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17 道试题
1 . 1492年哥伦布把从美洲带回的可可豆作为礼物献给西班牙国王和王后,此后巧克力的饮用方法及制造工艺也相继传入欧洲,后经欧洲人的开发利用,它由饮料又发展成一种代表欧洲饮食文化特色的食品。由此可推断巧克力(     
A.原料在欧洲广泛种植B.消费对象是社会上层
C.制造的工艺不断提高D.彻底改变欧洲人饮食
2 . 甲午战后,为筹措对日赔偿,时任督办铁路事务大臣的盛宣怀认为“不可全借洋债”,而必须“借用本国民债”。为此,他上呈《自强大计折》,并附“请设银行片”,向光绪帝奏请开设银行,并很快获得批准。1897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成功创办,并先后在北京、天津、汉口等多地设立分行。由此可知(     
A.外国经济侵略受到了有效遏制B.主要为洋务企业提供贷款和汇兑服务
C.新型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中国D.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得到成功实践
2024-05-2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铁路修建概况
1876中国土地上出现了第一条铁路,即英国资本集团采取欺骗手段擅筑的吴淞铁路,
但经营了一年多, 就被清政府赎回拆除了。
1881清政府洋务派主持修建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路的序幕。
1903中东铁路正式运营, 这是列强通过修建铁路攫取中国资源的标志。
1909我国第一条自行设计并修建的铁路——京张铁路全线通车。
1911截止辛亥革命爆发前夕, 清政府时期共修建铁路9100公里, 但其中只有 1800公里属于清政府拨款自建、赎回或商办。
1912民国政府宣布统一路政,将各省已经建成和正在兴建的铁路收归国有, 用于抵借外债, 因而形成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二次高潮。
1928南京国民党政府执政以后,主要是以官僚买办资本与帝国主义垄断资本合资方式修建铁路, 从而出现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三次高潮。
1945抗战结束前夕,国民党政府实际管辖的铁路里程只有1400多公里, 就是说除东北、台湾省铁路全部丧失外, 又在抗战期间丢掉95%
1949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仅为21810公里,铁路机车以蒸汽机车为主。
1952成渝铁路是中国西南地区第一条铁路干线,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
1975对宝成铁路的电气化改造完成, 中国铁路首次实现电气化。
2017两列复兴号动车组率先从京沪高铁两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首发,宣告我国铁路技术装备水平进入一个新时代。
2008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2021截至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高达15万公里, 全国高铁汇总里程数也突破4万公里, 位居世界第一。

摘编自苗秋林《中国铁路运输》(中国铁道出版社,1994-01)

从表格中提炼中国铁路发展史的相关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持论有据,史论结合。)
2024-05-2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4 .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冬奥会考察时强调:“要在运营管理中融入更多的中国元素。”中国有24个节气,因此开幕式时间定在2022年2月4日晚20:04分,中国队24分出场。此外会徽“冬梦”“飞跃”,吉祥物“冰墩墩”“雪融融”等也都体现着中国元素,让“中国式浪漫”浸润在冬奥会的全过程。“中国式浪漫”(     
A.加速了中国体育运动国际化进程B.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奥运会的热爱
C.凸显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D.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2024-05-2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5 . 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迫害、驱赶犹太人;70~80年代,爆发了越南侵略柬埔寨、苏联侵略阿富汗、以色列侵略阿拉伯国家和伊拉克侵略科威特等战争,这些都使被迫害地区产生了大量难民。这反映了20世纪难民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严重的自然灾害B.宗教和部族矛盾
C.经济的不断恶化D.战争和地区冲突
2024-05-2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明清之际“西学”的不同评价

观点内 容
观点一在中国历史上,除了佛教进入中国那一次外,外来文明对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震撼,都不是很大,直到明清两代西洋知识、思想与信仰逐渐有一个加速度进入中国,中国才又一次真正受到了根本性的文化震撼。
观点二作为反宗教改革运动的中心组织-耶稣会,它不仅敌视一切新的思潮,如近代科学、思想自由、个性解放、人文主义、民族主义与教会的民族化,而且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就规定了耶稣会士传入中国的并不可能是先进的科学,也就规定了耶稣会的世界观与思想方法对中国的科学与思想不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观点三明清之际,耶稣会士在中国传播西方天文学,其功绩在于使中国在17世纪初即得以了解最终成长为现代天文学的西方天文学,使中国开始走入世界天文学的共同轨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西学东渐”为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4-05-2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636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运回中国瓷器36万件,第二年运回中国砂糖约500吨。一时间质地精良的中国商品成为上流社会的时髦品,欧洲消费市场掀起了“中国风”。这一现象反映了(     
A.荷兰已经成为海上马车夫B.欧洲社会奢靡之风盛行
C.东方奢侈品开始流入欧洲D.全球性贸易网络的发展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北方移民建立的政权东晋和南朝,将中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带到了南方,并给北方的非汉族政权带来示范作用。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朝仪的两位主持者,都是熟悉南朝典章制度的人物,改革的参照物也是南朝;秦朝至三国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部分土地和人口游离于汉族政权之外。永嘉之乱后,南迁的政权为了延续统治,不断扩大开发地区和设置新的行政区,汉族政权的实际疆域进一步扩大;北方移民的大量迁入和迅速繁衍,使得汉族逐渐成为南方地区的主体民族。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移民史·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材料二   陕南原以种植小麦为主,移民的到来,使汉中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大米逐渐成为汉中、安康河川地带的主食,但远离汉江沿岸的很多地方仍然是米面共存或者更偏向面食。面食兼具南北,其中蒸面、热干面等具有荆楚色彩。米食除了米饭,以米制面也是一个特色,汉中著名的热米皮就是以大米粉蒸制而成,这是大米的面条化吃法。陕南山区在明清以前主要种植大麦、小麦、燕麦、荞麦和豆类,移民的到来导致苞谷和洋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改写了传统的五谷种植结构,其中苞谷糊汤是商州人的最爱,爱用辣椒、生姜、花椒、酿造醋、酸菜、泡菜等,汉中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泡菜坛子,这和湖南、四川人极其相似。汉中有“三天不吃酸,腿杆打闪闪”的俗语,在西南及两湖也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弯弯”“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转转”等说法,说明汉中与巴蜀、湖湘在饮食文化上有相通之处。

——摘编自田龙过《明清移民与陕南饮食文化的历史变迁》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北民南迁促进民族交融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陕南饮食文化的特点,分析中国古代移民潮形成的原因。
9 . 孔子主张“仁”“为政以德”“使民以时”;反对“暴政”,反对残酷剥削,反对“非礼”。孔子有关“仁”和“礼”的学说(     
A.成为封建时代政治和社会伦理的源泉
B.标志着儒家思想体系的逐步官方化
C.推动我国社会伦理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D.阻滞了新的社会形态的孕育和诞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洋务运动期间,很少有世家大族愿意将子弟送到京师同文馆就读,这导致同文馆的学生大多数是年龄偏大的庸才,而且他们是为了获取津贴而就读。这表明(     
A.洋务运动群众基础广泛B.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
C.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D.知识分子倾向于维新变法
2024-05-1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