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16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完颜亮寻找借口,挑起兵端,分兵数路南下侵宋,进兵声势十分凶猛。当时,宋将王权屯兵庐州(今安徽合肥),但他却不战而退出庐州、和州(今安徽和县)一线,溃而渡江。金兵由此打开缺口,大举进击。对此,南宋满朝大臣,惊恐万状。是年冬十月,知均州(今湖北丹江口)武钜收复卢氏县;十二月,均州乡兵总辖杜隐等收复河南府(今河南洛阳)。

陆游闻捷喜极而作《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诗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敌人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教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摘编自邱鸣皋《陆游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一诗的创作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陆游创作《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一诗的用意。
2024-03-1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2 . 清政府预备立宪的“丑剧”败露后,进步的知识分子对腐朽的清政府完全失去了信心。孙中山认为,由清政府自己来主持社会改革是行不通的,因为改革就意味着损害他们自己的利益。据此推知(     
A.民主立宪有违潮流B.国内民族矛盾上升
C.辛亥革命乃势所必然D.民生主义陷入空想
2024-03-1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3 .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一些新变化。1985年,美国自1914年以来首次沦为净债务国;1986年美国第一次出现技术产品贸易逆差,美国的世界最大的制成品出口国地位也被西德所取代。上述事实都说明(       
A.世界“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B.世界经济权力结构的调整
C.美国世界经济霸权的旁落D.美苏争霸攻守形势的变化
4 . 11世纪,西欧大陆开始出现罗马法的复兴运动,有人说这是“罗马法的重新发现”,其实它更应是对罗马法所提供的思想和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应用的过程。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西欧地区民族矛盾的积累和激化
B.现有法律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C.法制建设与法学研究的紧密结合
D.罗马法彰显西欧民众的价值追求
5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外商来华投资迅猛增加。1986—1998年,外商投资企业年度出口额从5.8亿美元增加到809.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50.9%。该情况出现的主要历史背景是中国(       
A.大力发展睦邻外交B.对外开放逐步深入
C.积极推动区域合作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6 . 商朝时,统治者举行国祭后,会将祭祀用的青铜法器埋设在都城的内城外侧周边,该举措被称为“定鼎”。从考古发现来看,除方鼎重器外,其他青铜法器不甚相同,大都是为了配享不同方位的“神祇”而安排的。这说明(       
A.商王处于天下共主的地位B.青铜铸造已为官府所垄断
C.统治者借助神权稳固统治D.祭祀礼仪具有复杂性特点
7 .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编纂的陕西省《延长县志》中收录了县令王崇礼的一篇劝告百姓垦种玉米的公告,与该公告相似的另外一篇文献是同时期的福建《福宁府志》中李拔所撰的《请种包谷议》。这折射出当时两地(       
A.经济深受海外影响B.政府财政收入困难
C.人口增长速度过快D.赋税征收压力较大
8 . 曾任少共中央局宣传部部长的刘英回忆说:“江西老乡喜欢打山歌。”在江西苏区,“妇女力量大如天,你上前方我耕田,战胜敌人同努力,春耕胜利好明年”“黄牛牯来两角尖,翻身妇女学犁田,前方勇士勿挂念,后方生产来支前”等山歌广为传唱。上述山歌的内容主要体现了(       
A.根据地坚持乐观主义抗战精神B.苏区妇女积极投身于土地革命
C.根据地建设粉碎了国民党封锁D.中共中央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
9 . 汉朝在建立后以“和亲”的方式与匈奴正式建立了朝贡关系,这种朝贡关系一直存续于两汉的四百余年间。该关系在初期表现为汉朝被动“和亲”,至宣帝(前73—前49年在位)后则变为匈奴主动“和亲”。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A.休养生息政策的调整B.农耕经济优势的发挥
C.汉匈民族交融的加深D.“大一统”观念的出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冷战时期,公共外交是美苏意识形态斗争的有力武器。伴随1948年《史密斯蒙特法案》诞生的还有由美国国务院设立的文化宣传局,其意在巧妙推广美国价值、介绍美国的“真实情况”。1953年,艾森豪威尔总统成立了美国新闻署,它是一个独立于国务院之外的机构,且在日后成为美国公共外交的核心机构。美国新闻署主要借助“美国之音”不断向世界宣传美国消灭压迫、追求自由的理想主义国家形象。卡特总统上台后,美国在全世界推销“自由美国”的节奏有所放缓,美国新闻署更名为美国国际交流署,提出了美国同其他国家人民思想双向交流的建议,这一时期的美国在推广国家形象时,公共外交的手段更加成熟了。1982年美国国际交流署又改名为新闻署,“美国之音”对于苏联、东欧的共产主义国家展开了密度和强度更为猛烈的里根式公共外交。这一时期美国新闻署的地位得到显著提升,美国新闻署获得授权参与美国国务院和美国防部等核心安全部门的对外政策制定过程。

——摘编自陈世阳《战略视野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理论、历史与实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冷战时期各阶段美国公共外交侧重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美国公共外交政策与美苏冷战的关系。
2024-03-12更新 | 82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