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一封清末的奏折中写道:“俄罗斯处负隅之势,兵力素强,得以安常习故,不与风会为转移,乃近以辽沈战争,水陆交困,国中有职之士,聚众请求。”这说明(     
A.对俄战争失败迫使清廷政治反思B.革命党人对清廷政府的彻底失望
C.国际局势加强了官员的立宪倾向D.维新变法已经成为知识分子共识
2024-01-0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湛江第一中学、珠海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是1908年的漫画《嫁接》,图中文字为“立宪”“专制”,图中反映的事件(       
A.主要因为革命爆发而失败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C.使清政府摆脱了统治困境D.有利于中国政治的近代化
3 . 鲁迅在《准风月谈·重三感旧》中说道:“我想赞美几句一些过去的人,是光绪末年的所谓‘新党'。甲午战败,他们自以为觉悟了……”,材料中的“新党”主要指的是(     
A.林则徐和魏源B.李鸿章和张之洞C.康有为和梁启超D.孙中山和黄兴
2024-01-0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仪征市精诚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测模拟考试(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清末新政中推行的教育改革,是想造就“尊崇孔教,爱戴大清国”的人,但无论是在国内新式学堂还是在留学生中,清政府并没有获得多少为己所用的人才,反而出现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的知识分子群体。该材料旨在说明清末新政(     
A.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B.推动了思想解放
C.挽救了清王朝的危机D.传播了民主科学思想
2024-01-0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祁阳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据统计,从全国范围看,清末省咨议局议员的出身背景中有功名的士绅阶级占91%。其中进士占4.7%,举人占19.1%,贡生占29.7%,生员占37.5%;国外留学者约占20%,以留日者居多。多数议员均曾在中央或地方政府中担任过职务,尤多中上级官吏。这一情况体现出(     
A.清政府面临的统治危机得到缓解B.地方政治参与的增强激化了社会矛盾
C.地方精英是推动新政的重要力量D.中央权力下移促进了选官制度的变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乾隆曾下达谕旨“骑射国语,乃满洲之根本,旗人之要务”。1905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国言语,全国皆归一致,故同国之人,其情易洽……兹拟以官音统一天下之语言”“各学科均以汉文讲授”。1911年颁布《蒙藏回地方兴学章程》要求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汉语教育。据此可知,晚清时期(       
A.中央对地方的管治力增强B.现代中华民族意识发轫
C.“国语”内涵并未质变D.国家通用语已全面普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00年,丹麦人鲍尔森在天津成立电话公司。1905年,清政府建成北京、天津、塘沽之间的复线电话线,同时购买了鲍尔森的电话公司,改为官办,聘丹麦人罗泰为工程师。这折射出当时(     
A.列强支持清廷的新政改革B.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
C.商业的经营形式发生变革D.中国通讯事业受制于外国资本
2023-12-2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宣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康有为《上清帝第七书》中说:“职窃考之地球……惟俄国其君权最尊,体制崇严,与中国同。其始为瑞典削弱,为泰西摈鄙,亦与中国同。然其以君权变法,化衰为盛⋯⋯故中国变法,莫如法俄,以君权变法,莫如采法彼得。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而已。”康有为旨在(     
A.说明变法对于中国转弱为强的重要性B.强调托古改制是历史必然选择
C.借助西方先进理论以减少变法的阻力D.揭示俄日制度和变法的差异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统计,1905年中国新学堂已达8277所,学生为258873名,另外还有约400所高等专业学校。此时新式学堂大量出现的原因是(     
A.洋务运动B.清末新政C.民国创立D.中共成立
2023-12-2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清末新政期间,政府开展教育改革并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不仅要求各中小学堂须开设地理、物理、化学等科目,还须开设“读经讲经”科目,要求“中小学堂宜注重读经以存圣教”。这些规定(     
A.对传统教育进行了价值重估B.折射出教育近代化转型的艰难
C.体现了基础教育体系的僵化D.旨在推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