的不朽历史名著。历来学者对此书的不断研究,终于形成了一门包罗宏富的世界性学问一“郦学”,这就是郦道元为后世留下的一宗宝贵的文化财富。

——摘编自陈桥驿《郦道元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郦道元《水经注》成书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郦道元具有的优秀品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国光于万历五年(1577年)出任吏部尚书,上奏《条议吏治书》,主张官吏选拔与考核不应受个人名声、资历的影响,而应注重真才实学和个人能力,做到用人必考其终、授任必求其当。他重视对地方刑捕官员的任用及考核,提出以地方安危为重,应任当其才而不必拘于资格和凭照。他认为均平赋税、扶贫扶弱、抑制豪强使百姓安居乐业是地方官职责所在,针对地方豪强勾结官吏欺瞒隐漏造成赋役不均、税收难征的弊端,王国光认为应对参与其中和徇情枉法的地方官员采取有效的问责手段。对于官吏调处办法,他认为:“如果才力不勘繁剧、别无瑕疵者,方拟调简;其有瑕疵而才力难以遽弃者,拟以降用;调简者,授以相应简僻地方;降用者,不拘繁简,量才铨补,庶器使得宜,而惩过之典亦备矣。”他重申应区别官员任职.地方公务繁简程度,官吏在简地任职,则“事简而功绪易就”;在繁地任职,则“处繁而谤议易兴”。鉴于此,王国光还提出将府州县各地方繁简逐一重新核定,照旧分为上中下三等。万历皇帝对《条议吏治疏》深表赞同,诸条基本被采纳。王国光是明代高官,他辅佐张居正实行改革,对“万历中兴”起到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栗丽枝《<司铨奏草)所载明万历名臣王国光吏治思想分析》


(1)根据材料,概括王国光的吏治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国光吏治思想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周敦颐(1017—1073年),宋代理学家。24岁以荫受任为洪州分宁县主薄。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调南安军司理参军。转运史王迪受人指使,判杀一罪不当死之囚犯,敦颐据理力争,并拟弃官而去,说:“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迪感动,免去该犯死刑。1065年任永州通判。两年后,摄邵州事,兴学校,复兴孔学。次年,任广南东路转运判官,提点刑狱,“尽心职事,务在矜恕,虽瘴病僻远,无所惮劳”。周敦颐为官30年,职位较低,俸禄不高,但平日俸禄“悉以周宗族,奉宾友,及分司而归,妻子饘粥或不给,旷达不以为意”。其讲学授业,立学旨在教人如何做“圣人”,以“诚”为“人极”,“主静”“无欲”才能“立诚”,达到道德最高境界,其哲学思想对宋明理学影响甚大。传世著作有40篇,后人编有《周子全书》。

——摘编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历史名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敦颐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敦颐的优秀品质。
2021-08-2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衡水金卷2022届新高三8月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