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随着英国经济的发展、新兴阶层的出现,他们极力要求参与国家政事,他们以议会为阵地,反对王权。经过1688年的“光荣革命”,使英国政体由君主专制转变为君主立宪制,并通过1689年的《权利法案》和1701年《王位继承法》等一系列法案,使英国议会在限制王权的同时,也扩大了议会权利,并且为英国的国家制度规定了新的基本原则。在随后的几个世纪,议会制度在西方国家纷纷建立起来,现代议会民主进入崭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纯云《英国议会制度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   联邦议会是德国最高的立法机关,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组成。联邦政府首脑为总理,是国家机构中最有权力、最有影响力的关键人物,由立法机构最大政党的党魁出任;总统由各政党提名,由联邦议员与同等人数的各州议会代表组成的联邦大会产生,不拥有实际行政权力,其主要职责是签署并公布法律、法令。

——摘编自连玉如《浅议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治体制特点》

材料三   代议民主制体制的首要原则是保证国家的主权充分持久地保留在全体民众手中,最实质性的问题就是公民的选举权,选举制度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此外,政党政治也是民主选举和代议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不同政党的不同政见和政策方案的存在为选民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议员大都是由政治家充任,这种职业主义的原则保证了现代代议制的良好运行。虽然代议制本身具有无法克服的弊端,但仍是目前最基本的民主形式。

——摘编自邢晓红《论代议制的产生原因及运行条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源,并指出英国政治所确立的“新的基本原则”。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德国政治体制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代议制民主的作用。
2022-01-1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首先于1816年实行金本位制,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各国和日本等国相继仿效。由于当时英国在世界经济中占突出地位,所以它实际上是一个以英镑为中心,以黄金为基础的国际金本位制度。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发行机构应严格维持本国货币的定含金量,而且允许买卖黄金;黄金在各国间应能自由流通;各国的纸币发行总量,应与货币发行机构的黄金储备存量保持固定的比率。但是黄金生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生产增长的幅度,同时,1913年末,美、英、德、法、俄五国占有世界黄金存量的三分之二,削弱了其他国家金币流通的基础。一战爆发后,各国都脱离本国的黄金储备大量发行纸币,又禁止黄金外流,因此国际金本位制实际上陷于瘫痪。经济危机时期,为了防止黄金大量外流,各国纷纷限制黄金在国际的自由流动,使得当时已经十分脆弱的国际金本位制最终崩溃。

——摘编自童西琳《国际金本位制和金融全球化》

材料二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内没有金币流通,黄金不再起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各国用所持美元兑换黄金有一定限制,如只许各国中央银行与政府机构兑换,兑换量受美国黄金储量的限制;其他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一旦美国经济动荡不定,其他国家的货币也将发生动荡。双挂钩制度的建立使美元处于等同黄金的地位,因而美元成为各成员国的主要储备资产,美元享有一种特殊的地位。如果美元汇率下跌,其他国家的官方金融机构就需要大量抛出本国货币,买进美元,促使美元的需求增加,美元汇率回升,结果这些国家的货币流通量增多,加剧了世界通货膨胀。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各国不能利用汇率的波动达到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只能消极地实行贸易管制,或放弃稳定国内经济的政策目标。既没有对那些不能一贯执行体系规则的国家实行严厉制裁,也没有对那些在某些条件下维持合作行为的国家提供充足的金融资源。

——摘编自刘生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机制、内在缺陷及历史作用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金本位制的作用并分析其崩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的缺陷。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影响世界货币制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3 . 【资本主义福利制度】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长期萧条,失业问题日趋严重,工人运动高涨,社会矛盾逐渐激化。德国俾斯麦政府对工人运动运动除了镇压之外,也实行社会改良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笼络工人的手段。188318841889年,德国先后通过《疾病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老年及残废保险法》,许多欧洲国家也借鉴和学习德国。1911年,英国还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全国性的、强制性失业保障法和国民健康保险法。

——摘编自陶承德等《科技革命与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

材料二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大众通过民主制度向政府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迫使政府为了增强合法性,避免导致大众退出社会合作,同时为了减缓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竞争压力,建立了社会福利制度。结果,社会福利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不断攀升,20世纪60年代达到最高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自由主义者开始怀疑这些支出的正当性和效果,他们怀念低成本的政府,他们认为这种做法代价过于高昂,将破坏社会财富的生产和社会风尚。

——摘编自【美】维托·坦齐等《20世纪的公共支出》,【法】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国俾斯麦政府对待工人运动的主要特点,并归纳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07年,中国水下考古部门和广州打捞局合作,将“南海一号”沉船打捞出水。截至2019年底,船货已提取完毕。沉船长22.15米,宽9.85米,舱深2.7米,属于远洋贸易船。全船用舱壁板进行分隔,共分为15个货舱。船货品类丰富,而以瓷器、铁器为大宗,瓷器以德化窑、磁州窑、龙泉窑和景德镇窑的产品最为多见。此外,还有漆木器、金银器、金叶子、银锭、铜钱及大量的个人物品,如戒指、手镯、臂钏、项链等,以及动植物残骸、矿石标本等。另据最新的样品检测数据,“南海一号”上已经发现丝绸遗留的化学成分。据出土文字材料,该船的年代当在12世纪末。

——摘编自姜波《港口、沉船与贸易品》

(1)材料中的“南海一号”作为史料,可以用来研究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商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南海一号”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史料价值。
2024-05-14更新 | 181次组卷 | 3卷引用:押第17题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5 . 【世界市场与大国关系】

材料一   从棉花贸易的主要供给者——美国来看,棉花、小麦和烟草出口在18201860年占美国全部出口的70%以上,其中多为棉花,其棉花产量大部分用于出口,在整个19世纪出口占产量比重稳定保持在60%以上。从棉花贸易的需求者——英国来看,英国的棉花消费量远超过其他国家,1890年前甚至远超过欧洲大陆整体的棉花消费量;1820年英国进口美棉占其棉花进口的74.7%,1880年为72.36%。

——摘编自孙泽生《贸易媒介与资源性商品定价》

材料二

年度英对美进出口贸易额占比
(单位:%)
美对英进出口贸 易额占比
(单位:% )
占英国总出口额占英国总进口额占美国总出口额占美国总进口额
186016.221.349.438.3
189012.123.050.223.0
19107.217.428.117.0

——整理自黄正柏、梁军《从冲突到和解——近代英美关系考察》

材料三   1898年美西战争之后,美国力量的迅速崛起使欧洲国家中产生了“美国威胁论”。19世纪末英国开始了从美洲战略撤退的进程,20世纪初期英国多次在英美外交纠纷中主动向美国让步。处于崛起过程中的美国虽然也曾卷入战争,但更多的是回避与列强迎头相撞,特别是对当时的霸权国家英国,美国一边表现出友好的一面,一边把实现本国的利益摆在首位。正是这种应对英国的策略,使美国增强了国际影响,并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走向全球舞台的中心,成为世界大国。

——摘编自李维永《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美国崛起过程中对英政策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英美贸易关系的显著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20世纪初美国对英政策产生的影响,并从大国关系的角度总结历史结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世纪英国城市按照其起源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源起于古罗马,在黑暗时期幸存的城市,如伦敦、约克等。二是原是军事基地发展起来的,获得商业成功后发展成的城市,如牛津、诺丁汉等。三是由村庄聚落有机发展起来的城市。如白金汉郡的Wycombe等。四是防御性乡镇,如Hull河上游的Ludlow等。总体来看,这些城市的规模都还不大,形态和布局相似。……在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乃至全世界城市的人口数量都在短时期内迅速增长。1837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内,人口超过10万的大城市,包括伦敦在内就有6座,而在1891年增加到24座。在1801年英国仅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的城市人口就达到了300万,到了1850年左右,已经占其总人口的50%。伦敦在这一时期更是成为了当时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样板。……英国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工业化推进的城市化速度过快,而城市的基础设施等并没有完善,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和生态问题。1903年和1920年,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为理论依据的两座城市建立了,莱奇沃思和韦林。这两座城市被称为花园城市,她们也是“新城”的前身。

——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中世纪和工业革命时期城市兴起特征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新城运动”兴起的背景。
2024-01-0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G6教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结婚的男女双方不得不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论双方当事人在结婚这件事情上毫无自主选择的权利。中国古代家长对于子女结婚的包办,大多是从“传宗接代”的目的出发,而忽视子女的个人选择。同时中国古代结婚制度中的结婚程序繁多,自西周时期首创的“六礼”,虽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简化,但作为传统习俗仍一直延续下来。

—摘编自潘文波《中国古代结婚制度之演变及其启示》

材料二 陈旧的婚姻观念总要被不断进步的社会所抛弃,鸦片战争后,尤其是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同时也吹响了近代中国婚姻观念变化的号角,古老的中国拉开了婚姻观念变革的大篆。封建包办的婚姻逐渐被废弃和淘汰年轻人在选择婚姻时有了自己的判断和自主权。爱情、自由、平等、尊重等信念被注入新的婚忘观念腐朽的、不平等的婚姻观念和模式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一时期的婚姻观念变化主要体现在婚姻目的的变化、婚姻媒介的变化、婚姻决定权的变化、择偶标准的变化、夫要关系的变化。

—摘编自王莹《中国近代婚姻观念变化之梳理》

材料三 19世纪末,英国一些贵族虽有光荣的头衔,却缺少支撑门面的钱财,他们明显地感受家道中落,入不敷出。于是,贵族也十分渴望得到工商阶级的扶持,来弥补自己经济上的亏空。这种需求和“暴发户”(资产阶级新贵族) 的需要极易一拍即合,形成互利的合作。这种合作的最好方式是联姻,联姻的结果是皆大欢喜。贵族们获得了财富,从而能更神气地保持贵族的风度和体面;“暴发户”则使子孙们获得了光聚的血统,从而在上流社会中挣得一席之地。

—摘编自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近代婚姻观与中国古代婚姻观的最大差异。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贵族与资产阶级新贵族联姻的婚姻观。
(4)综上,谈谈你对不同时期出现不同婚姻观的认识。
2024-05-05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押第18题 中国近代化(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工业生产的流程日益复杂,规模不断扩大,各种不同门类、不同规模的工业企业在地域渐趋集中。19世纪上半叶,伦敦、曼彻斯特创建了一批新型的大学和中等学校,这些学校把实用科学技术放在首位。城市重视教育发展,在民众间普及教育,结婚登记材料显示,1840年,城市男子中有66%的人能签署结婚登记书,1870年上升到80%。在城市化过程中,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超越了土地贵族,从18世纪下半叶起,资产阶级提出了改革议会代表的选举制度,废除保护关税制度,实行自由贸易,消除政治领域中营私舞弊现象的主张。

——摘编自王章辉《近代英国城市化初探》

材料二   1843年到1893年间,长江下游地区的城市化率从7.4%上涨到10.6%,岭南地区从7.0%上涨到8.7%,长江上游地区从4.1%增加到4.7%。当现代化的科技和资本在改变城市的同时,农村还重复着几千年前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随着差异的扩大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全面对立,使得整个社会的转型更加困难。原来的城市平民社会以农民为主体,晚清时期出现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城市空间出现新城区、旧城区和棚户区贫民窟同时并存的现象,由此产生一系列的城市问题,给城市治理带来巨大挑战。

——摘编自顾强、张钊铭《从城市化到城市治理:晚清时期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逻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城市化在英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晚清时期中国城市化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024-03-03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首是唐律最为发达的法律制度之一,唐律中自首制度的律文较多,与自首有关的律文主要规定于《名例律》和《斗讼律》之中。在《名例律》中就规定了自首的基本原则:“诸犯罪未发而自首者,原其罪。”《唐律疏议》曰:“过而不改,斯成过矣。今能改过,来首其罪,皆合得原。”唐律自首的成立条件:自首前提必须是“犯罪未发”;如实陈述自己的犯罪行为;向法定官府自首。不能适用自首制度的特殊情形:杀伤之罪;“于物不可备偿”之罪;事发逃亡者;越度(关卡)关及奸之罪。

——刘琬淇《唐律疏议之自首制度》

材料二   《唐律疏议》是历代刑法的集大成者,其中定罪量刑所体现的诸多刑罚原则和制度都充分吸取了历代刑事立法的技术和经验,并在前人基础上有所深化和创新,自首制度也不外如是。唐初尊奉儒家思想,在立法上特别重视礼法结合,唐律的“一准乎礼”正是前代礼法结合思想自然引进的结果。唐初由于均田制的推行,农业生产大大发展,社会平民财产比以往有所增加,而相比于动荡时期的劫盗行为,此时无论是“强盗”还是“窃盗”,其社会危害性均有明显降低,已不能仅用简单的严刑峻法来规范。

——陆江宁、陆超楠《论<唐律疏议>中的自首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律自首制度中所体现出的立法思想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律自首制度的立法基础。
2024-01-0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G6教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狱有死囚,岁夕,撼行狱,愍之,曰:“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岁人情所重,岂不欲暂见家邪?”众囚皆涕泣曰:“若得暂归,死无恨也。”撼悉开狱出之,克日令还。掾吏固争,咸谓不可。撼曰:“此虽小人,义不见负,自为诸君任之。”至日,相率而还,并无违者,一县叹服,号曰圣君。

——《晋书·良吏曹撼传》

贞观六年,十二月辛未,亲录囚徒,归死罪者二百九十人于家,令明年秋末就刑。其后应期毕至,诏悉原之。

——《旧唐书·太宗本纪》

材料二   太宗以英武定天下,然其天姿仁恕。初即位,有劝以威刑肃天下者,魏征以为不可,因为上言王政本于仁恩,所以爱民厚俗之意,太宗欣然纳之,遂以宽仁治天下,而于刑法尤慎。

——《新唐书·刑法志》

材料三   唐太宗与宋代若干时期大赦情况对比

帝王名在位(年数)大赦(次)
唐太宗236
宋太祖179
宋太宗2011
宋真宗2616
宋仁宗4220

——据《历代刑法考》和《宋史·本纪》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太宗的做法所体现的唐代法律的特征。
(2)北宋政治家欧阳修在《纵囚论》中说:“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立异以为高”“逆情以为誉。”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欧阳修观点的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