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发展了周初萌发的人本思潮,孟子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学说,把人本思想在理论上推向了高峰。论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孔子把仁的主要内涵界定为“仁者爱人”,自觉地承认必须把人当人看,维护做人的尊严。儒家认为,仁和善是天道赋于社会与个人的本性,他们在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比较方而发现人的价值。孟子认为人与禽兽的差别在于人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在荀子哲学中,人与动物的唯一区别就是伦理道德。

——摘编自乔根锁《论中国先秦儒家哲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材料二   儒家在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始终以修身、内省来完善自我人格,作为社会实践的原动力,为士子确立了一套完整的入世途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且规定了儒士的社会责任与命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明代武宗正德年间宦官刘瑾专权,导致戴铣等人被逮捕入狱,王阳明抗疏引救,敢于不卑不亢,批评皇帝的失过行为。这种批判力量亘古相传,王阳明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例。人格的独立意识在中国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不自觉地衍化为一种文化精神。

——摘编自赵维国《论儒家文化对中国人文精神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儒家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传统儒家文化中人文精神的价值。
2 . 有同学为研究武则天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内容出处
史料一夫能渡一切苦厄者,其惟世尊乎!惟佛之国,黄金界道。唐《御史台精舍碑》(701年)
史料二则天以方庆家多书迹,尝访求右军遗迹……王方庆乃献王羲之以来二十八人书迹……则天乃令中书舍人崔融为《宝章集》,以叙其事,复赐方庆,当时甚以为荣。《旧唐书》卷《王方庆传》
史料三则天太后践祚临朝,欲收人心,尤务拔擢,弘委任之意,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许自举其才。陆贽《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792年)

(注:《御史台精舍碑》是崔湿在武则天朝任殿中侍御史时所撰写的,旨在借助佛教的感化力,使有罪官员忏悔。)

材料二   唐代对武则天的记载多集中于史书、野史及笔记小说,除了史书中的传记类作品篇幅相对比较长以外,其他作品多是只言片语,或是简短的小故事。记载的多是关于武则天的言行、施政措施、朝野逸事等,比较接近历史上武则天的真实面貌。晚明时期的武则天形象在文人士大夫的政论、文集、小说和戏曲中频频出现,出现了较多关注武则天与太宗、高宗的中篇、长篇作品小说,武则天形象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摘编自韩林《武则天形象的文化建构及阐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则史料,阐述其对研究武则天的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明时期的武则天形象相较于唐代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末文官选拔制度是在模仿西方文官选拔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以学堂选官制度为核心的体系和内容。早在科举未完全停废前,学堂选官制度已开始存在,即使科举立停后,捐纳、贡生、荫生等传统选官制度依然存在。清末学堂选官制度继承了传统科举制的亮点,那就是科举的“论才”功能与学堂教育功能合二为一。同时,清末学堂选官制度也在各方面对科举选官的困境做出了修正。1905年停止科举后,学堂选官虽在形式上与科举考试相同,即均以试法取士,并给予相应出身,而且清廷自身也承认学堂奖励出身与科举无异。但是,学堂选官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注重经史以外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更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摘编自刘为勇《清末文官制度变革研究》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政府的各级官员的任用实行候补制度与政治任命。其中候补主要是任用和分发两种方法:任用公职人员时,除了因乱用公权、赃私处罚、亏空公款和吸食鸦片以外的人员,通常经过甄别、登记审查合格就可以任用。除这两种还有政治任命的文官,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军政大权由蒋介石一人独揽,五院的正副院长就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选任改为了由国民政府主席选任。解放战争时期,当时的总统也是由国民党中央常委会议选任的。由此,无论是主席、总统或是五院的院长们都是由国民政府中央选任而来的,他们对国民党负责。

——摘编自刘桂君《民国时期文官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学堂选官制度的特点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南京国民政府的官员任用制度。
2023-11-2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政治观、民族观与天下观,也是历代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与目标。大一统的国家治理主要表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特点内涵
国家统一国家统一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体系形成的基础,也是历代统治者追求的主要目标。
要在中央中央集权是2000多年封建国家治理的最基本的制度体系,其核心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郡县体制郡县体制是中央集权下地方治理体系的概括
因俗而治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模式,并非一昧地追求整齐划一,也有高度的灵活性。

——摘编自部编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围绕“大一统的国家治理”这一主题自拟论题,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选取的角度,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面抗战之前,正值日本侵略华北,步步紧逼之时、国内舆论界曾有一种论调,“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此193410月,鲁迅发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文中说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摘编自李金铮、邓红《从五部日记看卢沟桥事变后中国主流知识精英之反应》


概述材料中鲁迅的观点,结合所学予以论证,并阐述其时代意义。(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罗马法学家将法律分为公法和私法:公法是关于罗马国家的法律,私法是关于个人利益的法律。如果说国家的公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那么私法本质上只是确认单个人之间的、现存的且在一定情况下是正常的经济关系。在今天这个大工业和铁路的时代,人们可以把旧的封建法权形式的很大一部分保存下来,并且赋予这种形式以资产阶级的内容,甚至直接给封建的法律名词加上资产阶级的解释;人们也可以将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罗马法,以及它对简单商品所有者的一切本质的法律关系(如买主和卖主、债权人、奖约、债务等)所作出的无比明确的规定作为基础,在资产阶级大革命以后,创造像法兰西法典(《法国民法典》)这样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摘编自【德】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材料二   “长臂管辖”原是美国的一个司法概念,主要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义上来说,“长臂管辖”是指美国将国内法规的触角延伸到境外,管辖境外实体的做法。对于美国而言,其实施“长臂管辖”的“权力”并非来自联合国或国际法授权。19937月底,美国以“向伊朗运送化学武器原料”为借口,对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广州分公司的集装箱货轮“银河号”进行登船检查。然而,检查没有取得任何结果,“银河号”货轮却被迫中断正常航运一个多月。

20178月,美国贸易代表依据其国内法启动了针对中国的“301调查”,有法学专家指出:调查本身“不存在违反国际法的问题”,但基于调查的单边制裁措施却违反了其在WTO框架协定内的义务,也违反了一般国际法。

——摘编自王震《对新形势下美国对华“长臂管辖”政策的再认识》


(1)指出近代西方国家私法发展的两条主要途径及历史意义,
(2)分析美国“长臂管辖”政策形成的背景,并简要评述这一政策。
7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革”结束后不久,邓小平同志自告奋勇主管科技教育工作。1977年,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恢复高考制度,全面整顿学校教育秩序,建立学位制度。他认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在他的倡导下,1984年,我国规定每年的910日为教师节。他曾站在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高度上,强调“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并深刻地指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1983年,他在视察景山中学时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著名论断。他还多次强调教育、计算机普及甚至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并用自己的稿费救助失学儿童。

——摘编自周济《高扬邓小平教育理论伟大旗帆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1)简析历史转折关头邓小平重视学校教育工作的原因。
(2)概括邓小平的教育理论及实践对我国新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的历史作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的体育诞生于先秦时代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体育思想。孔子从个人修养的角度强调体育的重要性,把学习射、御、舞当作人自身修养的必须内容看待,是推行“礼”的具体工具。其中“乐”、“射”和“御”作为贵族的体育课。但战国以后,各国为增强战斗力,不仅鼓励广大庶民参与兵役,而且加强了对士兵的军事训练,并以法令的形式鼓励国民参加军事体育活动。

——摘编自王京龙《儒学发展对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

材料二   随着西风东渐之风,近代西方体育开始逐步传入我国。洋务运动时期,在新式军队和近代学堂中推行西方“兵式体操”,同时倡导尚武精神,渐而推广至普通民众,以达强国保种之目的。甲午战争后,军国民体育得到维新派的大力提倡,在梁启超等人的呼吁下,国人逐渐认识到体育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重要。民国建立后,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将体育摆在了与德育、智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对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影响显著。

——摘编自王勃然《近代国人体育观念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体育思想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近代体育形成的因素。
9 . 对苏联经济发展模式,人们一直有不同的评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内,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

——摘编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三   目前这种困难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不够重视现代经济的关键部门(如信息、电子和通信)付出代价;为不允许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

——摘编自【俄】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强攻”“围攻”所对应的政策,分析其政策转变的根本原因。并举出苏俄工业上“退回国家资本主义”的措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3)据材料三,概括普京认为“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的理由。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苏联经济建设带给我们的启示。
2021-02-25更新 | 516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正德中学2020-2022学年高二10月段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代养老政策在继承前代经验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唐代老人与残疾人均可受田且免除赋役负担。唐律规定:“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针对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政府制定了给侍制度,给侍对象有富户,也有贫户。唐开元二十五年户今:“诸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丁一人,九十二人,百岁五人。”充侍者须是成丁之男,故称之为侍丁,“侍丁依《令》免役,唯输调及租”。充侍者有亲侍和外侍之分,所谓亲侍,即侍丁与侍老有亲属关系,外侍则无亲属关系。亲侍属法定充侍人员,人子不侍其亲为违法,官员也不例外。唐后期,“人户减耗,徭役繁多”,给侍制度渐趋消亡。唐代的养老措施在五代基本延续。

——摘编自盛会莲《试析唐五代时期政府的养老政策》等


(1)概括唐代养老政策的主要内容。
(2)简析唐代养老政策获得新发展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