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168 道试题
2024·山东泰安·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冷战格局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为原殖民地国家和其他受制西方的落后国家走上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冷战推动了世界范围的现代化B.冷战推动殖民地国家的独立
C.社会主义阵营支持独立运动D.冷战有利于世界体系的重构
2024-03-12更新 | 314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三模)文综试题 -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江浙沪特殊地区的农村经济,土改政策更加灵活,如工商业者在农村的土地财产、住宅、厂房、仓库,均给以保护;农村公地、宗族所有的土地,注意尊重本族农民的意见;对工人、职员、小贩等小量土地出租者给予充分照顾。这样做旨在(     
A.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B.推进土地改革运动的顺利进行
C.优先发展江浙沪地区经济D.发展沿海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
2024-03-1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徐润,又名以璋,字润立,号雨之,别号愚斋。1852年2月12日傍晚,15岁的徐润踏上吴淞口岸,推开了宝顺洋行的大门。初入洋行,他黎明即起习字数百,还向洋人学习算术和丝茶生意的诀窍。1861年,徐润步伯父后尘升为宝顺洋行的总办,他凭借买办的丰厚收入和生意网络,开办了多家商号,从包办洋行丝、茶、棉生意中赚取差价,并将保险引入航运业,开中国近代保险业之先河。他是一个奇迹,他是那个时代中国最大的茶叶出口商、最大的房地产商、最早的股份制企业创始人;他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第一家机器印刷厂,他还参与创建与经营了中国第一家机械化的大型煤矿……从懵懂少年到富甲一方;从“洋人的奴隶”到独立商人;从买办到民族资本家——徐润用16年时间,完成了梦幻般的华丽转身。

——摘编自陈国庆《徐润:从买办到民族资本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润能实现“梦幻般的华丽转身”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徐润从事的经济活动。
2024-03-03更新 | 2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三模)文综试题 -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已经遍布今天中国的各个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长江流域至少各自存在三大族群……正是这些族群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造就了早期中华文明。这说明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A.起源最早B.星罗棋布C.单一中心D.多元一体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30年代初期,国共两党基于自身立场,均颁行了自己的劳工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如1932年国民党政府颁布经过修正的《工厂法》和1931年及1933年共产党颁布的《劳动法》,其部分信息见下表。

法律法规

最低工资标准

工资发放形式

工资发放时间

加班工资标准

《工厂法》

以工厂所在地的工人生活状况为依据通用货币定期发放,每月两次延长工作时间应加给平时工资的1/3—2/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1931年)

劳动部门规定的最低工资额现金(不得使用物品)每半个月发放一次休息日和节假日,发双薪;额外工作,发双薪;夜间工作,按一定的比率增加工资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1933年)

由当地政府依据当地生活水平和职业等级,确定最低工资货币和实物每半个月发放一次;(临时性工作)工作完成时发放,且应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内发放2小时以内,增加50%;2小时以上,增加一倍

——摘编自衡芳珍《二十世纪30年代国共两党的工厂法》

(1)根据材料,指出国共两党劳工政策中关于工资规定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国共两党的劳工政策。
2024-03-01更新 | 130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面是部分史料中关于唐朝时期汉族人民向边疆地区迁移的记载。

史料一

贞观初,唐太宗指出:“自隋季道消,天下沦丧,衣冠之族,疆场之人,或寄命诸戎,或见拘寇手。”。

史料二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突厥颉利部抄掠汾(治今山西汾阳市)、潞(治今山西长治市)二州,“取男女五千”。同年,唐朝从高丽索回隋军战俘1万余人,还有大量的战俘因已定居高丽而未返回。

史料三

开元后,唐军制发生变化,如幽州北榆关(今河北抚宁区东)的戍兵,便“常自耕食,惟衣絮岁给幽州,久之皆有田宅,养子孙,以坚守为己利”。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三卷:隋唐五代时期》

材料二   拉丁美洲曾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移入地之一,也是近代人口流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可谓是典型的“种族大熔炉”。15世纪末以来,拉丁美洲出现过四波大规模的国际移民潮。第一波国际移民潮在西班牙、葡萄牙在拉美的殖民扩张时期,移民主体为欧洲大陆的白种人;第二波国际移民潮在16—19世纪初的奴隶贸易时期,移民主体为非洲黑人;第三波国际移民潮在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中期的“大移民”时期,移民主体为南欧的自由移民和少部分亚洲移民;第四波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向外移民时期,出现了“重返欧洲”或“重返亚洲”等“回流”现象。

——摘编自杜娟《拉美外来移民史研究的重要性、方法和路径——兼论亚裔移民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时期汉族人民向边疆地区迁移的主要类型及其相似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以来拉丁美洲前三波大规模国际移民潮出现的国际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外历史上大规模移民的文化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是2010年在湖北省钟祥市梁庄王墓中出土的郑和船队“海外代购”金锭,其正面錾刻有“永乐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的铭文。这枚金锭是(       

A.东西方跨大洋贸易的证据B.明朝废除海禁政策的见证
C.海上丝绸之路兴起的表现D.明代区域文明交流的产物
2024-03-01更新 | 118次组卷 | 2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始皇采用的“皇帝”称号,仅仅是皇权专制的象征而已。如果要在制度上完全实现皇权专制,还是要假以时日的。在汉朝,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制约关系,曾经让很多治史者为之倾倒。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世家与帝王共治天下,保障皇权专制的制度架构和社会结构还没有完全出现。从汉朝到魏晋,皇权只能算是“相对专制”。在唐朝,尽管皇帝凌驾于政府之上,但唐朝的政事堂制度及门下省的封驳制度,只能说明唐朝皇权是“有限专制”。直到北宋,皇权才高度专制,时人形容当时的专制情况说:“百年之忧,一朝之患,皆上所独当,而群臣不与也。”明代以后则是皇帝自兼丞相,合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为一,于是皇权专制达到顶峰。

权力斗争在朝中围绕“内外朝”之争而展开,在朝外则围绕中央地方关系(内外关系)而展开。当然,并不是说有了郡县制,就马上有中央集权。郡县制仅仅是中央集权的制度化表现,还不足以揭示事实中的中央集权程度。中国的地域间差异太大,出于对皇权的渴慕,至少在宋元之前,做帝王梦的人不在少数,地方分裂力量由来已久,国家需要中央集权为统一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也需要中央集权来协调地方之间的关系,按照政治的逻辑来调动资源,按照集权的逻辑来配置权力,这说明中央集权与封建制一样,并不完全是个人意志的产物。

——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任一发展趋势,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阐述。(要求:写出发展的规律,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到18世纪,英国乡村地区普遍出现了家庭工业,经历了乡村工业化,即原工业化,这是一种早于或先于工业革命阶段的工业形态。英国乡村由此出现第一次转型。英国乡村工业化是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城市要素向乡村转移的背景下,借助乡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丰富的原料来源、有利的自然动力等条件发展起来的。在乡村工业发达的地区,兴起了一批介于村庄和城市之间的工业集镇,如伯明翰、曼彻斯特等。乡村工业的发展,使英国乡村呈现出新的面貌。乡村经济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传统的农业生产更趋专业化和商品化,工业及与其协调发展的小城镇吸纳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这些都为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打下了基础。

——摘编自孙立田《工业化进程中的英国多村改

材料二   华北多村半工业化发轫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倘无外国之货物与技术之输入,中国经济社会恐犹是二千年来之社会,而不能有丝毫之改变。今日之得有新式工业,岂非受外国工业品之刺激而始然乎?”晚清政府在“振兴工艺”的口号下大力兴办工艺局,培养了适应半工业化所需的技术力量,这批多村技术人才的出现恰逢其时,他们回到乡村,推动了半工业化的发展。仅在19101912年间高阳商会就有14次集会研究与土布有关的扩充铁轮机,劝立织有场、筹议减免税、设立工艺研究所等事宜,工艺研究所旨在“提倡织纺,振兴实业,研究工艺,改良布质”。但是,除个别地区外,近代华北乡村手织业大体上在20世纪30年代早期就出现了明显的衰退,有些地区的疲退出现得更早,其表现主要是生产萎缩、产量剧减、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人数相应下降。

——摘编自彭南生《论近代中国多村“半工业化”的兴衰——以华北乡村手工织布业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早期英国乡村工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华北农村“半工业化”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英两国近代乡村工业化的历史启示。
10 . 冷战后,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数量倍增。据统计,从1948年到1994年,世界上先后出现了109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其中2/3是20世纪90年代的产物。据此可知,这一状况(     
A.保障了国际秩序的持久稳定B.巩固了发达国家的主导地位
C.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全球化D.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