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巴比伦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地中海沿岸各个文明之间存在着相互借鉴和影响的现象,早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就已经被学者们注意到了。德国著名古史学家迈耶的《古代史》本来写的是西方的古代史,但他把地中海地区视为一个整体,因此,从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开始叙述。20世纪初出版的《剑桥古代史》的主编伯里也认为,西方文明的根源不能到西欧和北欧的凯尔特人和森林中去寻找,而要到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那里寻根。因此该书写的是西方古代史,却也是从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开始的。

——摘编自《文化交流与传播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堕落之海”一说源自柏拉图的著名论断。柏拉图认为一个理想城邦应远离海洋这个又咸又苦的邻居,……海洋会使城市充斥商人和小贩,培育的灵魂具有易变和多疑的习惯,从而使公民不仅相互之间不信任和不友好,也对全人类不信任和不友好,并由此产生出众多精巧的罪恶。不唯柏拉图对海洋持有消极看法,古希腊哲学家大多倡导城邦的自给自足。为了减少海洋给城邦带来的恶劣影响,他们所构建的理想城邦大多离海岸有一定距离。换言之,在古希腊哲学家看来,便捷的交通不利于维护城邦的正常秩序。

——摘编自陈思伟《微观生态视角下的地中海研究——评地中海史研究》

材料三   16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作为欧洲主要的远距离贸易商脱颖而出,就把欧洲经济力量的重心由意大利和地中海永远移到了大西洋。由于被剥夺了作为东方贸易主渠道的地位,热那亚成为西班牙的银行家,威尼斯逐渐成为旅游城市,大西洋诸港口则船只往来不断,以其财富声名远扬。

——摘编自(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赵丰等译《世界文明史(上)》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欧洲学者从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开始写西方文明的原因。
(2)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 . 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都处在干旱少雨地区。尼罗河水量稳定,不易成灾,又带来大量腐殖质肥料,所以古代埃及人将洪水之神称为“欢乐喜神”。而两河水量不定,易于成灾,又会使土地盐碱化,因此古代两河流域人将洪水之神称为“恶毒的神”。由此得出(     
A.自然环境优劣决定文明产生先后B.埃及文明的成就高于两河流域
C.自然环境影响人类古代文明特色D.两河流域的农业不及埃及文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汉谟拉比法典》普遍采取案例汇编的形式,每一条都以假设句“如果……”开始。例如,第 249条:“如果一男子雇一头牛,神使之罢工而且该牛死掉,那么租牛者可以神的名义发誓并 且免去责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法典具有明显习惯法的痕迹B.法律规定体现公正与公平原则
C.古巴比伦王国重视保护私产D.法典旨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汇编。石柱上端雕刻的是,汉谟拉比站在太阳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


《汉谟拉比法典》(节选)

19条窝藏他人奴隶并且被抓获者将被处以死刑。

25条任何房屋失火,前来救火之自由民觊觎屋主之财产而取其任何财物者,此人应投入该处火中。

99条倘若自由民以银与另一自由民合伙经营买卖,则彼应在神前均分其利益。200条倘打掉同等地位者牙齿的人将会被敲掉牙齿。

材料二   该法(《罗马民法大全》)提出“没有任何事物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神圣”,并明确指出皇帝拥有的各项权力。该法肯定了教会在国家的地位,它不仅拥有主管道德权利和义务的权力,而且拥有参与国家司法活动的权力,教会法具有民法的效力,教会法庭甚至具有高于世俗法庭的地位。该法继续承认奴隶制,但是规定教、俗各界释放奴隶,改善奴隶的地位,承认奴隶具有人的地位。关于“对人私犯”的责任,无论是较重的或较轻的侵害,一律改为罚金制裁。

——摘编自陈志强《拜占庭帝国史》、刘海鸥《论古代罗马侵权责任方式发展演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特点。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汉谟拉比法典》相比,说明《罗马民法大全》的主要不同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苏美尔神话记载,由苏美尔主要神祇组成的议事会讨论城邦统治者的人选,并授权该人代替城邦神管理城邦事务:当神祇议事会认为该统治者已经无力掌控城邦时,他们在讨论后也有权废黜该人,另立新人。这一神话记载(     
A.折射出对原始民主制的缅怀
B.印证了希腊文化在西亚的传播
C.表明苏美尔城邦的规模较小
D.说明苏美尔存在严格的等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两河流域的亚述人按照苏美尔的模式建造神庙和塔庙,但他们的建筑重心转移到了帝国宫殿上。这些宫殿渐渐形成了史无前例的规模。亚述人的做法,意在(       
A.表现王室的影响和主宰地位B.宣扬亚述人政教合一的政体
C.完整保存苏美尔的世俗文化D.展现神权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7 . 古埃及作为“尼罗河的赠礼”,滋养了平安、繁荣、温和的社会,古埃及人认为合乎道德的行动是为死后继续美好生活所做的准备。两河流域的人们生活变化无常,他们重视今世的生活,追求自身利益的实用主义。这反映出(     
A.古埃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浓厚B.古埃及与两河流域缺乏文化交流
C.西亚文明较古埃及文明更为先进D.生存环境影响社会文化价值取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苏美尔城邦时代,拉伽什统治者埃安那图姆记述自己出身时写道:“宁吉尔苏神提供了创造埃安那图姆的种子,伊南娜神将他投胎在宁胡尔萨格神的腹中”。其主要目的是
A.建立君主专制B.实施严格等级制C.宣扬君权神授D.维护奴隶主权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古巴比伦的浮雕中,受到古巴比伦人崇拜的太阳神沙马什端坐在宝座上,国王汉谟拉比恭敬地站在他面前,庄严肃穆地接受沙马什授予他的象征权力的魔标和魔环。这表明,在古巴比伦
A.君权与原始宗教紧密结合B.君权神授已成为社会共识
C.神权左右了居民生产生活D.王权借助神权来巩固统治
2022-06-01更新 | 719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苏美尔史诗《吉尔伽美什》里叙述里有这样一段描述:“阿!吉尔伽美什,为什么要东奔西走?你所寻求的永生是没有的。神在给人生命那天,就已结注定了死。生命既在神的掌握之中,人是不能作主的。”该描述反映出当时
A.人文精神已经初步萌发B.人类对神的敬仰与崇拜
C.人的思维受制于自然环境D.政权与神权密切结合
2022-05-27更新 | 538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佳合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二十九)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