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候,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分封制(     
A.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B.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
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D.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2024-03-22更新 | 276次组卷 | 7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英国13世纪初颁布的《大宪章》规定:“如果国王因某个事项,譬如对外战争,确实需要附庸们的经济支持,需要额外征收税赋,必须召开由教会主教、修道院院长和贵族参加的全体会议讨论决定。”这表明《大宪章》(     
A.促成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B.注重维护臣民的私有财产
C.强调国王权力神圣不可侵犯D.形成了“王在法下”的原则
2024-01-12更新 | 158次组卷 | 34卷引用: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达标测试卷--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根据中共中央七届三中全会的部署,从1950年秋开始,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逐步展开。表4为关于土地改革的部分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土改规定

土改场景

第一、将消灭富农经济的政策改为保护富农经济。第二、把没收地主全部财产的政策改为仅仅没收地主的土地、耕地、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其他财产均不予没收。

第三、小土地出租者的土地在不超过当地每人平均土地数的200%者均保留不动。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概括说明新中国土地改革政策呈现的新特点并解释其成因。
(2)结合土改场景,以一位普通农民的身份为1952年底的《人民日报》写一封投稿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事清楚,表述成文)。
2024-01-05更新 | 7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五”计划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到1957年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五年合计钢产量1656万吨,等于旧中国从1900年到1948年49年间钢的总产量760万吨的218%,煤产量达到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业的比重由26.4%提高到48.4%。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棉花产量达到3280万担,都超额完成计划。

——摘编自龚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从2012年到2021年,工业增加值从20.9万亿元增长到37.3万亿元,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四成以上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成为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截至2021年底,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1.3%和74.7%,比2012年分别提高了30.7和25.9个百分点。发布留能制造国际标准42项、国家标准300多项,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国家标准的覆盖率达到97.5%。截至2021年末,全国企业的数量达到4842万户,增长1.7倍,其中99%以上都是中小企业。我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中小企业户数达到40万户,营业收入超过75万亿元,利润总额达到4.7万亿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23.5%、38.7%、37.1%。

——摘编自中国社科院《改革开放简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一五”计划时期,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影响。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新型工业化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道路的不同之处。
2023-12-28更新 | 215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试卷
5 . 东晋十六国时期,鲜卑慕容称:“吾先公以来世奉中国,且华裔理殊,强弱固别,岂能与晋竞乎?何为不和以害吾百姓邪!”氐族苻坚称:“今四海事旷,兆庶未宁,黎元应抚,夷狄应和,方将混六合以一家,同有形于赤子。”这表明当时(     
A.中原王朝与北方各族关系融洽B.边疆与内地呈现一体化趋势
C.北方少数民族华夏认同感增强D.北方各民族间差异逐渐缩小
2023-12-28更新 | 420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试卷
6 . 明代内阁虽有“票拟”权,但面见皇帝的机会不多,故难以理解皇帝的旨意,票拟也往往不合圣意,于是便出现皇帝强制大学士再拟、三拟,甚至“留中不报”“径发中旨”的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决策权力的转移B.君权的空前强化
C.内阁地位的下降D.内阁的非正式性
2023-12-27更新 | 36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试卷
7 . 19 世纪 40年代,中国某部著作汇集了当时所能得到的外国史地资料,由近而远,按南洋、印度、非洲、欧洲、南北美洲次第编排。其中,辑录有《铸造洋炮图书》《火轮船图说》《地雷图说》《攻船水雷图说》《西洋用炮测量说》等有关各种西洋船炮器艺图说50多幅。该著作的撰写意图是(     
A.总结强国御侮的办法B.加快近代海军建设
C.适应禁烟斗争的需要D.践行中体西用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唐代士人的隐逸与魏晋时期士人全身远祸或附庸风雅的隐逸不同,他们全无消沉颓废之情,而是在积蓄力量,巩固自我,待机而动,以求有朝一日能更好地建功立业,扬名天下。唐代士人的隐逸侧面反映了(     

A.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拓展B.主流意识形态逐渐嬗变
C.三教合一的思想发展趋势D.儒家思想的社会影响力
2023-12-26更新 | 61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试卷
23-24高三上·湖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新文化运动以后,很多学者提出要对中华文化进行“西式”或者“苏式”的改造,实现文化救亡;但三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越来越多的人把中西文化比较从文化层次扩大到经济层次,“中国文化出路”的争论逐渐向发展工业文明的现代化论倾斜。这一转变是源于当时(     
A.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扩大B.实业救国理念受到广泛的认可
C.适应民族战争形势的需求D.国民政府政治民主化有所发展
2023-12-26更新 | 664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试卷
23-24高三上·湖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战国后期,为统一货币重量,三晋使用刻着“市平”的圜钱,充当检验货币重量的“法钱”或砝码;而同一时期的秦国,在货币流通上则呈现“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的现象。这一不同反映了秦国(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商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C.放松对经济的管理D.在集权体制上较为落后
2023-12-26更新 | 486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