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8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德意志君主已夺取罗马帝国的权力,但缺乏维持官僚机构、法院和军队所需的资金。当时唯一可供选择的办法就是将地产作为服务的报酬。这可以用来研究(     
A.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B.欧洲统一局面的再次形成
C.中古欧洲的阶层划分D.欧洲封建制度出现的背景
2023-03-23更新 | 622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如图是冷战时期苏联的一幅漫画,标题是《是的,就是这样》。该漫画反映了
A.苏联对抗北约的决心B.美国维护霸权的手段
C.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D.冷战发生的主要背景
2022-03-01更新 | 34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欧洲大陆共发生了三次较大规模的牛瘟。相应地,英国也爆发了三次牛瘟,1745—1758年的牛瘟影响的范围最广,英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病例。关于这场牛瘟是如何以及何时传到英国,具体的时间已不得而知。最广为接受的说法是,在1745年初,瘟疫从当地国家,即荷兰或比利时通过进口的牛皮或牛犊进入英国。在18世纪,英国本土的牛瘟全部都来自欧洲大陆。

材料二   1745年2月,首个牛瘟病例在埃塞克斯郡被发现。英国政府于1745年11月

25日颁布首个针对埃塞克斯郡这一郡枢密令,提出了应对措施。后来,在议会的授权下,枢密院不断发布新的枢密令。1746年12月,英国政府应对牛瘟的政策框架基本成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明确应对牛瘟的人员框架,郡一级的治安法官,教区一级为警役等人,后者需要服从前者的领导;限制生牛的交易和转移,并建立许可证制度;对病牛进行及时宰杀和掩埋制度;为遵守政府规定处理病牛而遭受损失的农户建立补偿制度。此后,英国政府又陆续颁布多个枢密令,或对旧有规定做出改动,或制定新的措施,不断完善以上这个框架。尽管英国政府出台了众多措施来遏制牛瘟的传播,但效果并不理想。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任有权《英国牛瘟与政府干预(1745—1758)》


(1)说明牛瘟在18世纪的欧洲不断流行的经济背景。
(2)概括指出英国应对1745~1758年牛瘟的特点,并结合英国的制度特色分析其应对“效果并不理想”的原因。
论述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确立,20世纪90年代中期迎来了第一波“国学热”。社会转型需要一种与革命时代不同的意识形态,由此促进的文化转型,构成了现代文化景观的大背景。踏入21世纪以来,全方位的国学热四面兴起并持续升温,其中媒体的参与固然起了很大作用,而来自民间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需求扮演了主要的推动力量。目前的国学热兴起的原因,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快速和成功的发展,及其所引致的国民文化心理的改变。

——摘编自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现代国学热”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的统治受到威胁。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力量削弱,蒋介石以为除去了心腹之患。国内外政局的变化促使南京国民政府把主要精力移到国内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上来。1935年4月,蒋介石在贵阳发表谈话,提出要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同年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提出要把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结合起来,尤其把重工业的建设放在首位。由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加上调整进出口关税,币制的统一,工业、农业、交通等其他社会经济在一定时期得到了某些发展。抗战爆发打断了这一运动,但它仍为后来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运用行政力量干预经济生活以适应战时需要,提供了某些范本。

——摘编自龚泽琪、董连泽《中国军事经济全史》

材料二   罗斯福大胆地采取了一些促使经济通货膨胀的措施,缓解由大萧条引起的饥饿状况。他的解决经济灾难的建议包括阻止银行破产的立法,提供就业机会和农业补贴,给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这个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改革项目被称为“新政”。它的基本前提:即政府干预经济来保护人们的社会和经济财富是正当的。这标志着美国政府政策的重大改变,开始了社会改革立法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在大萧条后仍持续很久。最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大规模的军费开支对结束美国范围内和其他地区的大萧条起到了比新政策或者类似的措施更加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概括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与罗斯福新政背景,结合所学分别归纳二者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美经济政策的共同特征,分析造成两者不同结果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总体上说唐代的监察制度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御史台制度,御史台为全国最高监察机构,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代表皇帝,监察百官,是皇帝自上而下地监督,统治百官的一种工具;凡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不法之事,无所不察,无所不纠。另一种监察制度是谏官制度,谏官的监察则是以下对上的,以皇帝为监察对象。皇帝的个人生活直至王国大政都在谏议之列;还封皇帝失宜的诏命,驳正臣下有违溪的奏章。这样就形成了以上察下,以下督上的双向监察机制。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的英国,由于当时的社会制度仍然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不少昏庸无能之辈在国王的庇护下仍然在政府中身居要职,政治丑闻屡见不鲜。由于英国实行政党轮流执政制,无论哪个政党在竞选中获胜上台,都把官职作为奖品在自己的支持者中进行分配。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个廉洁而有效率的政府保护他们的利益和经济发展,近代公务员制度逐渐产生了。19世纪,英国政府对公务员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腐法律的国家。迄今为止它通过的最重要的反腐败立法包括:1889年的《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1906年通过的《防止腐败法》等,二战后通过的多部法令中均有针对政府官员腐败行为的法律条文,在英国,政府对议会负责,议会有权对政府进行监督,其具体权力包括质询权、调查权,倒阁权和弹劾权等。英国的司法机关完全独立于政府,不受政府管辖。在英国,舆论和新闻媒体素有对政府进行监督和批评的传统。舆论和新媒体的监督是对政府滥用职权的一种有效制约,使腐败行为更容易暴露在阳光下,因而在实际上对腐败行为起到了威慑作用。

——摘编自李靖堃《英国的反腐败机制》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监察机构的职责,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现代英国建立反腐败机制的背景及其成功推行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完善我国监察制度建设的看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近代随着上海开埠通商,西医进入中国,因在手术、药效、公共卫生防疫等方面的长处,开始为政府和社会所认识和采纳。民国初期,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而传统中医因自身“阴阳五行”理论与西方科学无法融合,成为“不科学”的标靶,受到猛烈抨击。1929年2月,南京政府通过“废止中医案”,一经公布,全国舆论哗然,各地中医药团体及报社、商会纷纷致电南京政府,表示强烈反对,随后成立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推选代表赴京请愿。……由于当时国产西药无法满足需要,只能大量依赖进口,给中国经济带来沉重负担,而美国的“洛克菲勒药品帝国”以学术基金会的名义捐钱支持中国的西医药界,企图彻底操纵、把控中国的药品及市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医界打出了“提倡中药,以防经济侵略”的旗号,在全国舆论的支持下,终于迫使国民政府收回成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医危机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收回成命”的原因。
2019-06-0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5月三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法国战败后,英国孤军奋战抵抗已控制了绝大部分欧洲的德国。英帝国总参谋长迪尔说:“我们国家一千多年来正第一次面临遭受入侵的危险。”1940年美国已经逐渐同英国结成一种日益亲密的伙伴关系,同时,英国力图打开与苏联关系的新局面。英国派遣了对苏联有好感的工党左翼领袖克里普斯出任驻苏大使。尽管由于过去的陈见和隔阂,英国的努力成效不大,但是英国仍然不放弃努力。苏德战争爆发前,英国情报处将早就获得的有关希特勒发动侵苏战争的情报转告给苏联。事实上,英国对苏联的参战期待成为希特勒下决心进攻苏联的原因之一。在希特勒看来,“如果俄国被摧毁,英国的最后希望就会粉碎…‘如果俄国垮了,对英国来说,美国也就保不住了”。苏德战争爆发当天,丘吉尔掩盖不住内心狂喜,表示“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给予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当时,英国著名工党评论家迈克尔·富勒这样评述:“1941年6月22日以前,英国的胜利是梦想,而在这一天之后,英国的胜利已在预计之中。”7月12日,英苏签订了《苏联和大不列颠政府关于对德作战联合行动协定》,英国与苏联从东西方两边建立抗击德国战线的态势已然形成。

——摘编自夏正伟《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两线作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英国期待苏联参战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英签订《对德作战联合行动协定》的历史意义。
2019-04-1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材料 冷战结束后,美拉关系进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2001年9月11日,美国与拉美国家签署了美洲民主宪章。在经济上,拉美国家实施了以“华盛顿共识”为指导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布什总统执政后提出建立“美洲的世纪”,为美拉关系提出了新的合作目标。然而,8年之后;美国及其布什总统在拉美的形象都急剧恶化。随着拉美左派的崛起,美拉合作的共识在减少,一些拉美国家的反美倾向上升。拉美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日益加强,寻求摆脱美国的控制。拉美国家对外关系日益多元化,外交的回旋余地不断扩大。随着世界大国在拉美日益扩大的存在,美国学者认为,“美国把拉美看作其后院的时代正在快速地蜕变为历史”。

——摘编自贺双荣《美国对拉美政策的调整及其美拉关系的走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什总统提出建立“美洲的世纪”的实质和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布什总统提出建立“美洲的世纪”最终落空的原因。
2019-06-0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郑大华教授认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清末民初,是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阶段。其特征有:新(近代民族主义)旧(传统民族主义)杂糅,而新的量在增加,旧的量在减少;反对国外民族压迫与反对国内民族压迫,亦即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争取国内各民族的平等斗争交织在一起;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的结合,亦即推翻国外和国内民族压迫的斗争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斗争结合起来。第二阶段,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为:反帝与反封建的结合;从思想文化上寻找中华民族落后的原因;民族主义开始与各种政治运动和思想运动结合。第三阶段,“九・一八”后到抗日战争结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高涨阶段,其特征为:在思想文化方面,从原来的反省、批判传统文化转变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弘扬;国内各个阶级、各党派、各种政治势力逐渐结合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局面。

——郑大华《“民族主义”、“近代民族主义”及思想渊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三阶段与前两个阶段的不同。说明影响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材料二   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48年的威斯特法利亚条约,但一般认为以民族主义为寄托的民族国家构建始于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霍布斯鲍姆认为,“现代民族主义起源于18世纪末的欧洲,是一个以法国大革命为契机的近代现象。”民族主义是伴随近代西方民族国家构建和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出现的,它表现出一个简单的政治原则即“坚持政治的和民族的单位必须一致。”……民族主义是一种以民族共同体为依托,强化民族意识和情感、维护民族传统和特点、强调民族利益的思想观念,它可以发展为一种最具民众动员力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运动,其终极目标是建立属于自己民族的民族国家。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结合起来,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下,通过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争取公民自由和民主权利,开始构建服务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近代民族国家。这一阶段民族主义思潮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求实现民族自决,建立自己独立的民族国家。

——罗富明《中国近代国家建构思想与西方民族主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近代民族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西方民族主义的差异性并说明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