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89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大津巴布韦是古津巴布韦国家首都的遗址,由石块垒砌而成。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大津巴布韦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津巴布韦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A.一度控制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
B.击败马里,确立了西非霸主地位
C.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
D.是南部黑非洲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
2024-05-1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美洲大陆地域辽阔,物产丰饶。作为古代美洲大陆的居民,印第安人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古代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三大文明的共同之处是(     
A.最早培育了作物玉米、番薯B.创造了字符众多的象形文字
C.修建了完善的道路交通系统D.因为殖民入侵导致文明毁灭
2024-05-1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9世纪末期,欧洲主要列强都制定了针对非洲的计划。英国制定了“从开普敦到开罗”的“二C计划”;法国提出了“从塞内加尔到索马里”的“二S计划”;德国则提出了斜贯非洲大陆的计划。这些计划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西方列强争夺非洲的矛盾加剧了B.三国在侵略非洲问题上相互妥协
C.西方殖民者扩大了在非洲的影响D.非洲在经济上极度依赖西方列强
2024-05-18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成祖初年,对日本来贡曾“厚礼之”。此后,因其多次朝贡逾制,明政府向日本重申“十年一贡,人止二百,船止二艘”的规制并严格执行,日本即基本中断了与明廷的交往。与此情形类似,其他一些国家也逐渐“朝贡不常”。这反映了当时(     
A.中国对日贸易出现逆差B.日本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朝贡贸易缺乏动力支撑D.海禁政策取得显著成效
2024-05-18更新 | 204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6月份学情反馈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表所示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的概况。

时期概况
西周形成中国最早的冠服制度,服饰的材料、颜色、纹饰均与身份地位挂钩,体现出尊卑等级。
贵族在不同的场合下,穿的衣服也各不相同
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各民族的服制多样,与西周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窄袖短衣的胡服传入中原地区。赵武灵王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服制改革,是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服制变革
秦汉服制归于统一。随着染织、刺绣、金属加工工艺的发展,服饰的装饰丰富,丝织品的色彩艳丽
魏晋南北朝胡服流行,其窄袖紧身、圆领的特点也被汉民族的服饰所吸收。孝文帝改革,一度改穿汉服。南方的士人为彰显个性,往往袒胸露臂,披发跣足
隋唐服饰色彩艳丽,重装饰,女子着装开放。胡服与外国服饰流行
宋代着装趋于拘谨保守,色彩不再艳丽,风格上倾向于质朴、洁净、自然、淡雅
服制混乱,汉服与胡服既并行不悖又相互融合
服制沿袭唐制,禁胡服。明中叶以后,服饰的材料、质地与样式均追求奢华艳丽,重装饰。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强制推行剃发易服,强迫汉人改穿满族样式的服装

——摘编自邓凌虹《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中的沿袭与变革》

提取材料信息,围绕“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6 . 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的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a处处于低潮受西汉尊崇儒术的影响
B.b处处于高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推动
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思想的冲击
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时期批判思想的推动
2024-05-13更新 | 91次组卷 | 95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大连二十中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7 . 辽、西夏、金等政权除自身铸币外,多仰赖南方宋钱。苏辙称:“(辽)北界别无钱,公私交易,并使本朝铜钱。”宋人张方平也曾说:“钱本中国宝货,今乃与四夷共享。”这反映了(     
A.铸币水平呈现地域差异B.经济发展冲击夷夏观念
C.货币互通助推经济交融D.宋朝海外贸易处于优势
2024-05-13更新 | 24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24-1928年间,私人企业在苏俄人工业中所占比例不超过5%,但在小工业中达到75%;私人企业在苏俄部分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为:缝纫工业70%,制鞋工业70%,食品加工业34%,皮革工业27%。私人企业的发展(     
A.降低了工业劳动生产率B.延续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有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D.突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2024-05-12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新文化运动期间,产业工人中女工占比超过35%,主要集中在轻纺工业和经济较发达地区;各种妇女团体及报刊竞相涌现,其中妇女报刊达30余种。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国家产业结构有所调整
C.西方思想冲击传统观念D.政府的社会控制力减弱
2024-05-12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二模)历史试题
10 . “风教”是传统儒学提倡的治化之道,强调德行操持以醇厚世风、彰行教化。清初思想家唐甄主张:以富民为先,从尧舜风教之治;以勤俭为守,兴布衣德政之教;以谨省为要,尚君子为学之风。这体现了(     
A.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B.农商并重的经济主张
C.治国富民的政治思想D.经世致用的治学态度
2024-05-12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