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36年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行政首脑,行政院对总统负责,行政院下属各部首长由总统任命。立法院是最高立法机关,但所提法律均需先经过行政会议议决,总统对立法院的决议有权提请复议、这一规定(     
A.推动了共和制民主化进程B.暴露了国民政府一党专政本质
C.践行了孙中山的宪政思想D.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政治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10年10月,资政院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会议。议员分“民选”“钦选”两种,“民选”议员98人,由各省咨议局议员互选产生,经督抚核准,“钦选”议员由皇家宗室成员组成。这说明资政院的设立(     
A.巩固了封建专制皇权B.实质是一场政治骗局
C.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D.推动了辛亥革命发展
3 . 洪武五年二月,明政府以田野之民不知禁令,往往误犯刑宪,乃诏令有司于府州县及乡里社皆立申明亭,“凡境内人民有犯者,书其过,名榜于亭上,使人有所惩戒”。据此可知,明政府此举(     
A.实现了伦理与法治的结合B.以教化来完善中央集权制
C.从基层开始灌输儒家伦理D.意在重视基层民众的教化
4 . 唐贞观八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嗣位,唐太宗遣使祝贺,松赞干布听说突厥和吐谷浑都娶了唐朝公主,于是遣使求婚,唐太宗没有答应。吐蕃开始用武力要挟,进犯唐朝的松州,但被唐军击败。贞观十四年,吐蕃再次求婚,次年唐太宗命礼部遣使送文成公主嫁松赞干布。该事件表明(     
A.唐政府理性处理唐蕃关系B.中央集权制呈现强化趋势
C.吐蕃日渐被纳入唐朝疆域D.唐蕃关系取决于唐朝国力
5 . 唐代科举下,学馆授课、考试均以儒家经典书籍为基础,首先保证学子领悟律法之精神。在策问这一环节中,也有关于律法的内容。学子们登科之后,将断狱之职纳入官员考课范围。唐政府此举旨在(     
A.规范科举考试的程序B.落实律法儒家化原则
C.提升官员的行政效能D.确保士大夫法律素养
6 . 在西汉长安城遗址内共发掘了50座窑址,其中37座位于西北角的“西市”及其附近。根据窑址内的遗存判断,33座为烧制陶俑的窑,4座为铸铁窑(如图)。另外,在相家巷村附近还发现大量铸造五铢钱的陶范。据此可推知,西市附近的手工业(     
A.满足了东市和西市的市场需要B.奠定了长安的经济地位
C.促进了长安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绝大部分为官营手工业
2022-10-19更新 | 478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教研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考古界关于文明与国家起源的考古学探索,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有过多种认知模式。除“中原中心说”外,还有“满天星斗说”“中国相互作用圈说”、以中原为中心的“重瓣花朵说”或“多元一体说”“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说”“新中原中心说”等等。“中原中心说”以外的其他各说,大致可以看作是多元认知视角下的新中原中心论,其基本思路和结论是认为各区域的吏前文化虽相对独立但联系密切,大体连续进化,最终“百川归海”。

——据许宏《从证经补史到独步史前:考古学对“中国”诞生史的探索》


(1)关于我国文明与国家的起源存在多种起点的假说,分析其原因。
(2)从材料中选择你赞成的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也可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8 . 下面是日本国内政治形势示意图。关于这一形势说法正确的是(     
A.中央集权得到强化B.日本进入幕府时期C.武士对天皇效忠D.天皇无实际权力
2022-07-1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巴黎公社革命爆发后公开呼吁,“乡村的居民们……巴黎的事业就是你们的事业”。很多支持公社的报纸如《社会革命报》曾强调:任何力量也不能反对车床的无产者与犁的无产者的联合。这表明(     
A.革命者意识到农民阶级的重要性B.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已形成了同盟
C.巴黎公社革命得到了各阶层支持D.农民阶级也是巴黎公社革命领导者
2022-07-1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工业革命和工业化]

材料   工业革命和工业化是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现象和事件,学者对两者存在不同的看法:

一类观点1.工业革命使英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2.到20世纪初,日本就基本上实现了由手工业生产到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工业革命,成了以棉纺织业为主、主要轻重工业都已建立并有一定发展的资本主义工业国。
3.19世纪3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德国进行了工业革命,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不同观点1.1851年“农业还是英国最大的行业”。1861年,英国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62.3%,农村人口则只占37.7%。英国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
2.美国工业革命在19世纪60年代初基本完成。1859年,在美国工农业生产总额中,农业占62.5%,工业只占37.5%。1860年,农村人口仍占绝大多数。从1884年起,工业所创净产值已超过农业,美国的工业化在19世纪80年代实现。
3.德国19世纪80年代初基本完成工业革命。1890年,农村人口占57.5%,城市人口占42.5%,1900年,农村人口占45.6%,城市人口占54.4%,1910年,农村人口占40%,城市人口占60%。20世纪初,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国。
4.日本工业革命在20世纪初基本完成。1914年,工矿业产值占49.5%,农业(包括水产业)产值占50.5%,到1919年,前者达61.1%,后者则为38.9%。1920年前后,日本成
为工业国。

——据许永璋《有关工业革命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对于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的认识,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见解。请任选角度,自拟论题,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7-1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