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01年1月29日清廷发布改革上谕,提出“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器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非西政之本源也”,要求高级官员“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各举所知,各抒己见”,朝廷“斟酌尽善”后,“切实施行”。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清朝政府下诏实行维新变法B.超越了洋务运动学西方的领域
C.允许官员和民间上书言国是D.导致了立宪派和旧官僚的分化
23-24高一上·云南楚雄·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表所示为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的部分商务法规、章程。由此可知,当时(     
时间法规、章程主要内容
1904年公司律规定公司的创办程序、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商办公司与官办公司、官商合办公司“享一体保护之利益”。
1906年奖给商勋章程凡制造新式机器者,奖以三等至一等商勋,赏加四品至二品顶戴。
1907年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凡集股创办企业的华商,根据资本额多少,可分别获一、二、三等子爵和三品卿、四品卿爵赏。
A.洋务运动推动实业建设B.近代工商业得到一定发展
C.商业改制成为新政重心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2024-01-16更新 | 33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05年日俄战争后,国内出现了诸如“日本以立宪而胜,俄国以专制而败”等言论大行其道。慈禧认为,“立宪一事,可使我满洲朝基础永久确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候调查结局后,若果无妨害,则必决意实行。”这反映了(     
A.立宪政体是日本取胜的关键B.新政的功用性目的突出
C.实行君主立宪成为国人共识D.新政结果超越原始动机
2024-01-1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THUSSAT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4届高三1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898年9月,戊戌政变发生后,美国驻华公使康格致函国务卿指出:皇太后决心将时钟往后扳,过不了多久,进步的钟摆就会摆回到皇帝最近开始起步的地方,据此可知(     
A.部分西方人赞同中国变法B.列强伺机干预中国的内政
C.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D.清政府坚守“天朝”心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变法措施

结果

A

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

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

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B

王安石变法:市易法。

“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

C

北魏孝文帝改革:三长制

改变了基层社会结构

D

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A.AB.BC.CD.D
6 . 有学者指出:“他们引进西方资产阶级法哲学中的权利观念,第一次提出中国民权说,超越了过去几千年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民本’思想。”这一“民权”说(     
A.动摇了儒家的地位B.成为创立民国的指南
C.属于三民主义学说D.带有思想启蒙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晚清政府于1901年后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教育方面进行的改革,加快了精英阶层的政治觉醒的过程。这些改革不仅有利于孙中山等激进分子的活动,而且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这些改革(  )
A.直接促使了武昌起义爆发B.阻挡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
C.提升了清政府的治国能力D.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创造条件
2024-01-1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新政期间,由于不分官费自费概以科名奖赏学成归国者,遂使留学蔚为潮流,在20世纪初年出现了第一次留学热,尤其是赴日留学几成一种风气。这一阶段的留学热客观上(     
A.有利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B.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C.促进了中日两国友好往来D.促进了新旧教育的融合
2024-01-0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清廷以新政挽救王朝气数的动机,却换来了推翻王朝以实现改革的结果:新式学堂培养了近代学生,因而造就了成批反封建斗士;新政发展工商,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军淘汰了旧军,结果却铸成了把枪口指向清王朝的武装力量。由此可知新政(     
A.标志着革命时机成熟B.客观上阻挡革命的潮流
C.走向主观意识的反面D.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10 . 清末立宪期间,清廷提出以主权在君的君主国体统摄立宪政体。在革命派提出立宪以变“国体”后,立宪派声称君主国体亦可由国会总揽统治权,与民主国体无异。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A.变革政治体制成为时代需要B.君主立宪制政体更符合国情
C.革命派的主张得到社会认同D.南北政治妥协具有群众基础
2024-01-06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许济洛四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