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168 道试题
1 . 考古学家在今韩国庆州地区7-9世纪的幕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俑的形象既有来自地中海地区的东罗马人、波斯人,还有中亚地区的回鹘人、粟特人。这表明当时(       
A.丝绸之路已延伸到朝鲜半岛B.中西交流主要依赖于海上交通
C.朝鲜与东罗马已有直接联系D.东亚风俗已经被西方文化同化
2024-04-02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拉伯文化是由阿拉伯人的本土文化与伊斯兰教文化,西方的希腊、罗马文化,东方的波斯文化、印度文化汇合而成的。在阿拔斯王朝建立的最初一百年间,公元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王朝统治者通过对早期文化发达地区的征服,深切感受到先进的科学文化对发展经济、巩固政权具有重大作用。因此,他们非常重视教育发展和知识普及,大量起用知识分子,公正对待学术问题,并给予支持和鼓励,这种宽容对待学术的态度和做法,使帝国各地的文人学者享有极大的学术自由。阿拉伯人认为,拥有丰富的学识是一个穆斯林最为荣耀的装饰,在这种尊重知识的信仰环境和文化氛围中,阿拔斯王朝的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兴起。百年翻译运动(约750-850年)是阿拉伯人全面吸收外来文化的一次规模宏大的学术运动,在其结束以后,阿拉伯人在科学与文化上进入了独立发明和创造时期。

——摘编自陈字《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历史条件及其对欧洲的影响》

材料二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自由思想的发展和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3 . 公元前14世纪,埃及地区文化领域出现了一种崭新的风格,它在建筑上力求简化神庙结构,停止对阿蒙神的崇拜,让人们在露天庭院更直接地感受到阿吞神光芒的照射;在艺术方面注重描绘家庭生活,注重对人物表情和动作的瞬间捕捉。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古埃及(       
A.世俗权力得到一定强化B.崇尚人文主义和重利观念
C.建筑艺术神权色彩浓厚D.宗教势力被世俗权力颠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49年2月,华中工委开会决定抽调干部集中培训,为苏南、松江、苏州、常州等地委配备好主要干部。华北选调南下干部报名条件是“第一年轻,第二有一定文化知识,第三最好是共产党员,没有孩子的女同志也可以报名”。这反映了中共(     
A.阶级基础的不断扩大B.干部政策适应革命形势变化
C.重视干部专业化建设D.干部数量不足问题日益突出
2024-04-01更新 | 581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三模)文综试题 -高中历史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棉布商业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各进销环节已基本建立,形成了一个从通商口岸到内地城镇的销售网(见下图)。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第二卷: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


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从材料中提炼信息,概括一条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并说明你的理由。(要求:特征概括符合史实,理由说明充分。)
2024-04-01更新 | 79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列宁在俄国二月革命后说:“觉悟的工人要取得政权,必须把大多数群众争取过来;现时既没有对群众施加暴力的事实,也就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取得政权。”可见,列宁认为(       

A.俄国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B.大多数群众觉悟得到提高
C.人民群众应是革命的领导者D.无产阶级尚无夺权的方法
2024-04-01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7 . 《孟子·梁惠王上》中说:“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段话体现的思想是(       

A.轻徭薄赋B.礼乐仁政C.以民为本D.重农抑商
2024-04-0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8 . 下图所示为1720—182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圈地法令的数量情况。据此推断,这一时期英国(       
A.民主体制进一步完善B.城乡矛盾日趋尖锐
C.社会近代化特征增强D.内阁地位逐步下降
2024-03-31更新 | 174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据记载,万历八年(1580年)福建人陈振龙把甘薯从海外引种到福建,当时大家对这种新作物并不了解,因此最初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万历二十二年和二十三年,泉州一带水稻歉收,凡甘薯种得较多的地方,很多人以甘薯充饥,得免饥馑。自此,福建种甘薯的人越来越多。这可用于说明在我国(     
A.外来物种传播有赖于人们认识的深化B.物种交流完善了当地的经济结构
C.人地矛盾是影响物种推广的主要因素D.物种传入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天职”一词的现代意义源于路德对《圣经》的重新翻译。他采用了“神的呼召”与“劳动”的融合,认为施加在每个基督徒身份上的义务,是上帝给每个基督徒的命令。他还认为人的天职属于尘世,是一种属灵生活的操练,是一种尘世中的修道。由此可见,路德的“天职”说(       
A.赋予世俗职业以道德意义B.肯定世俗生活,支持灵魂自救
C.强化了基督教的教化作用D.号召宗教改革,追求现世幸福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