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达·芬奇用艺术形象向欧洲中世纪压抑人性的神学统治和和禁欲主义宣布:人从禁欲主义中解放出来,它不再是徒有形质,没有七情六欲的模具,人能向人微笑了!所以《蒙娜丽莎》具有了强烈的时代精神……《蒙娜丽莎》如亮丽的玫瑰刺破了午夜的黑暗与沉寂,给人们的心注入一缕芬芳与希望,成为欧洲人结束中世纪漫长痛苦生活的标志。

——《人性的觉醒与写实风格的复苏——浅议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油画》


(1)材料中的“时代精神”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蒙娜丽莎》创作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马丁·路德改教时,大力提倡四大原则:“人人为祭司、人人有召命、人人是管家、人人有圣经”。他认为每个人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而上帝对人的呼召也是平等的。马丁·路德的思想,为突破欧洲中世纪的黑暗,迎接近代化的发展,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础。


(2)马丁·路德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丁·路德思想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   18世纪开创了人类的启蒙理性。卢梭在这一时期,作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小资产阶级思想的代表登上了历史舞台。他挑战旧制度,傲视传统观念,勇往直前地追求真理;在对社会理论的探讨和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上,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和勇敢,歌德曾评价:“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辟了一个新时代”的理解,概括指出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的。
3 . 如表所示是关于魏源论述的摘编。这说明魏源(     
“以披长技御彼长技,此自古以夷攻夷之上策”《圣武记》
“古之取外夷者.惟防其协寇以谋我,不防其协我而攻寇也”《海国图志》
“是书何以作?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
A.主张武力反击侵略者B.将列强等同边疆民族政权
C.认识到中国长期落后D.借鉴历史经验而学习西方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之间,关于经济问题的广泛讨论,成为当时“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各学派都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如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主张足食与藏富于民,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荀子提出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礼义为富强之本的主张。

——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

材料二:先秦之时,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甚少。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民负担。公元前81年,昭帝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

——摘编自《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的经济主张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经济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
2024-04-17更新 | 155次组卷 | 3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迪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检测历史试题
5 . 《东方杂志》创刊于1904年,被誉为影响最深透的百科全景式期刊。它曾于1909年专门开辟“新知识”专栏,提倡科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媒体宣传科学内容时多采用故事的形式,用以点带面的方式普及科学思维。如引用拿破仑的名言:“算学与国家有切实之关系,算学精进,则国家必强盛。”又如,18世纪中叶,英国断学家墓里尼提出一个疑问,很久没人能解答。这个问题是,有个天生的盲人,后被医生治好眼病。他睁开眼睛,看到眼前有一个圆球和一支长竿。问题是,这个人需要用手触摸圆球与长竿才能辨认呢,还是眼睛一看就能辨别出圆球与长竿?诸如此类的问题引发着数学家的强烈兴趣。

——摘编自牛贯杰《清末媒体对“十八世纪”的塑造——以〈申报〉与〈东方杂志〉为中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末《东方杂志》“新知识”专栏的特色加以评述。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代洪武年间官方修纂图书情况(部分)

时间图书
洪武元年《军礼》一卷
洪武二年《礼书》、《大统历》(历法)《四书》、《六经》
洪武三年《大明集礼》五十卷
洪武四年《御史台宪纲》一卷
洪武六年《释奠先师孔子乐章》一卷、《大明律》三十卷
洪武十三年《臣戒录》十卷、《相鉴》、《昭示奸党》(胡惟庸案涉案人员证词)
洪武十六年《乡礼酒引图式》一卷
洪武十八年《大统历》、《大诰》(重刑法令)
洪武十九年《大诰续编》一卷
洪武二十一年《武臣敕谕》一卷、《武士训诫录》一卷
洪武二十五年《大明官制》十六卷
洪武二十六年《诸司职掌》十卷
洪武三十一年《大明律诰》、《教民榜》一卷

——摘编自郭姿吟《明代书籍出版研究》


如表对了解明初国家治理的特点有何帮助?
7 . 某学习小组搜集史料,探究古代经济重心南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代十国时期,南吴杨行密占据江淮地区以后,“淮之人不识干戈者二十余年”。南唐李昪夺取政权后,下令革除一切额外租税,奖励人民种桑开垦。由是“江淮之间旷土尽辟,桑拓满野,国以富强”。

——摘编自何和义邵德琴《浅论唐宋之际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材料二   茶叶的种植在东南地区十分普遍。据绍兴三十二年(1162)的全国各路州军产茶数额,江西产茶五百三十八万余斤,位居第一、占总产量的百分之三十;紧随其后的三路分别是:浙西、江东、浙东,都属东南地区,这四路合计产茶一千四百六十八万斤,占总额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游彪《宋史》

材料三   学习小组设计了搜集相关史料的若干角度,如下示例为其中一个角度及其说明。

角度:南北方

人口对比说明:人口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南方人口的增长甚至超过北方,可以说明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能否得出当时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地区的结论?说明理由。
(3)仿照示例内容,另选一个搜集相关史料的角度并予以说明。
8 . 汉代“河堤谒者”(主管水利与筑堤的官员)的选任与管理渐趋成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汉代“河堤谒者”一览表

姓名任职称谓籍贯官员出身任职时
原任
职属
离任
去向
入仕
途径
王延
河堤使者犍为资中(
四川省资阳市)
不详成帝建
始五年
光禄
大夫
许商河堤都尉长安精通大夏侯之学并精于历算,著
有《五行论历》和《许商算术》
成帝时不详不详不详
平当骑都尉扶风平陵以明经为博士,公卿荐当论议通
明,给事中
成帝时鉅鹿
太守
光禄
大夫
察廉
李寻骑都尉扶风平陵治尚书……独好洪范灾异,又学
天文月令阴阳
哀帝初黄门
侍郎
徙敦
煌郡
察孝
陈宣河堤谒者沛国萧刚猛性毅,博学,明鲁诗光武帝
谏议
大夫
以病
王景河堤谒者琅邪不其景少学《易》,遂广窥众书,又好天文术数之事,沉深多伎艺明帝永平十五
侍御史迁徐州刺
王诲河堤谒者东莱曲成不详顺帝阳
嘉三年
不详迁在
沇州
不详
司马
河堤谒者山阳东缗不详顺帝阳
嘉三年
不详不详不详
相里
河堤谒者不详不详不详不详不详不详
关并河堤谒者扶风平陵不详约新莽
不详不详不详

——摘编自《汉书》《水经注》《万姓统谱》《全汉文》《中华姓氏大典》等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汉代河堤谒者的选任与管理渐趋成熟”。
9 .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族王朝在入主中原的过程中,他们有机会对汉文化取得相当深入的了解,同时却逐渐疏远,甚至完全断绝了与其原居地之间的联系。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北魏。……不论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他们与文化上亲缘人群之间的联系总之是断绝了。这种断绝意味着,这些王朝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被征服地的本土资源,也就是汉文化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在有些时候,甚至他们与汉族之间的族类界限也变得有点模糊了。

——摘编自姚大力《追寻“我们”的根源——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与国家意识》

材料二:唐朝边疆各族形势图



(1)阅读材料一,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例,说明北魏是如何“更多地依赖”“汉文化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的”,并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扼要概述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并分析其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期

西方的殖民扩张历程

17 世纪

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建立殖民航运霸权。
英国和法国成为主要的贩卖奴隶的国家,导致非洲大量精壮劳动力丧失。

18 世纪中期

英法为争夺殖民霸权,进行多次斗争,英国最终成为“日不落帝国”。

19 世纪初期

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织品由不足 100 万码增加到 5100 万码以上。

19 世纪中期

1845 年英国输华商品增长一倍半,中国出口多为工业原料和土特产品。
大量外国工业品充斥日本市场,日本生丝、棉花等大量出口。

19 世纪晚期

英国资本大量涌入拉丁美洲,一战前夕增加到 10 亿英镑。
甲午战后,列强争做中国的债主,抢夺路矿和办厂权。

20 世纪初期

英国在印度的投资总额达到 4.5 亿英镑,铁路线增至 4 万多公里。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扩张性决定了它的发展要以世界为舞台。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亚非拉地区的掠夺、侵、征服使其服从、服务于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而亚非拉地区的经济则丧失了独立性,成为其经济附庸。在这个世界市场中,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主导地位,他们依据其政治经济的有利地位对广大亚非拉地区进行经济上的掠夺,控制这些地区的经济命脉,而亚非拉地区则被动地卷入这个市场,成为被资本主义国家剥削、掠夺的对象。

——摘编自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从 17 世纪到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殖民扩张方式呈现出怎样的阶段性特征?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带来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