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大钊认为:“关于井田制度……为谈政者一种理想的土地制度,则确为事实,而原始经济的状态,有一个土地共有的阶段,亦确是人类生活的普遍现象。”蔡和森在《社会进化史)一书中提出“村社集团产制”,认为:“所谓三代以上(夏商周及更早的时期)的‘井田制’及以后模仿或梦想井田制而发生的‘授田”均田’班田”“限田’等制度与学说,莫不为远古集产制度(土地公有制)之遗影。”郭沫若认为孟子所描述的井田制与奴隶社会的理论是相悖的:‘土田与臣仆人民共为赐子之品物,是证明周代已经实行土地的分割,这和井田制是根本的不相容。

——摘编自孙顺顺《我国近代社会思潮中对儒家井田制的重构》

材料二     大规模的拓荒以及随之而来的荒地垦辟的完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这一历史进程的完成,一种新的土地法律制度需要建立。商鞅推行的“开阡陌”“封疆”正是实施的这种法律制度之一。“阡陌”泛指田亩间纵横交错的小径,不是亩、顷的界划。“村疆”是在田亩中划定所有权或占有权的疆界,并做上标记。固化这种权利的意义在于使人们的“赋税平”。随着战国授田制的完结,土地私有制确立起来。秦统一中国后,又在全国范围内“令黔首自实田”,从而确立了新的封建土地制度。后人评价商鞅的田制改革“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

——摘编自阿明《“为田开阡陌封疆”辨》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井田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先秦时期实行“井田制”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封建土地所有制在秦朝得以在全国确立的原因。
2021-11-10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九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1894年,中国几种主要农产品商品增长率大致如下:粮食为59.2%,棉花为32%,土丝为105%,茶叶为79%。这表现出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传统的“重农轻商”思想受到批判,清政府迫于形势也不得不改弦更张,变抑商为“恤商”。在开埠通商的驱动下,近代商品市场迅速发展,大批洋货输入逐步排挤土货,成为市场上的主要商品。洋行、买办商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与发展,取代了原有的官商、私商地位,成为市场上的主导力量。

——摘编自李颖《中国近代市场变迁及市场经济的产生》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之后,长期因扰我国的短缺经济时代基本结束,买方市场形成,扩大需求成为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城乡居民生活向小康目标迈进的同时,工业化也进入中期阶段,工业发展和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和解决城市建设和农民工问题成为当务之急;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经济结构调整的途径转向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和存量重组。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政府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主角,而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大和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加,我国的投资能力也迅这提高。此外,我国政府的财力也越来越大,既能够承担起诸如三峡工程这样投资大的高效工程,也能够承担起诸如“退耕还林”、治理污染这样的“不赚钱”项目。

——摘编自武力、张林鹏《改革开放40年政府、市场、社会关系的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90年化后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与六部平行,主管边疆民族事务,为使管理规范化,制订并不断修订补充《理藩院则例》《回疆则例》等法规,通令实施。在地方,在加强中央集权、保证政令统一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因俗而治,采用适合当地民族社会的统治体制,而不强求划一。制定笼络安抚少数民族上层的各项政策,如封爵、给俸、年班朝觐、联姻等。从治国需要出发决定对待各种宗教的方针政策。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近代以来,在国家四分五裂、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御外侮,为维护国家主权统一、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频繁迁徙,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面积广大,自然资源丰富,但与其他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各地区的共同发展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摘自《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归纳清朝巩固统一措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统一措施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并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3)综上,谈谈你对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认识。
2021-12-02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行,革命根据地先后出版了《红孩儿读本《共产儿童读本》《少队游戏》《少队体操》《先苦后甜三字经》等系列充满了革命气息的教科书。19378月毛泽东在《为动员一切カ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一文中指出,“实行以抗日教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抗日根据地教科书的编写呈现繁荣局面。如,太岳文化出版社出版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课本》、太行文化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战时读本》等,这些教材讲到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讲到了怎样争取战争的胜利以及世界的和平,甚至专门有一课叙述如何建立新的中国。

——摘编自李彦群《抗日战争时期的教科书出版与历史使命》

材料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贯彻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国家相关机构着手审读、修改、新编统一的教科书,在思想、内容、编写体例、课程策略、学科性质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工作模式:课本之外编写辅助教学用书、各方人士参与其中、变个人著述为集体编纂、全国统一定价等。当时的这些做法对新时代统编教材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摘编自张金桐、李云龙《除旧与开新:新中国成立初期统编教科书编纂特色刍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编写教材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着手新教材编写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教科书编写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纵观历史,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由简单到复杂,由草创到成熟,历经了选贤任能制、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等四种主导制度。中国的科举制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官考试制度,唐朝统治者为了适应封建经济与官僚政治的高度发展,改进了科举选官制度,使得科举制度进一步走向了成熟。但唐代举子在参加科举考试前,要进行“行卷”,投“行卷”是为了“公荐”,“公荐”就是声望地位较高的公卿大臣向考官推荐考生,而这种考生一旦考中便和考官结成很深的师生裙带关系。同时,科举考试内容单一,过分强调文学诗赋,而忽视了其他促进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文化知识,尤其是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忽视,使广大知识分子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生活,全部集中在这条狭窄的出路上奔走竞争,把人的思想束缚、禁锢于一定范式中,造成中华民族在表面的文化繁荣下日益走向空洞衰弱的颓唐之势。

——摘编自徐惠婷陈一琳《唐朝科举制度的影响和启示》

材料二   西方“文官”只限于非选举产生和非政治性任命的政府文职工作人员,是国家机关中从事日常行政工作的事务官。凡职业文官都要经过竞争考试,如1870年英国枢密院规定:凡未经考试并没有文.官事务委员会及格证书者一律不得从事任何文官职务。许多西方国家的法律规定,职业文官不得参加政党或工会;不得兼任议员;不得公开发表政见,对政府任意批评。政府不能轻易地解除文官的职.务,依照法律一直服务到退休为止。西方将文官分为若干门类和等级,编制出各类职位的名称标准和级别,并以此为准绳,来处理文官的任用、工资、升职、转调范围、培训以及退休等问题。文官只对法律和法定的职权负责,对国家、对民众、对上司、对下属都是一种法定的关系,其在行使职权和执行国家公务时,都须有法律的依据,若违反法律,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摘编自宋欣《西方文官制度的基本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唐朝科举制度的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归纳西方文官制度的基本特征。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文官制度对国家治理影响的相似之处。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时期,民族关系的热点和焦点在北方,特别是与匈奴的关系。秦汉之际,匈奴的势力逐渐强大,从高祖到汉武帝即位初,汉匈都一直有和亲之约。但从汉武帝开始,汉匈双方发生了近五十年的战争,到汉光武帝时,匈奴分裂南北两部,南匈奴附于汉,走上了与汉民族融合的道路,北匈奴被迫西迁。匈奴势力进入西域后,通过乌孙间接地开始控制西域,而汉朝通过和亲使政治势力进入西域,使匈奴势力呈消减的趋势,到汉昭帝时,匈奴势力有抬头之势,宣帝继位后出兵匈奴,加上匈奴内部不.和,逐渐结束了匈奴对西域的控制,西域都护成了西汉的一级地方政权。秦始皇时开始对西南少数民族进行治理,到汉武帝时,为了断匈奴臂,派张骞出使西域,加深了汉武帝对西南少数民族的认识,最终设立益州等郡进行管理,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的关系。

——摘编自王文光《秦汉时期民族关系互动述论》

材料二 清朝入关后,随着对边疆地区统治的扩大,理藩院职掌范围也扩大到西北、西南边疆地区,成为清朝管理少数民族的中央机构。在东北地区实行军府制,设立将军,兼管军政和民政;在西北地区主要采取军府制统治,设伊犁将军,总统天山南北的军务与民政,并设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队大臣等;在北疆的蒙古族聚居的地区推行盟旗制度;在西藏地区则根据当地的宗教信仰特点,通过西藏的上层,实现政教合一的统治体制;其他如在西南地区仍袭明制,实行土司制度。清政府通过封爵、给傣、联姻、朝觐制度等措施,极尽拉拢、抚绥少数民族上层人物。清政府在东北、外蒙古和西北边境,设置了一系列军事哨所,此外,清政府还在东北、西北、蒙古地区设置台站,开辟驿路。

——摘编自张艾力娜布琪《清代民族政策略论》

材料三 按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各少数民族依法享有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同时享有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事务的权利。民族自治地方的自力更生和开拓进取,加上国家有力的扶持和帮助,特别是从2000年以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使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又新建许多工业项目,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加快了民族地方的发展。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强调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的原则,充分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权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极大地凝聚了民心,顺应了民意,反映了民情,从制度上彻底粉碎了国内外分裂势力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野心。

——摘编自陈国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由来及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意义。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关系的认识。
7 . 材料题:

史料一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

——《史记》

史料二 春秋中期,随着中原各国的强大与争霸,戎狄蛮夷先后被征服、吞并,如西戎为秦所驱,赤狄、白狄为晋所灭,莱夷为齐所灭,濮夷为楚、鲁所灭,蛮为楚所灭。到春秋末年,戎狄蛮夷逐步被华夏所同化,华夷差别慢慢地消失了。

——《国史概要》


(1)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归纳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渐崩溃的原因。
(2)孟子认为“春秋无义战”,也有人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与兼并战争是灾难性的战争。据史料一、二,谈谈你是如何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与兼并战争的?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的维新思想,是在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不断加深和清王朝专制危机日益加剧的形势下产生发展起来的。由于中国之前的闭关政策,中国成了隔绝世界的孤岛,戊戌变法可以说是闭关以后,中国文化突然落伍,受刺激的优秀民族必然奋起的抗争。另外,坚船炮利政策之失败,列强之集中环攻等,一些有远见的中国人就想来一番彻底的改革和维新。维新运动的代表首推康有为。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一个重要理论手法是仿洋改制,即提倡仿效外国变法,通过论述外国变法改制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的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指导。此外,康有为还运用了托古改制,这在当时的中国思想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促进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同时也吸引了一批要求革新的知识分子,成为他宣传变法的得力助手和推进维新的骨干分子。康有为本想利用托古改制减少变法阻力,提高自己的成望,吸引广大士大夫。但却事与愿违,他的托古改制理论不仅不能为多数士大夫知识分子所接受,反而招致士大夫阶层群起而攻之。

——摘编自江银曼《论戊戌维新的政治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维新思潮出现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经济角度看,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国家,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这意味着,与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所处的地位相比,美国面临着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挑战。

——摘自19717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二 随着时代发展,现行全球治理体系不适应的地方越来越多,国际社会对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国际社会大家的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使关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张转化为各方共识,形成一致行动…

——摘自习近平在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对美国形成挑战的具体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今世界出现的新的国际治理组织和治理机制,并指出中国为促进球治理体系变革提出的构想。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受工业革命影响,英国伦敦人口在1831年达到159.5万人。当时,伦敦虽然形成铁路干线的基本格局,但并没有解决城市严重的交通堵塞问题。不过,铁路建设为后来伦敦地铁的修建积累了经验,准备了人才和技术的条件。市政律师查尔斯·皮尔森提出修建地下铁路的建议,并做了大量游说工作,使修建地铁的法案在1854年获得伦敦市议会的通过。伦敦市政府组织强烈支持地铁工程,并购买了价值200000英镑的都市地铁公司股份。经过四年施工;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于1863年在伦敦正式开通。地铁不仅使人们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往返于居住地和工作场所之间,而且把大量市中心人口疏散到郊区。1877年,伦敦区域地铁线路延伸至威斯敏斯特,从而推动了贝德福德公园的开发。还有在肯辛顿附近举办过许多展览会,每年大量游客都蜂拥而至,这主要归功于地铁公司发行了只需1便士的往返票。

——摘编自贺鹭《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地铁》

材料二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北京地铁于1965年开工。作为中国的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修建包含着无数创业的艰辛。由铁道兵等组成的施工队伍,仅用了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地铁一期工程就建成通车。受“适应军事上的需要,兼顾城市交通”的建设方针影响,北京地铁建成了一条不符合运营要求的“战备线”。1978年,北京地铁全体职工经过许多不眠之夜的连续奋战,改造和整治设备,为首钢等西郊大厂上万名职工提供了上下班交通工具,为他们每天减少一个多小时的出行时间,而且为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地铁从战备型向运营生产型过渡起到关键作用。1996年,北京地铁开始实行3分钟间隔运行方法,地铁早、晚高峰的拥挤现象得以缓解。在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鼓励和引导中心区人口、产业向新城转移,由地铁等方式组成交通网连接通州、大兴等新城。到2050年,中心区至较远的卫星城可在70分钟左右到达,为把北京建成宜居城市提供便捷、舒适、环保的交通服务。

——摘编自王德兴《北京地铁40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伦敦地铁修建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北京地铁修建的特点。
(3)根据材料,简析伦敦地铁与北京地铁建设产生的共同影响。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