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巴比伦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下表内容是古代多个国家或地区表示1至5的计数符号。这反映了(     

古印度

美索不达米亚

拉丁语系国家

A.人类文化的多元B.亚非文明的交往C.书写系统的完善D.阿拉伯人的贡献
2023-12-1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九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指出,《汉谟拉比法典》在提供证据和监督裁判方面的规定均与神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法典制定者相信祈求于神明的宣誓能够使约束更为有力,因为他们认为只有神能洞察人的善恶邪直,神对于邪恶之人深恶痛绝。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     
A.具有鲜明的阶级性B.体现了无罪推定原则
C.借助神意维护统治D.强调审判的公平公正
2023-11-21更新 | 40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面为《汉谟拉比法典》中关于婚姻家庭的部分规定。这体现出《汉谟拉比法典》(     
男方交聘金聘礼订婚后,因见其他妇女而拒娶之,女方则占有全部聘金聘礼。
若女方因第三者而拒婚,应赔偿聘金聘礼,且第三者不得娶其为妻。
A.强调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蕴含明显的契约精神
C.旨在倡导良好婚姻风尚D.保障了社会公平正义
2023-11-15更新 | 247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汉谟拉比法典》前言中有这样的词句:“我是威服天下四方的君王,也是神伊纳那的宠爱者。当玛度克命令我照管大地,导民以正义,我以世间的语言建立法律与正义,从而增进人民的福祉。”这说明古巴比伦王(     
A.积极推动王国的封建化进程B.以确立法律来体现统治合法性
C.政治权力受到法律严格约束D.深受罗马帝国法律观念的影响
2023-10-22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9月双基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苏美尔到波斯:管窥古代驿路体系的发展在古代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中。人员与信息的流通起着十分重萼的作田。为了确保国家统治的稳定,人类文明早期阶段的许多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开展道路建设并发展驿路体系。

视角一苏美尔驿站的建立公元前三千纪中期。苏姜尔城邦国家建立,沟通这些城邦之间往来的重求促使驿站系统初具雌形。到公元前21世纪.苏美尔人驿站的建设和管理更加宗基.分为总管、生产部门、服务部等五大部门。苏美尔人驿站只服务于从事公务的政府宣留。苏美尔人国家灭亡后,两河流域南部地区的驿站及交通网络迅速表落。

视角二亚述邮驿制度的改进公元前一千纪的亚述帝国时期。国家内的邮驿采用了更为先进的中继系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信件和信使的分离,从而使信件在到达一个驿站后立刻换成新的信使和骡子进行传递。中继系统只提供给国家高级官员使用,从地中海岸边到亚述帝国腹地的御道全长达到700多公里.利用中继系统在这条御道的首尾两端传递信息。只需花费不到5天的时间。

视角三波斯帝国道路的完善在继承亚述帝国邮驿系统的基础上,波斯帝国最终建立起闻名于世的交通网络。同苏美尔人和亚述人类似.波斯人的道路系统并不对私人商路开放。所有执行公务的人员在各级道路往来通行时.都需持有国王或地方总督签发的旅行许可文件。波斯帝国在御道每隔20公里左右的位置建设驿站,利用信使和专门挑选的快马类似接力赛跑一样依次传递信件,可以在12天内横跨超过2500公里的距离。

——摘编自李智《古代西亚驿路体系的发展与特点》

(1)根据材料分析古代西亚驿路体系发展的原因,并概括古代西亚驿路体系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西亚驿路体系发展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汉谟拉比在位第8、9、24、33年的年名都是开凿河渠之年。第33年的铭文说,他重凿汉谟拉比运河,因而“供应尼普尔、埃利都、乌尔、拉尔萨、乌鲁克、伊新以不断而充足的水源”。这反映出,汉谟拉比时代(       
A.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B.注重交通运输改善
C.国家关注经济与民生D.重视水利工程兴修
7 . 公元前三千纪末期,苏美尔人建立的乌尔第三王朝的国王舒尔基自称:“我是强大的王,万王之王。我四处行走并规整全国的道路。我确立了丹纳(计量单位),我建造了大的房屋(驿站),并在旁边开辟了椰枣园。”由此可知,乌尔第三王朝(       
A.第一次统一尼罗河流域B.已经形成完善的官僚体制
C.试图强化对地方的控制D.驿站系统提高了行政效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著名史诗《吉尔伽美什》记载,乌鲁克城邦在面临基什入侵时,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主张抵抗,遭到贵族会议的反对。但是他的主张在得到公民大会的支持后得以实现。这一记载反映了当时(     
A.两河流域的原始民主制B.古印度种姓制度的衰落
C.古代埃及实行君主专制D.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运作
9 . 古巴比伦人将一年划分为12个月,共360天,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及秋分。古埃及人则把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共12个月,每月30天。为了使太阳运行和尼罗河泛滥吻合,他们在第12月月末加上5天。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不同区域发展水平相近B.文明的多元一体格局
C.天文学成就领先于世界D.农耕文明发展的条件
2023-06-15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十)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汉谟拉比法典》中除涉及较多关于土地买卖和租赁的条款外,还有大量土地买卖和租赁契约。而古城西帕尔遗址考古发掘中也出土了古巴比伦时期的140多个有关土地买卖合同的泥板文书。这反映了古巴比伦(     
A.土地私有较为普遍B.立法蕴含契约精神
C.土地纠纷屡见不鲜D.政府保护私有财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